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聽話”并不完全是件好事,反倒會形成事實依賴他人的被動習慣,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事物的判斷缺少自己的觀點。
怕孩子長大太過調皮做“壞事”,有的家長認為要從小開始壓制寶寶的想法,培養(yǎng)他服從父母的習慣,但這種現象背后其實反映的是家長耐性不足的本質,沒有從孩子自身發(fā)展需要引導教育,不管什么情況,只要孩子聽話都會獎勵和表揚。
2歲的寶寶已經有獨立意志,是反抗期的開始,這時候家長多傾聽寶寶的心里,而不是一味壓制寶寶,這樣長大后的寶寶雖然是一個順從的孩子,但是內心卻沒有主見,容易隨波逐流。
父母的強勢、父母的諄諄教誨養(yǎng)成了乖巧的寶寶,就像《幸福愛人》里面的豆豆被媽媽推給壞人之后回來,心靈變收到傷害,不敢表露自己的心聲,覺得“只有聽爸爸媽媽的話,他們才會喜歡我”。豆豆失去表白內心的勇氣,用“聽話”來博得爸媽疼愛。
這種“聽話”久而久之會成為孩子缺乏獨立自主能力的幫兇,要知道一個喜歡獨立思考的寶寶長大后不會盲目跟風,而且有自己的主見,忠于自己的判斷、敢于提出質疑,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內心。
父母該怎么讓孩子“有主見”?
1.讓孩子有說“不”的勇氣,有犯錯的機會、鼓勵他問“為什么”
父母要有開放式思維,鼓勵孩子多問“為什么”,即使那些問題很繁雜,允許孩子質疑任何事情,讓寶寶有冒險探知精神。這樣可以激發(fā)寶寶解決問題的欲望,提高解決問題能力。這期間父母可以和寶寶進行解決問題的“頭腦風暴”,刺激寶寶想象力,讓寶寶根據自己質疑的思路尋找到發(fā)光點,體驗別樣過程。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