唐代的詩人里,杜甫確實過得比較慘,坎坷半生,老死孤舟,不知道他那一千多首詩文,是不是因為拼光了人品留下來的。
幾位盛唐詩人里,杜甫年齡最小,等到三十歲的杜甫想考公務(wù)員時,家財卻耗得差不多了。又正趕上唐王朝過了巔峰時期,從早年漫游公卿之間的自我感覺良好,到墜入客居長安的困頓,杜甫陡然發(fā)現(xiàn)自己沒了出路。
是,李白也沒做過大官,讓他名滿天下的翰林供奉,不過是個供皇帝開心的虛銜,可他靠著名聲就能到處蹭飯,杜甫呢?
杜甫不能這樣,他出身京兆杜家,母親家族是清河崔氏——一個曾經(jīng)列為北方士族第一、連李世民都為之緊張的大族。杜甫放不下這份幾百年的貴族心氣。當(dāng)朝立國,這才是杜甫應(yīng)當(dāng)做的事情,“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他是為做宰相而生的。
杜甫去了長安。然而杜甫的長安,沒有天子垂青,沒有繁華秀麗,只有現(xiàn)實,沒有傳奇。他只能踮起腳尖,看著達(dá)官貴人斗雞走馬,高車豪宴,“長安水邊多麗人”“越蘿蜀錦金粟尺”,這些好事都沒他的份。
沒有出路的豈止杜甫一人。領(lǐng)導(dǎo)大唐走入盛世的玄宗李隆基,已經(jīng)老到了糊涂的境地,宰相李林甫簡直和杜甫天生八字不合:曾對杜甫青眼有加的大臣李邕,被李林甫杖殺;玄宗心血來潮下詔取士,李林甫一句“野無遺才”,杜甫和眾多考生一起,無辜中槍落榜。
十年困守長安,他最后換來一個文不對題的官: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正八品下,唐朝官制九品三十級,排在第二十四級。這是岑參十年前剛中進(jìn)士時授予的官職,心高氣傲的杜甫不愿意,又不能不愿意。
四十四歲的杜甫累了,就職之前,他請假回家,看望一道受窮的妻兒。于是有了那首絮絮叨叨字字滴血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京師到奉先縣,二百四十里路,隆冬霜寒衣斷,杜甫走得艱難不已,美輪美奐的長安城在他背后逐漸模糊,他不明白,忠君愛國,憂心黎民,為什么換來的是這么個處境?
叛軍攻破潼關(guān),一干文武大臣跟著倉皇辭廟。杜甫聽說肅宗在靈武即位,匆匆安置了家小,星夜奔赴靈武。
大唐多少年沒有戰(zhàn)亂了,誰也不是天生就會逃難的。杜甫很快被叛軍逮住,捉回了長安。
當(dāng)年他擠都擠不進(jìn)去的長安變樣了,黃昏胡騎塵滿城,可憐王孫泣路隅。那么多國之干城被打得七零八落,杜甫,一個小小的正八品下前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能干什么?
