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是不是規(guī)律的討論,已經(jīng)很久了。前天,跟清萍樹、黃培根、山神幾位老朋友再一次討論起“道”是不是規(guī)律的問題。
王簡先生觀戰(zhàn)后,隨機寫了篇頗見功底的長文,認為“'道’不但可以定義,而且研究老子,必須從定義'道’開始”。
這個結論有點強人所難,老子對那個“有物混成”的東西都“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后人研究老子為何非得先得給“道”定義呢?
規(guī)律為何只能是“可道之道”而不能是恒道?
規(guī)律是一個現(xiàn)代科學術語,它所反映的是事物間某種相對固有的、本質(zhì)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比如一年四季的季節(jié)輪回,華夏先民發(fā)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制定了夏歷,用以指導農(nóng)事。
那么這個規(guī)律就是“道”嗎?可以說是,但只是“可道之道”而絕非“恒道”。因為這個“道”在中國行得通,在澳洲就行不通,在地球的南北兩極也行不通。
在發(fā)現(xiàn)黑洞的光線傳播是彎曲這個事實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光線的傳播是直線的。這就是說規(guī)律因地點不同而發(fā)生改變。
同樣的,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發(fā)展,說明人類的認知有一個不斷被否定的過程,每一次科學發(fā)現(xiàn),都只是在現(xiàn)有水平上對各種現(xiàn)象的最新解釋,而不等于這種解釋經(jīng)得起時間的檢驗,就是說,規(guī)律因時間不同而發(fā)生變化。
而“道”“先天地生”“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不受任何時空條件的限制,它始終存在且“獨立而不改”,“其上不謬,其下不惚”,不因時間地點的變化而發(fā)生任何變化。
因此,規(guī)律只是事物發(fā)展變化過程中的短暫而局部的關系,屬于“萬物”的層次,它因時空而呈現(xiàn),并受時間空間的制約。而道既是一個整體,遍布整個時空,又“獨立而不改”。
所以,說空氣是“道”也比說規(guī)律是“道”更容易被人接受,盡管空氣也只是可道之道。
“道”為何不能定義?或者準確地說為何定義“道”那么困難?
如果能給“道”一個確切的定義,老子就不用說“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了。就是說,“道”只是那個“有物混成”之“物”的表字,如果不得不給它一個名字的話,只能稱之為“大”,“大”就是取其無所不包、其大無外之意。
老子說“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就是說,萬物一旦能確定名稱,那一定是有形有象的。而一旦有了名稱,事物就會被名稱概念這個框框所限制。而作為宇宙萬物總根源和總根據(jù)的“道”,因為不是具體物,所以才具有無限可能。一旦確定名稱,就會被限定在我們所認定的狹小概念里,不再具有“萬物之宗”的屬性。
“道”具有模糊性,無形無象。老子認為它“寂呵廖呵”、“惟恍惟惚”,“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因此它“道恒無名”、“道褒無名”、“尋尋不可名”……就是說“道”的這些特征是感官不可把握,不可窮究的,因此是沒法命名的。
有學者認為,若說“道”不可知、不可名,就陷入了“不可知論”,抹殺了老子思想的革命性和質(zhì)疑性特征。
然而正是因為“道”的模糊性,才賦予“道”以無限可能,“道”的革命性和質(zhì)疑性才具有更深廣的意涵,“道”的這一特征也正是老子思想深邃與謹慎的證明,這樣才能實現(xiàn)“道”的邏輯自洽而不至于漏洞百出。
也正因為“道”的模糊性特性,老子才對“道”進行了不同角度的比喻說明,比如用“谷”來說明它的空虛能容,用“牝”來說明它的生生之功,用“水”來說明它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等等。
無論朋友們怎么給“道”下定義,都不可能把“道”的完全屬性給充分表達出來,因為“道”如同一個萬花筒,乃宇宙萬物的總根源、總根據(jù),宇宙萬物紛紛然由此而出,老子說是天地根、萬物母,一切萬有、萬無、物質(zhì)的、精神的都出自于此,而規(guī)律只是萬物或萬有之一,它是有起始、有性狀、有邊界的,怎么可以起同等于無性狀、無邊界的“道”呢?
須知,“道”的“符號”意義與“定義”之間是有明顯界限的,能被定義的,說明它具有了可被定義的基本條件“形、象”,而“道”是個無限可能的象征符號,它無邊無際,寂寥恍惚,如何定義?
老學大家對“道”的定義是前車之鑒,以馮友蘭、任繼愈先生為例
朋友認為那些站在思想巔峰的大哲們,都試圖對“道”進行過定義,比如馮友蘭先生就認為:老子之道接近于“阿那克西曼德所說的'無限(即無固定限界、形式和性質(zhì)的物質(zhì))’”,都是未分化的物質(zhì)”。
這是馮友蘭60年代說的。
其實在上個世紀30年代,馮先生還說過說老子之道“為物之所以生之總原理”,這是在當時很時髦的唯物唯心思潮影響下的定義,他將老子劃歸客觀唯心主義的范疇。到了60年代,他又說老子的道是一種無固定界限、形式和性質(zhì)的物質(zhì),他又將老子劃入唯物主義陣營。
可是到了80年代,馮先生最后斷定:老子沒有說明“道”、“有”、“無”究竟相當于客觀世界中的甚么束西,所以也即是一種主觀的虛構,這又把老子納入客觀唯心主義的陣營。
馮友蘭如此,任繼愈也如此。任是毛主席欽點的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首任所長,他最初認為老子之道是原初物質(zhì),后改稱絕對精神。到了晚年,他不但推翻了領袖的“唯心論”觀點,也把自己的觀點全盤否定了,他說老子自己沒有講清楚道是物質(zhì)還是精神。
把“道”作為“理”來理解的更是層出不窮,比如理學家,最終把“道”轉(zhuǎn)化為道德神學,成為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jù)。當代名家張岱年先生早年就秉持“道”即理之說,后來說“道”是“混然一氣”,晚年又回到早年的立場。
所以,從西哲那里拿來的帽子,不適合戴在2500年前中國的思想家老子的頭上。
“道”是一個模糊的哲學符號,任何的試圖定義都是徒勞的
用現(xiàn)代哲學概念(其實就是西哲概念)來定義或描述老子之道,是削足適履的行為。因為“道”是老子思想的特有概念,寬泛而模糊,不從屬于現(xiàn)代西學的任何領域,任何現(xiàn)代哲學概念也都無法全面反映或涵蓋“道”的渾淪無涯,沒法貫穿于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全部。
我不喜歡以佛解老,但是有一句偈語說得好:我所知法如樹上葉,我所講法如掌上葉。
“道”一旦進入人的思維邏輯,就會被按照自己認為的邏輯進行加工處理。所以,糾纏于“道”的定義,還不如把精力轉(zhuǎn)移到對“道”的功能認識方面。
“道”的功能性表現(xiàn)就在于它的宇宙萬物的總根源、總根據(jù)上,它是先天地而生的混成之“物” 或混成之“狀”(楚簡本),寂寥恍惚的存在,沒法說它”是什么,只能說它是那個總根源和總根據(jù)的符號。它的內(nèi)容紛然而無法確知。
泰勒斯說水是萬物之源,赫拉克利特認為或是萬物之源,畢達哥拉斯認為數(shù)字是萬物之源,這些水、火、數(shù)字,都將萬物的來源具象化、明確化,但所有的具體的解說都無法經(jīng)受歷史和科學的檢驗,不是因為他們的理論不正確,而是他們將宇宙萬物的總來源具象化了,從而失去了創(chuàng)生宇宙的無限可能。
因此,只有“道”的符號意義才是永恒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