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玉器入門知識大匯總2
       玉璜
  璜是一種弧形片狀玉器?!墩f文》稱:“半璧為璜?!睂嶋H上古代的玉璜不僅限于規(guī)整的半璧(半圓)形。璜在“六器”中被作為禮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玄璜禮北方?!钡诳脊虐l(fā)掘中,多發(fā)現(xiàn)于人的胸腹部,掛系一種佩飾,并往往是組玉佩飾中的佩件。資料表明,各個時代的玉璜除具有圓弧形的特征外,其形制的變化非常大,只有少數(shù)是規(guī)整的半璧形。
  璜是我國最古老的玉器形制之一,早在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早期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了玉璜。新石器中期長江流域良諸文化開始普遍制造和使用至璜,這一對期五璜被人們用作佩于胸前的裝飾品,形狀多不規(guī)則,變化較多。
  商、西周時期,玉璜仍普遍地使用。從現(xiàn)今考古發(fā)掘的實際情況看,此時絕大多數(shù)的玉璜,仍是作為典型的裝飾品使用,關(guān)于璜的禮器用途,還有待于今后的研究。
  春秋戰(zhàn)國時佩玉盛行,玉璜作為成組佩玉的組成部分大量出現(xiàn),其形式和紋飾極為豐富,并出現(xiàn)了許多異形璜。漢以后,玉璜作衰退勢。所見南朝和北齊的玉璜均作弧形素面狀,兩端靠外周處鉆孔,有的在內(nèi)外周緣還包鑲金邊,與早先稍微有異。
  南北朝時,官服需懸掛玉,玉璜重新出現(xiàn),此時玉璜已演變?yōu)槭岜承位蛄庑危螤町愑谇按?。這一時期佩玉在社會中流行的范圍很小,因而玉璜的數(shù)量極少。
  唐代貴族婦女喜佩戴成組佩玉,佩玉的主體是云頭狀玉璜。同南北朝時相同,玉璜在當(dāng)時頗為罕見?! ∷沃撩髑鍌喂庞裰卸嘤行⌒陀耔?,其目的不外于供玩賞和收藏,而日常生活中人們所佩帶的已演變成 玉鎖、玉牌等新的形式。
 
  

       黃玉夔龍璜
       西周

       長10.5厘米
       估 價:RMB 100000-150000

       曲度較大,呈半瑗形。以雙陰線刻劃雙龍雙鳳,線條流暢婉轉(zhuǎn),兩瑞各穿一孔。
 

 

       白玉臥蠶紋龍首璜
       春秋
       9.2×0.4厘米
       估 價:RMB 30000

       白玉質(zhì),虹形狀,兩端作簡化雙龍首形,中間呈扇形,上下出廓。通體琢起的蟠虺紋,地飾陰線紋。龍口及頂端各穿一孔,便于穿系。
 
                                            

       龍首紋玉璜
       戰(zhàn)國
       長17.3厘米

       陰刻兼淺浮雕雙龍首紋,身飾勾連云紋,下端鏤雕雙鳳。刀鋒犀利,棱角分明,是戰(zhàn)國典型玉雕精品。
                                             


       白玉谷紋龍首璜
       漢
       長16.8厘米
       估 價:RMB 60000-80000
       成交價:RMB 93500

       曲度小,體長。兩端以陰線刻劃龍首,橢圓眼,身飾谷紋,上端中間一孔。此璜尚留有戰(zhàn)國遺風(fēng)。
 
                                                   


       白玉谷紋璜
       明
       13.5×0.5厘米
       估 價:RMB 15000
       成交價:RMB 16500

       通體淺浮雕排列有序的谷紋,邊緣琢脊齒紋,兩端各穿一孔。雕工風(fēng)格質(zhì)樸精致。
 
 