他只能哭,不出聲地哭,用自幼練成的五言律詩絕技,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待到郭子儀陳兵渭水,潛伏長安的杜甫就像打不死的小強(qiáng),竟然從叛軍中脫身而出,一路奔赴鳳翔。覲見新皇帝的時候,他腳踏一雙麻鞋,官服磨成了短袖T恤,皇帝很是感動,任命他為左拾遺,從八品上。
杜甫的官位還是很低,他已經(jīng)感激涕零了,左拾遺侍從皇帝,專司進(jìn)諫。好多身居高位的大臣,都是從基層做起的,好飯不怕晚。
好容易做個官,杜甫盡職盡責(zé),問題在于,他太認(rèn)真了。
事情是這樣的,新君肅宗工作剛起步,正缺人手,他委房琯以重任。也不知道房琯是能力有限還是運氣不好,大戰(zhàn)三日兩敗,加上防不勝防的宮斗,肅宗毫不猶豫將這位“父皇身邊的人”打入另冊。
這跟杜甫有什么關(guān)系?杜甫太實誠了,他上了一道折子,請求皇上收回成命。
軍事失利,大臣失職,肅宗看到奏折,氣不打一處來。幸好有人求情,加之兩京收復(fù)在即,杜甫暫時保住了官位。等他扈從皇帝收復(fù)長安,房琯的舊賬又到了徹底清算的時候,小心眼的肅宗也不讓杜甫“拾遺”了,外派到華州做了司功參軍。華州在唐代算上等地方,華州司功參軍好歹是從七品下,但不在皇帝身邊,明升實降,杜甫再次離開了已然殘破的長安。
他這一走,與長安永訣。他終于抵達(dá)平靜的大后方成都。
當(dāng)日的成都,也許和今天一樣安逸,杜甫在這里,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身居高位、手握重兵的嚴(yán)武。
嚴(yán)武也是詩人,昨夜秋風(fēng)入漢關(guān),朔云邊月滿西山。
杜甫在成都度過了多年來最巴適的一段時光,老朋友頗照顧,雖然蝸居茅屋,還叫大風(fēng)刮破,畢竟比千里無雞鳴的中原戰(zhàn)地好多了。他這段時間的詩也最為明媚,祖?zhèn)鞲衤尚姆ㄔ骄氃郊兪欤阂瓜灿?,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多好!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是只屬于成都的詩。
嚴(yán)武確實夠哥們,他表奏杜甫為節(jié)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永泰元年,比杜甫小十多歲的嚴(yán)武猝死成都。嚴(yán)武一死,蜀中將亂,成都不再是樂土。杜甫不止一次憧憬過回家的快捷通道,喝著美酒唱著歌,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磨磨蹭蹭半年之后,一家老小才抵達(dá)白帝城。駐守在此的夔州都督請杜甫留下來,他可能不會想到,自己幾句客氣話,留下了唐朝的詩魂。
白帝城頭,落日秋風(fēng),一個瘦瘦小小的白發(fā)老頭,佝僂著身子,眼神憂郁迷離,搗衣聲傳來,老頭還發(fā)了個寒噤。這個不起眼的小老頭,功力已然爐火純青,五十年淬煉,時間磨去了糾纏在韻律之外的所有雜音,秋興八首,自他胸臆間涌出。
即便以最苛刻的標(biāo)準(zhǔn)來評判,這組律詩都堪稱完美,大唐百年,幾曾有過杜甫這般精美絕倫的?御風(fēng)而來的李白,腳下未免虛??;已證菩提的王維,心中略存掛礙;高適的蒼茫一劍,岑參的五虎斷門刀,個個精彩,然而在秋興八首面前,莫不黯然失色。
支離西北風(fēng)塵際,漂泊東南天地間。這是杜甫的宿命。安穩(wěn)了不到兩年,他又開始漂泊,仍然是計劃好的路線:浮江而下,從武昌入漢水,直抵襄陽。然而計劃不如變化快,船過洞庭,鬼使神差地駛?cè)肓讼娼?/p>
這下陷入絕境了: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湘江不長,沿途就那么幾個城市,他來來回回走了好幾遍,就是繞不過厄運的糾纏,甚至遭遇兵亂幾天吃不上飯,直到好心的耒陽縣令聞訊送來酒肉,才得以療饑荒江。
他只是想回家而已。這個夢不可能實現(xiàn)了。大歷五年,五十九歲的杜甫沒能熬過湖南濕冷的冬天,病死孤舟,身后留下一千四百五十余篇詩文。比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誰要是不會念兩句,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國人。
他生前沒有顯赫的榮譽,職位止于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唐一代,宰相共計三百五十八人,除了幾位經(jīng)歷特別,足以進(jìn)入TVB 劇而流傳千古外,大多數(shù)都湮沒在發(fā)黃的史書中,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做了什么,也沒人愿意去關(guān)注,“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人們只記住了那個白帝城頭佝僂著身子含淚北望的老頭。
杜工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