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阿姨逗她:“你是屬大笨豬,還是屬小笨豬?”
妹妹連聲說:“不是!不是!我直接屬豬?!?/span>
那天,天氣很冷。
爸爸讓妹妹去陽臺喂小兔子。
妹妹不去,說凍手。
爸爸催了好幾次,妹妹還是不去。
爸爸發(fā)火了:“你到底愛不愛小兔子嘛?”
妹妹大聲反問:“你到底愛不愛我嘛?”
特別好玩又可愛的小事,活脫脫讓人忍俊不禁。這就是姜二嫚筆下的爸爸與妹妹。而妹妹,應(yīng)該就是她自己。
說到這里,也許你的頭腦里會出現(xiàn)這樣的疑問:
姜二嫚是誰?
姜二嫚是個小詩人,一個2007年出生于深圳,2歲時就能作詩,7歲時因一短詩而轟動全國,13歲時,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的孩子。
著名主持人汪涵曾說她:“有一顆童心,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充滿想象!”
她形容黑夜:“燈把黑夜?fàn)C了一個洞?!?/span>
一個“燙”字,是如此的傳神,這就是姜二嫚的詩。
這樣的孩子,是如何成長的呢?
2歲寫詩,怎么可能?
實際上,姐姐姜馨賀比她還更早,1歲7個月時開始寫詩,她到2歲5個月也開始來“寫詩”。
說起為什么寫詩,姜二嫚回憶說,因為姐姐一寫詩爸爸總夸,時間久了自己就不服氣,誰說我不會寫的呢?于是她一努力,寫出了人生第一首詩《大梅沙》:
大梅沙在此
我們路過這里
月光之下
有條紋的星星亮晶晶。
這讓庭爸十分詫異,在孩子2-3歲的自我意識剛剛成形時,就能寫詩了?
才兩歲多的孩子,自然是沒法寫字的,這時候主要是口述,再交給爸爸記下來。別的家長聽到孩子這么“寫詩”,或者開心一笑,孩子你真聰明,或者皺起眉頭,這都說的是什么,這孩子說話怎么這么不順暢?
可姜爸爸不一樣,他把姐妹們的詩,都給原原本本的記錄了下來,整理成為了43本有孩子們原創(chuàng)詩句的成長筆記。
他說,自己不需要理解孩子們的話中意思,但這是孩子們的獨(dú)特想象力,自己也不會想著怎么去修改與調(diào)整。
當(dāng)然,初期是有這樣想法的,但姜二嫚總是拒絕,甚至很生氣地說:“你要改了,這首詩我就不要了?!?/span>
于是,爸爸打消了這個念頭,最多只是提醒改掉一些錯別字。要做到這一點(diǎn),背后體現(xiàn)的,是對孩子的一份認(rèn)可與尊重。
姜家有個特點(diǎn),哪里都有書,姜二嫚說,在家里任何地方,半米之內(nèi)都能抓到一本書。
這就像個知識的海洋,想沖浪時,一切都是現(xiàn)成的,孩子們要做的,就是挑上一本書,翻開,進(jìn)入書的世界之中,隨即沉醉其中。
一切的不可能,來自于父母對孩子的尊重與影響。我們暫且不論孩子們的詩是否真的是詩,還是僅僅只是某種比較順口的段子。但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父母的影響,就在那里。
那些有靈魂的文字,閃著光
姜二嫚的詩句中,都有來自于自己生活中的感悟。
當(dāng)她因為父母總給她拍照,要求她微笑時,她寫道:
不想笑的時候
微笑
好累??!
她也會體會到孤獨(dú),那種感覺寫得極到位:
我站在人群中
孤獨(dú)得
就像是P上去的。
小小的孩子,感覺為何如此敏銳,庭爸讀她的詩,常常被她的文字所閃爍到,不是因為寫得極好,而是她的那種角度,配上稚嫩的文筆,一下子混合著童真與某種滄桑的感覺,迎面撲來,余韻悠長的蕩漾開去,很有感覺。
不得不說,姜二嫚有自己的才氣,加上父母的教育,于是發(fā)掘出了一枚小小的詩人。
她的詩,就像是一個神奇的視角,把我們司空見慣了的世界,用孩子的眼神與想像給體現(xiàn)出來。
宏大想象力的背后,是超級雜食的閱讀偏好。
姜二嫚看書,散文、小說、歷史和傳記都來者不拒,對文字都有興趣,連零食包裝袋上的配料表,也能仔細(xì)研究。
有一年,超級迷戀上了《故事會》,于是把圖書館里的所有合訂本都看完。
在宏大想象力的背后,是父母的陪伴與豐富的生活經(jīng)歷,她和姐姐,與父母一起看
書、養(yǎng)動物、旅行,玩耍,打乒乓球,學(xué)烹飪,學(xué)烘焙。
姜二嫚的詩
在這里,庭爸不得不說,姜二嫚碰到了一對懂自己的父母,她是幸運(yùn)也是幸福的。
也許,我們面對一個教育內(nèi)卷的時代,我們太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了,我們無法讓孩子去成為一個小詩人,但我們卻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欣賞她的詩。
這些詩,讀給孩子聽,一樣的打動人心,再配上里予小朋友4-8歲時畫的童趣之畫,一份濃濃的童真與童趣,就躍然紙上了。
自然,寫到這里,庭爸也想把姜二嫚的這本詩集,推薦給愛童真童趣的家長們。
也許,她的詩句說不上多么工整,多么精致,但那份無污染的詞匯,那種不一樣的孩子視角,那個孩子眼中的世界,特別打動人。
如果你喜歡,不妨像庭爸一樣,備上一本,帶著孩子一起來讀讀,感受那種孩子的世界吧!
希望你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