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畫幅”與“非全幅”
一、概念
【全畫幅】
所謂全畫幅是針對傳統(tǒng)135膠卷的尺寸來說的。傳統(tǒng)的照相機膠卷尺寸為35mm,35mm為膠卷的寬度(包括齒孔部分),35mm膠卷的感光面積為36 x 24mm。數(shù)碼單反的CCD(或CMOS的感光成像的元件)尺寸和135膠卷的尺寸相同36 x 24mm,稱之為“全畫幅”。
【非全幅-APS】
1996年由FujiFilm、Kodak、Canon、Minolta、Nikon五大公司聯(lián)合開發(fā)的APS系統(tǒng)開始面世。APS是“Advance Photo System”的縮寫,在國內譯為:“APS先進攝影系統(tǒng)”。 APS開發(fā)商在原135規(guī)格的基礎上進行了徹底改進,包括相機、感光材料、沖印設備以及相關的配套產(chǎn)品上都全面創(chuàng)新,大幅度縮小了膠片尺寸,使用了新的智能暗盒設計,融入了當代的數(shù)字技術,成為了能記錄光學信息、數(shù)碼信息的智能型膠卷。
APS定位于業(yè)余消費市場。與135系統(tǒng)的畫幅格式完全不同,共設計了三種底片畫幅(H、C、P):
H型是滿畫幅(30.3×16.6mm),長寬比為16:9;
C型是在滿畫幅的左右兩頭各擋去一端,長寬比為3:2(24.9×16.6mm),于135底片同比例;
P型是滿幅的上下兩邊各擋去一條,使畫面長寬比例為3:1(30.3×10.1mm),被稱為全景模式。
在數(shù)碼單反相機中,大多是采用了小于135規(guī)格的CCD或CMOS感光器件,除了奧林帕斯的4/3系統(tǒng)和佳能全畫幅以外,幾乎全部都是和APS-C型膠片近似一樣的大小,所以人們就把這種大小的感光器件稱之為“APS-C規(guī)格”。(圖1)
二、“全畫幅”與“非全幅”鏡頭的區(qū)別
“非全幅”在使用鏡頭時,其實際視角并未達到鏡頭的最大視角,它要乘以“鏡頭等效系數(shù)”才能換算出當前的等效焦距。例如佳能EOS 30D的感光器件COMS的成像面積為22.5mm×15mm,它的“鏡頭等效系數(shù)”為1.6,鏡頭標稱焦距要乘以1.6得出的焦距,才是等效的視角。比如鏡頭焦距18mm,但是EOS30D則達不到18mm鏡頭的視角,它的視角與全畫幅相機在28.8mm焦距時的視角相等,這個數(shù)是18mm×1.6而得來。
但是,千萬不要誤解!
例如你有EF200mm/2.8L定焦鏡頭(6500元)乘以系數(shù)1.6,就變成EF320mm/2.8L的定焦頭了(39000元)???哪能這么便宜的是?。。?!
除了你這個EF200mm/2.8L視角變小了,其他的什么也沒變!因為焦距并沒有變化,所以“景深”等光學效果也不會因為1.6×系數(shù)的存在而變化,變化的僅僅是視角。
對于畫面而言:只要拍攝機位不發(fā)生變化,景深和透視關系沒有發(fā)生變化。
再例如85/1.8 安裝在EOS 30D上,“等效于”136/1.8鏡頭。
但是在同樣機位使用 85/1.8+ EOS 30D 和 135/2 + EOS 5D 拍攝,這個136/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依然是85/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并不能等同于135/2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
等效倍率的出現(xiàn),除了改變有效視角外,不改變三個主要參數(shù):最大光圈、景深、透視關系。(更不會改變鏡頭的焦距?。。?
另外值得一題的是,不少攝友購買了數(shù)碼單反后都會買一只50mm的標頭取代80mm的中焦鏡來拍人像,就是認為在轉換倍率作用下50可以變成80,標頭就變中焦。這種想法夠經(jīng)濟但不夠實際。(圖2)
用中焦鏡拍人像的目的有兩個:
1、控制拍攝距離避免人物產(chǎn)生畸變;
2、獲得比較淺的景深來突出人物。
但把50標頭當作80頭用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為得到一張半身人像,全畫幅50標頭需要1.5米的拍攝距離,而用在1.6倍率的非全幅上就要退后到2米的拍攝距離,由于景深反比于焦距,正比于拍攝距離,對于同樣構圖的半身人像,非全幅下50鏡頭所獲得的景深要比全幅下50鏡頭所獲得的景深更大。非但沒有獲得一只中焦的淺景深,反而賠掉了原本應該可以獲得的淺景深。這就是畫幅減小所帶來的問題。
長焦亦然,對于那些用長焦就是為了獲取淺景深的人(比如用200mm/2.8拍人像的家伙們)來說,非全幅是讓人頭痛的。
但對于廠商宣傳的那樣“雖然賠了廣角,但是賺得了長焦”,只不過是混淆視聽罷了。(圖3)
三、“全畫幅”是否會取代“非全幅”相機
我認為短時期內不可能取代APS-C,至少10年之內不會。
原因很簡單,就三條:
1、全畫幅相機成本要高很多;
2、拍攝速度有所限制,要提高需要時間;
3、全畫幅相機對鏡頭的要求很高,特別是鏡頭的邊緣成像與畸變。
以上三點決定了“全畫幅”專業(yè)相機的制作成本、設計成本以及后期鏡頭的投資成本會很高,不會被大眾所接受,應該屬于高端消費。所以,攝友們不必擔心短時期內“全畫幅”會取代“非全幅”相機,放心去用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