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刷到了一則催人淚下的視頻:
視頻里,一名6歲的小女孩無意間看到姥姥的一張遺照后崩潰大哭。
孩子媽媽表示,孩子是姥姥帶大的,平時也都是由姥姥幫忙接送上下學。
姥姥去世以后,孩子就常常偷偷流眼淚,一個人躲著哭。
這次偶然間又看到姥姥的照片,一個沒控制住,就嚎啕大哭起來。
孩子自責表示,姥姥活著的時候總是讓姥姥背著、抱著是自己不對,可惜再也沒有機會和姥姥說句對不起了。
評論區(qū)里,很多網(wǎng)友被小女孩感動,也紛紛回憶起了和自家老人的故事。
隔代親,是一種無比珍貴的感情。
在孩子小小的內(nèi)心世界里,永遠保留著對老人的深厚感情。
當他們漸漸長大了,這份感情和回憶,也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的溫暖和力量。
而在隔代親的背后,是這樣一群老人,他們扛起了照顧孫輩的重任,用晚年的勞碌來成全子孫的安穩(wěn)。
01
有一種疼愛,叫做隔代親
知乎上,有一個關(guān)于隔代親的討論:“隔代親能親到什么程度?”
底下的回答,讓人忍不住淚目:
“我公公,癌癥走的,臨終前已經(jīng)陷入昏迷了,全家所有人都在旁邊守著,誰喊他都沒反應(yīng),只除了我兒子,他唯一的孫子,在他耳邊喊「爺爺」,我公公昏迷中答了聲「哎」。一瞬間,在場的所有人淚如雨下!”
“我爺爺,一個上過朝鮮戰(zhàn)場抗美援朝的老兵,當過武裝部長隨身配槍的人。見到了我,就乖乖地背上我到小賣部買餅干風雨無阻一年 365 天,天天也不落下?!?/span>
“我是被奶奶嬌養(yǎng)著長大的,在奶奶眼里,我就是她的「千金」。如今奶奶離開我已經(jīng)有十一年了,咱不說那么煽情的十年生死兩茫茫,可如果沒忘卻前世的記憶,為什么不來我的夢里?”
隔代之間的感情樸實動人,被老人疼愛的孩子,即使長大了也會永遠記得那種幸福和溫暖。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是倪萍老師寫的《姥姥語錄》,里面記錄了她和姥姥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倪萍的姥姥是個農(nóng)村婦女,在倪萍2歲的時候,就把她接到了身邊撫養(yǎng)。
倪萍姥姥和姥爺是包辦婚姻,育有四個孩子,雖然兩個老人經(jīng)常吵架,但對外孫女卻都非常疼愛。
姥姥為了給倪萍吃好,特意賣了自己陪嫁的銀鐲子,給倪萍買雞蛋吃。
雖然姥姥只認識幾個字,但是卻給了倪萍很多的愛,還教給倪萍許多做人的道理,而這些道理都被記錄在了她那本《姥姥語錄》里。
倪萍說,多年以來她遇到的艱難困苦,都是在姥姥的開導下,得以堅強地度過。
老人的愛或許沒有那么濃烈奔放,他們或許沒有什么文化,不懂多少專業(yè)的育兒知識,但他們愿意把自己的愛,隱藏在每天一餐一飯的熱氣里和一言一行的嘮叨里。
他們給予孩子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
為了照顧我們的孩子,他們受苦受累,任勞任怨,甚至甘愿背井離鄉(xiāng),開始暮年漂泊的生活。
02
歲月靜好只因他們在負重前行
64歲的劉阿姨原本在山東務(wù)農(nóng),為了幫助兒子帶孫女,從山東搬到了河南鄭州兒子的家里,過起了暮年漂泊的生活。
在偌大的城市,劉阿姨脫離了原來熟悉的舒適圈,沒有知心的朋友,沒有熟悉的老鄉(xiāng),有的只是兒子,以及兒子的孩子。
雖然來到鄭州已經(jīng)快兩年了,劉阿姨感覺還是有很多不適應(yīng)的地方。
因為兩地飲食的差異,劉阿姨常常吃不習慣。
但為了遷就家里人的口味,劉阿姨什么也沒說,有苦就往肚里咽。
方言上的障礙,也讓劉阿姨感覺自己張不開口。
每每在小區(qū)里想找同齡人交談一下,就發(fā)現(xiàn)自己聽也聽不懂,說也說不明白,最后只有瞪著眼睛干著急。
在來到鄭州之前,劉阿姨從來沒用過手機買東西,來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連用微信和支付寶都不會。