       舊玉雙螭璜
       明
       長12厘米
       估 價:RMB 28000—35000
       成交價:RMB 71500

       以陰刻兼鏤雕技法琢咸。布局對稱協(xié)調(diào),給人以均衡之美。

  附:谷紋
  圓圓的乳釘如谷粒,彎彎的曲線似谷芽,故稱為谷紋。谷紋始于春秋時期,以后常出現(xiàn)在玉璧、劍飾及龍形佩上,整齊規(guī)律,排列有序。
  
  玉璜的故事
  “六器”中,璜禮祭北方。北方聲秋,主冬閉藏。古人禮璜,有秋收冬藏的意思。今發(fā)現(xiàn)的玉璜,于長江下游的河姆渡遺址 。和崧澤遺址。玉璜的形制《周禮》中稱“半璧為璜:’。璜的用途,有一種猜想:璜是早期的火鐮,取火用的,古人出于對火的崇拜,立為禮器。傳統(tǒng)的說法:原始漁獵時代,古人喜愛摹仿自然,璜的造型是摹仿魚??脊艑W(xué)家發(fā)現(xiàn)同時期的彩陶上,繪有大量抽象和具象的魚紋。玉和彩陶同時發(fā)育,二者相互參鑒,非常可能。這一說法,后人曾借用到“姜太公釣魚”的故事中。當(dāng)年姜太公于渭水;可畔垂釣。一天,釣了一條赤鯉,剖開魚腹發(fā)現(xiàn)有一個玉璜,上面刻著9個篆字:“姬受命呂佐之報于齊?!币馑际?,周文王受天之命請姜呂佐輔,功成后,封齊地報答太公。太公見此璜,心里有底了,于是,整天舉個空竿,等待姓姬的周文正來。入戰(zhàn)國,禮崩樂壞,玉璜等禮器也漸成佩飾和隨葬品。
 
       玉琥
  在考古發(fā)掘中的和傳世的虎形玉器,有圓雕、浮雕和平面線刻的虎紋,多作為佩飾之用。玉琥位于6種瑞玉之末。據(jù)文獻(xiàn)記載,琥是以白虎的身份來禮西方;以虎符的身份來發(fā)兵。但從目前發(fā)掘情況來看,尚未見到琥的實物。
  商代婦好墓的圓雕和浮雕玉琥各4件,都有孔,稱為虎形玉佩,屬于裝飾品類,并不作為發(fā)兵或禱旱之用,也不是儀禮中使用的瑞玉。因此有人認(rèn)為,表面刻虎紋的玉器應(yīng)依器命名,前加“虎紋”二字;對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稱虎形玉佩,無孔的可稱為玉琥。
  商代玉琥或作圓雕,或作薄片雕。昂首,圓眼或“臣”字眼;張口露齒,身飾云紋或條形紋等;屈足,作行走狀,長尾后卷。西周玉琥為扁平體,昂首,圓口,身細(xì)長,裝飾簡樸。春秋玉琥仍呈扁平片狀,俯首,或躬身,或直背,橢圓眼,上唇上卷,下唇內(nèi)卷成孔,肢足前屈,作伏臥狀,長尾下垂,尾端上卷成孔。身以雙陰線飾龍首紋、云紋等,周邊輪廓線飾繩紋。戰(zhàn)國玉琥基本承襲春秋玉琥造型,但雕工更加精湛。
  漢代玉琥多以一種紋飾圖案出現(xiàn),裝飾于玉鋪首等四靈紋中。單獨的琥形佩其頭部則很像龍頭,輪廓線也飾以繩紋。金代的“秋山玉”中,琥的形象較多,一般作低首蹲伏或回首伏臥狀,圓眼細(xì)眉,簡潔生動,表現(xiàn)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善狩精射的勇猛之氣。
  元代玉琥作行走狀,俯首,單圈眼,身以雙陰線刻長短條斑紋。明清時期玉琥圓雕較多,細(xì)部刻畫一絲不茍,注重寫實,尤其對琥的神態(tài)特征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以體現(xiàn)琥的威猛之美。




       圓雕玉琥
       商

       玉料呈深綠色,局部有褐斑。器圓雕而為,形作一方頭虎,張口露齒,雙耳豎起,“臣”字形目;背微凹,四肢前屈,尾下垂且尾尖上卷,身以雙勾線飾斑紋,呈爬行狀。此器為迄今所見最早的玉作圓雕形琥之一,且寫實生動,器形長度較大,對玉琥產(chǎn)生發(fā)展史的研究和同期傳世玉琥的斷代等都有重要價值。


                                                     


       玉琥

       西周
       6.5×2.8×O.5厘米

       青玉質(zhì),灰褐色。琥頭高昴,雙耳直立,張口露齒,呈咆哮奔撲狀;背微拱,尾回卷,前后肢前屈觸地,顯得矯健有力,十分兇猛傳神。耳中研磨成渦狀。
 
                                                  

