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那家臺企的工作經歷當中,供應商的審核和輔導占據了一大部分工作份額。說輔導,我覺得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SQE還談不上什么真正的輔導,充其量只是一些管理思想和體系思維的灌輸。我主要想總結一下供應商審核方面的一些經驗,當然也都是結合前人的一些理論得來的。
首先供應商的審核,按審核對象來分,可以分為新供應商導入前的評審和合格供應商的例行審核;按審核的周期是否固定,可以分為定期審核與不定期審核;按審核的對象來分,可以分為體系審核與產品審核。
在實際的操作當中,新供應商一般適合進行體系審核,如果是標準件,通常體系審核與產品審核相結合進行;合格供應商的審核,一般可以按計劃進行定期的審核,但是當具備一些條件,如:產品質量出現(xiàn)重大異常、擴大或改變經營范圍、生產場所發(fā)生變更、新機種導入等等發(fā)生時,可以安排進行臨時的審核,稱之為不定期審核;合格供應商的審核可以單獨進行體系審核或產品審核,也可以兩者結合進行。有些同行比較注重產品審核,輕視體系審核的作用。我個人比較注重體系審核,因為:雖然好的體系不一定能做出好的產品,但是不好的體系一定做不出好的產品。
一、 審核前的準備:
不管是體系審核,還是產品審核,審核前適當?shù)臏蕚涔ぷ鞫际潜夭豢缮俚?。首先,審核之前要對被審核對象的經營范圍、被審核對象的經營狀況與管理水平、被審核對象的行業(yè)地位等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便于把握審核的側重點;然后,需要對我們計劃審核的目標范圍,也可以說我們計劃與之合作的對象范圍,進行比較細致的了解。如:行業(yè)標準、國家標準、業(yè)內動態(tài)等;最后,需要根據前面了解到的內容,制作出審核計劃或者查檢表。當然一般規(guī)模較大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供應商審核查檢表,但是不一定適合所有的行業(yè)、所有的供應商,這時候就可以進行一些審核側重點的識別。
二、 體系審核之技巧:
根據公司的需求,體系審核可以將質量體系、環(huán)境體系、社會責任體系等融合在一起進行,也可以分開進行。我只談一下比較擅長的質量體系審核。我去做質量體系審核,通常喜歡先看公司的質量目標的建立和實施的狀況。有很多公司錯誤地認為,質量目標就是產品合格率,或客戶退貨率等描述產品質量水平的目標。其實這只是狹義的質量目標,充其量只能說是產品質量目標。但是ISO9001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目標是指公司的經營質量目標,產品質量目標只是生產部門的質量目標。物流部門應該有物流部門的質量目標,行政部門應該有行政部門的質量目標……所以只要看到公司的質量目標的建立情況,就能體現(xiàn)出這個公司對質量的理解層次,從而對公司的體系建立水平有一個初步的,而且是八九不離十的判斷。
我第二個要看的是公司的組織結構圖,部門職責說明書,崗位職務說明書等。因為很多民營企業(yè),在導入質量管理體系的初始階段,靠著企業(yè)領導人的熱情與影響力,建立起了優(yōu)秀的質量體系,但最終還是死在部門職責不明晰、崗位職責不明晰、匯報流程不明晰等等模糊式管理下。只要公司對質量體系理解透徹,并且有清晰的管理脈絡,那這個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一般不會有大的問題。
剩下的只是一些執(zhí)行層面的完善程度的差異,但是及格是沒有問題了。接下來可以看一下體系運行的記錄,重點一般包括:文件的收發(fā)記錄;質量記錄清單;內審與管理評審的記錄與不合項的改善報告;不合格品的處理記錄;糾正與預防措施報告;儀器的校正記錄;顧客滿意度調查等等。
三、 產品審核之技巧:
產品審核的目的,主要是審查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是否受到良好的控制。一般我們以控制計劃或QC工程圖為主線,按照產品的生產流程,從原材料的購買入手。比如原材料供應商的資質、原材料的驗收規(guī)格是否明確、原材料的驗收是否形成記錄;原材料倉庫存放環(huán)境是否滿足特定的要求;原材料的領用是否有依據,如BOM的形成;儀器的點檢是否有記錄,儀器是否在校準有效狀態(tài);人員的操作是否有書面的作業(yè)指引;特殊崗位操作人員是否具有資質;生產前是否進行首件的確認;檢查的標準是否明確并形成書面的文件;入庫或出貨前是否進行必要的檢查;不合格品如何處理;客戶投訴的處理對策是否有效執(zhí)行……..
以上這些是我在做SQE的過程當中,對供應商審核的一些經驗總結。在實際的操作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不是獨立進行的,總是互相交織在一起,互為補充。這些都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去靈活運用,總之書本上的東西,要用過之后才能變成自己的經驗。
到此為止,經驗總結的部分結束了,后面我會將我在目前這家美資公司做SQE工作當中,遇到的一些實際案例跟大家分享。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