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傾心聆聽并安撫他的苦痛與焦慮?而當自己遭遇困難、瀕臨絕境時,該如何適時求援?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能力嗎?在這種時候,我們該“說什么”、“怎么說”?
對許多人而言,目擊別人的傷痛與不安,是件很痛苦的事,我們經(jīng)常會想快速解決它、采取某些行動,或設法提供立即的解脫。 有些人則為了避免說錯話,寧愿選擇什么都不說,而錯失表達關心的時機。當別人需要支持,或是自己需要求援時,卻往往言不由衷,或不著邊際。該如何開啟“發(fā)自內心”的深層對話,而不是僅止于“絞盡腦汁”的表面對話?該如何整合身、心、靈,以自然之姿來做最有效的對談?
《Healing Conversation》作者南絲·格爾馬丁,針對如何彌補人際溝通的鴻溝、適時適度表達關心,提供了“療效對話”的10項原則。所謂“療效對話”,是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對談,讓求援者獲得適度疏解,進而自然地達到“治療的效果”。這十大原則是:
人際溝通安慰人-聆聽
聆聽不是保持沉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么、沒說什么,以及真正的含意。所謂的聆聽,應該是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們必須愿意把自己的“內在對話”暫拋一邊。所謂的“內在對話”,是指聆聽的同時,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包括動腦筋想著該說什么、如何響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
人際溝通安慰人-停頓
在對話之間,有時說,有時聽;我們還必須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覺產生的機械式反應,例如,想快速解決對方的不安,便直接跳到采取行動的階段──說些或做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如果沒有停頓,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說出稍后會反悔的話。安慰的藝術,在于“在適當?shù)臅r機,說適當?shù)脑?#8221;,以及“不在一時沖動下,說出不該說的話”。
人際溝通安慰人-當朋友不當英雄
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不等同于將他們從痛苦的處境中“拯救”出來。我們應該認同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去感覺痛苦,并且不試著快速驅散痛苦。我們僅試著提供讓他們越過“恐懼之河”的橋梁。當朋友、家人陷于情緒或身體的痛苦之中時,支持他們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許對方哭泣。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而掉淚則是療傷的一種過程。所以,請別急著拿面巾紙給對方,只要讓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人際溝通安慰人-給予安慰
給予安慰并不是告訴別人:“你應該覺得……”或是“你不應該覺得……”人們有權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覺。安慰是指:不要對他們下判斷,不要心想他們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幫忙;安慰是指:給予他們空間去做自己、并認同自己的感覺。我們不需要透過“同意或反對”他們的選擇或處理困境的方法,來表達關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