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方藥】
(一)脾胃熱盛
治法:瀉脾熱,清胃火。
方劑:(1)瀉黃散(《小兒藥證直訣》)瀉脾熱。
藥物:防風(fēng)6g,藿香10g,炒山梔6~10g,生石膏10g,甘草3~6g。
方義:用防風(fēng)、藿香為風(fēng)以勝濕、火郁發(fā)之之義:山梔、石膏清熱泄火。
(2)白虎加人參湯(《金匱要略》)清胃火。
藥物:生石膏15g(先煎),知母10g,甘草3g,太子參l0g(或用黨參代之)。
方義:石膏、知母清泄陽明,太子參或黨參益氣生津。
加減:熱甚加黃連、竹茹清熱,陰虛口干加石斛、麥冬養(yǎng)陰生津。有血熱者加玄參、丹皮、赤芍涼血清熱。
變通法:胃熱傷陰者,可用竹葉石膏湯(《傷寒論》)加減。藥用竹葉、石膏、半夏、麥冬、黨參、甘草等,清胃養(yǎng)胃并舉。
(二)陰虛火旺
治法:養(yǎng)陰增液,清熱瀉火。
方劑:四陰煎(景岳全書》)加減。
藥物:北沙參10g,生地10g,麥冬10g,白芍10g,百合10~15g,甘草3~6g,蘆根30g。
方義:生地、麥冬養(yǎng)陰清熱,沙參、百合潤燥生津,白芍、甘草酸甘化陰,蘆根清胃熱、生津液。
加減:口干舌燥者,加石斛:大便干結(jié)者,加玄參,均為養(yǎng)陰生津之用。烘熱汗出、手足灼熱,加地骨皮、知母清退虛熱。
變通法:若陰虛火旺而兼見濕熱,消谷善饑,形體消瘦,小便黃赤短少,舌紅苔黃膩者,可用甘露飲(《局方》),藥如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黃芩、茵陳、枳殼、枇杷葉、甘草,一以養(yǎng)陰清熱,一以清利濕熱,虛實同治。
【評述】
實則陽明熱,虛則陰血虧,都可引起本癥,臨床當(dāng)分證施治。用白虎加人參湯清胃火,或瀉黃散瀉脾熱,或四陰煎養(yǎng)陰清熱,如陰虛和胃熱并見則用竹葉石膏湯,清胃熱、養(yǎng)胃陰并舉。陰虛火旺而兼見濕熱者,可用甘露飲養(yǎng)陰清熱、清利濕熱,虛實同治。
又,消谷善饑可為消渴病的一種臨床癥狀,歷代稱為中消,當(dāng)予重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