       玉琥
       春秋

       陰刻兼淺浮雕一臥琥。圓眼,卷尾,尾飾“人字紋”。琥身紋飾錯落有致,曲線自然。
 
       玉鏟、玉斧和玉鉞
  玉鏟最早見于新石器時期,山東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甘肅、青海一帶的齊家文化等都有。玉鏟的形制源于新石器時代的工具石斧,二者在外形上一致,但從考古的玉鏟觀察,一般均無使用痕跡,可以斷定它己從實用的工具中分離出來,成為氏族社會祭祀或儀仗專用器物。
  這一時期各地所的玉鏟形制特點不一,考古學(xué)中一般把一端有刃的扁平長方形或梯形玉器定名為玉鏟,有的鏟在端部有鉆孔。新石器時代的玉鏟除山東龍山文化個別器物琢有早期獸面紋外,均是光素的。
  玉斧是一種扁平梯形器,上端有孔,可縛扎執(zhí)柄,下端為刃,如刃部寬大即叫鉞。史前時期,石斧曾被作為一種實用的殺人武器,后以玉制成,便演化為氏族酋長或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執(zhí)掌的王權(quán)象征物。
  玉鉞自新石器晚期開始出現(xiàn),目前所知新石器時代形態(tài)最完整的當(dāng)數(shù)浙江良渚文化的玉鉞。整套玉鉞由冠飾、鉞身、端飾組成,鉞身扁平呈“風(fēng)”字形,頂窄刃寬,刃部呈弧形,近頂端有一小圓形穿孔;鉞正背兩面刃部上角用浮雕琢出“神獸紋”圖形,下角琢淺浮雕神鳥。整個鉞身加工精致無使用痕跡,表明玉鉞在當(dāng)時是一種儀仗器。
  商周時期,玉鉞仍然沿用,此時玉鉞形制較之新石器時代有了較大的變化。鉞形式仍呈“風(fēng)”字形,但中央孔洞加大,使整個器物看起來如環(huán)狀,刃部亦由弧形變成折刃。商代玉鉞有的在刃兩側(cè)飾扉牙。此時玉鉞的用途也是儀仗用,周以后玉鉞不再使用。
 
                                                                   


       玉鉞

       夏
       長11.3厘米

       二里頭文化遺物。鉞是一種兵器,然而玉鉞卻不能作為武器,應(yīng)是由鉞演化而來的一種典禮上的儀仗器。
 


       玉斧
       紅山文化
       17.5×0.7厘米
       估 價:RMB 250000

       岫巖玉質(zhì),制作精致,通體磨光。玉斧呈碧綠色,有透明感,有沁痕,雙面弧刃。通體扁孚近似于長方形,斧頭刃處有缺,下端中間有直徑為0.7厘米的對鉆小圓孔。
 
                                                                          


       仿黃玉云紋鏟
       清乾隆
       11×O.5厘米
       估 價:RMB 15000

       黃玉,刃端多黃褐色沁。長方形,弧刃,以細(xì)陰線刻勾云紋及獸面紋,纖細(xì)流暢,頗有仿漢之韻昧
 
 

       白玉螭龍紋鉞
       清
       4.7厘米
       估 價:RMB 12000-15000

       鉞的中腹前后皆為素面,上下兩頭浮雕兩條螭龍,玉質(zhì)潔自。
 
       玉刀
  玉刀略呈扁平長方形,有孔,是由石刀發(fā)展而來。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發(fā)現(xiàn),此后的夏商仍有生產(chǎn),西周己消失,推測為古代代表權(quán)威和地位的玉儀仗器。玉刀主要見于陜西神木石峁龍山文化遺址,從實物看,器為雙面刃,磨制光滑,背部有2到5個穿孔,有的尾端中部亦有一孔,用于固定綁縛。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的龍山文化墨玉刀,通體漆黑光潔,刀體狹長,雙面刃,較鋒利;背部有三孔,單面鉆成,為裝柄扎結(jié)之用。其形制、做工、玉質(zhì)與陜西神木石峁龍山文化遺址所的墨玉刀相似。類似此種扁薄、單數(shù)穿孔造型的玉刀,在山西龍山文化的陶寺遺址和山東友山文化遺址中均有。夏代玉刀呈長條梯形,雙面刃,近背部有平行、等距的多個圓孔,器左右兩側(cè)有對稱的齒牙,有的器面上還琢橫、直或菱形陰刻線。商代出現(xiàn)一種帶有短柄的長條形玉刀,雙面刃,刀尖上翹,制作細(xì)致。如商代婦好墓的龍紋刀,翹首直柄,刀背上雕出齒形凸棱,兩側(cè)飾龍紋;龍頭朝向柄部,龍身修長并飾有菱形紋和三角紋;刀身后端穿孔,便于與柄連縛。
 
 

       骨柄玉石刀
       紅山文化晚期
       長18.3厘米
       估 價:RMB 30000—40000

       骨柄呈弧線狀,出現(xiàn)鈣化現(xiàn)象。刀形是彎背弧刃狀,嵌玉石刀片的骨柄槽由后柄部直通尖端,在槽內(nèi)嵌入玉石片。刀刃由4片玉石葉片拼成,中間兩片為長方形赭紅包玉髓石葉,兩端的邊刃呈圓弧的三角形,質(zhì)地是白色瑪瑙。