想給孫女買東西,還要去找兒子兒媳幫忙,覺得自己很沒用。
雖然在異鄉(xiāng)的生活讓人覺得無法適從,但劉阿姨還是覺得,能幫到兒子,能看到兒孫開心,這一切辛苦也就值得了。
跟劉阿姨一樣,5年前,牛爸牛媽為了幫助北漂的孩子照顧孫輩從河北邯鄲來到了北京。
牛爸牛媽已經(jīng)快70歲了,到了北京以后就和小牛一家生活在一起。
牛爸牛媽每天6點就要起床,兩人分頭工作,一天的時間里除了中午以外,基本沒有空閑休息。
早六晚十,全年無休,到了假期,牛爸牛媽甚至還要比平日更加忙碌一點。
這么高強度的帶娃生活,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子女勞累,只好委屈自己。
他們寧愿用自己的辛苦,來成全子女的輕松。
大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占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高達43%。
而這種老人的群體,還在不斷擴大。
還記得那句話嗎,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那些愿意幫我們帶娃的老人,就在默默為我們負重前行。
本該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他們卻放棄了自己的退休生活,甘愿跟隨子女來到陌生的城市加入到隔代育兒的大軍。
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和成全,我們根本無法堅持工作和追求夢想。
如果沒有他們的辛苦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安穩(wěn)和幸福。
03
請善待每一個
愿意幫你帶娃的老人
然而現(xiàn)實里,老人的辛苦付出換來的,卻是子女的理所當然和無情指責。
前些日子,一名幫助兒子兒媳照看孫女的老人,因為眼前發(fā)黑突然暈倒,不小心把孩子燙傷了。
兒媳心疼孩子的傷情,覺得是婆婆失職造成的,于是便跟婆婆大吼大叫,指責老人。
老人聽后又是自責,又是委屈。
最后,老人因為情緒激動,導致心臟病發(fā),被送往附近的醫(yī)院治療。
無獨有偶。
還記得之前那個給兒子兒媳留下一封信后,離家出走的老奶奶嗎?
辛苦幫兒子帶娃,但是一直被埋怨被指責,最終實在被逼的沒有辦法選擇不辭而別。
老人給孩子喂飯,飯?zhí)珷C了,用嘴吹,被指責口水對孩子不好…
老人給孩子手洗衣服,被嫌棄那樣洗不干凈…
不給孩子穿尿不濕,又被兒媳說“你懂個啥”…
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爸爸心疼孩子索性讓老人滾開…
老人在信里寫道,帶孫子她心甘情愿無怨無悔,真正讓她受不了的是兒子兒媳的態(tài)度。
很多時候,我們只關(guān)心老人有沒有帶好娃,卻一點也不關(guān)心老人的心理和感受。
老人幫忙帶娃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我們不能理所當然,一定要懂得感恩。
即便在育兒觀念上有分歧,也要“求同存異”,雙方一起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
世間最無私的,莫過于父母的愛。
為了我們的未來,父母不辭辛苦,陪我們長大,助我們成家,又為我們帶娃。
生命是一場輪回,生養(yǎng)是一場回歸。
父母永遠是我們的父母,他們也會老得像個孩子,需要我們的關(guān)心理解和愛護。
請多體諒父母的不易,善待每一個愿意幫你帶娃的老人,珍惜有他們陪伴的時光。
愿時光能緩,故人不散。
作者:薇薇安,海歸地產(chǎn)女,兜里有糖,眼里有光,心里有希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