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本組抽動-穢語綜合征(TS)患兒18例均來自衛(wèi)生院門診,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齡4~16歲,平均9歲,病程1個月~2年,單一癥狀者12例,有2種以上癥狀者6例。其中眨眼13例,點頭5例,聳肩4例,軀干抽動2例,深吸氣3例,吐口水1例,單聲干咳7例,18例病例均符合第6版《實用兒科學》抽動-穢語綜合征的診斷標準。
治療方法:①基本方:法半夏、炒白術、天麻、茯苓、陳皮、鉤藤、白芍、僵蠶、石菖蒲、木瓜、甘草。②加減:脾虛納差加炒萊菔、砂仁;喉中痰鳴加麻黃、桑白皮;頻繁單聲干咳加川貝、杏仁;大便秘結加大黃、枳實;火熱內郁者酌加黃芩、黃連、瓜蔞、膽星;肝腎陰虛加麥冬、生地、玄參;肝腎陽虛加桂枝、白芥子、細辛;苔膩濕甚加蒼術、薏米、白蔻仁;兼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抽動頻繁者加全蝎、蜈蚣。
療效評定標準:①顯效: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②有效:癥狀減輕。③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
結 果
經(jīng)治療半個月,顯效11例(61.11%),有效6例(33.33%),無效1例(5.56%),有效率94.44%。
典型病例:患者,男,6歲,2007年7月出診,家長訴患兒3個月來經(jīng)常不自主地擠眼、聳肩努嘴、干咳且煩躁易怒,情緒不穩(wěn),好動。其母帶其到多家醫(yī)院診治,均無明顯療效。查體:心、腦、肺、腹均未見異常,診見:患兒不自覺眨眼聳肩、嘴角抽動,坐立不安好動,與其交談時注意力不集中,性情急躁。納差,二便可,舌淡苔白,脈弦細,診為抽動-穢語綜合征,辨證屬脾虛肝旺,風痰內擾。處方:法半夏5g,炒白術10g,天麻3g,茯苓6g,陳皮5g,鉤藤5g,白芍6g,僵蠶5g,石菖蒲5g,木瓜5g,天花粉6g,炒萊菔6g,甘草3g。5劑,每日1劑,水煎服,囑其家屬切勿謾罵、訓斥患兒,重視患兒心理調護。5劑后復診,患兒癥狀明顯改善,食量增,原方基礎上加遠志5g,地龍6g,5劑,繼服。1周后,其母訴 患兒 癥狀不再出現(xiàn),注意力較前集中。隨訪3個月未再復發(fā)。
討 論
目前對本病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西醫(yī)治療多用氟哌啶醇等藥物,不良反應較大,主要表現(xiàn)為錐體外系癥狀,且停藥后癥狀易復發(fā)[1],中醫(yī)中藥治療有一定的優(yōu)勢。
TS在中醫(yī)學中屬“慢驚風”、“瘛疭”、“筋惕肉”、“肝風證”等范疇。筆者認為,此病主要由風痰作祟,阻遏筋脈,橫竄經(jīng)髓使陰陽動靜失衡所致。半夏白術天麻湯中半夏、白術、茯苓、陳皮為二陳湯,理氣化痰,健脾祛濕。天麻、鉤藤、僵蠶熄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化痰。天麻熄風定驚,“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兼有強身益氣之功,藥理顯示其有抗小鼠藥物驚厥作用,且其作用隨用藥次數(shù)增多而增強,并能對抗電驚厥[2]。鉤藤、白芍、僵蠶都能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鎮(zhèn)靜作用,或對過度興奮的肌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石菖蒲辛苦溫,豁痰化濕,芳香開竅,寧心安神,治痰濕蒙蔽心竅之穢語。木瓜酸溫舒筋活絡,化濕和胃,即助二陳湯健脾祛濕,又合白芍、木瓜、甘草酸甘化陰,柔肝緩急。綜觀全方,共奏化痰熄風,健脾祛濕,止痙開竅之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