       七孔大玉刀
       夏
       長65厘米

       二里頭文化遺物。玉料呈墨綠色,局部有黃色沁。體扁平,呈肩窄刃寬的寬長梯形,兩側(cè)有對稱的凸齒,近肩處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線酌7個圓穿。玉刀兩面飾紋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線陰紋組成網(wǎng)狀和幾何紋圖。此器保存完好,且有迄今所見最精美的飾紋,堪稱絕品。


       龍紋大玉刀
       商晚期

       此玉刀凹背凸刃,器身狹長,短柄,雙面刃,刀尖上翹,背脊上雕鋸齒形扉棱,近背處兩面以陰線飾龍紋,刀身后端靠近柄處有一穿孔。


       玉刀
       戰(zhàn)國
       長25厘米
       估 價:RMB 30000—40000

       此玉刀呈長條弧形,單面凹刃,柄窄,柄端鏤空,線條流暢。
 
       玉戈
  戈是商周流行的一種兵器,以玉為戈始見于二里頭文化,其后流行于商、周兩代。由于玉石本身質(zhì)地堅脆,無法將玉戈用于實戰(zhàn)搏擊,且大量的玉戈無使用痕跡,可知商周時期的玉戈應(yīng)是一種儀仗器。
  玉戈形制的演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二里頭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崗期。此期玉戈的特點為尺寸普遍較大,一般在30厘米左右。最長者于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遺址,長達(dá)97厘米。戈援部(刃部)略呈弧度,直內(nèi)(后端),多數(shù)無中脊僅有鈍脊。除部分在內(nèi)上飾有簡單的弦紋外,一般無紋飾。第二個階段為殷墟時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變小,殷墟前期的尺寸多在15至20厘米;殷墟后期長度在1 5厘米以內(nèi),小的僅4至5厘米。戈有直身、彎身兩種,皆有中脊或三脊。內(nèi)上飾平行的粗陽紋,或者在內(nèi)及援上陰刻獸面紋和變形云紋。部分戈內(nèi)直接雕成鳥頭狀。傳世品中亦常見以玉為援,用銅鑄成鳥頭狀內(nèi)嵌接而成的銅內(nèi)玉戈。
  西周玉戈形制與商晚期相似,普遍不飾紋飾,制作不及商代精細(xì)。西周以后玉戈趨于消亡,春秋戰(zhàn)國時零星可見的玉戈,仍保留了周代的特點。春秋玉戈鋒作三角形,援身上刃微外弧,下刃稍直,刃頗鋒利,中部起脊,內(nèi)之尾端作斜角狀,援、內(nèi)間中部穿一孔。漢代玉戈有所變制,一種援呈尖首長方形,上飾多組紋飾,援前端為對稱盤繞的雙龍紋,中間是谷紋,后端作幾何紋和龍鳳紋,背面平素,內(nèi)窄,長方形,上穿兩孔。另一種玉戈援呈弧形,鋒端如橄欖尖,兩側(cè)有刃,中脊為窄條,并有橫凸的胡部(即戈刃曲而下垂的部分),上皆飾勾連云紋,內(nèi)呈長方形,亦飾勾連云紋,胡部與內(nèi)部分別鏤3個和1個長方形的小孔洞。漢后玉戈不常出現(xiàn)了。



                                                                                  

       玉戈
       商早期
       長31.8厘米
       估 價:RMB 96000一144000
       成交價:RMB 118592

       此玉戈線條流暢,質(zhì)地瑩潤,為玉中之上品
 

       青玉矛銅骰
       商晚期
       通長21厘米

       淡綠色玉矛,中間有脊線,尖鋒。作銅質(zhì)蛇頭銜矛形,蛇頭蛇身均由綠松石碎塊鑲嵌而成,蛇鱗紋隱約可見。工藝精湛,設(shè)計奇巧。
 
       玉衣、玉塞和玉握

  喪葬之禮在中國起源很早,早在舊石器時代山頂洞文化中,就發(fā)現(xiàn)有許多散布在尸骸附近的石珠、獸牙等。因古人認(rèn)為,以玉斂葬,可保護(hù)尸身不腐,使復(fù)活再生成為可能,因此到了漢代,葬玉極為普遍,并已漸漸演變?yōu)橐惶装ㄓ褚?、玉握、玉九竅塞、玉含等葬玉的完善形式。
  玉衣也叫“玉匣”、“玉柙”,是穿于死者身外的葬服,由數(shù)千片小玉片相互穿聯(lián)而成。根據(jù)編綴線縷質(zhì)地的不同,可分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絲縷玉衣等。古代上層貴族按照各自地位的不同,分別享用不同的玉衣。玉衣的雛形為西周時的玉面罩,由印堂、眉毛、眼、耳、鼻、嘴。腮、下頦、髭須等13片組成,各琢成其形。有的還上刻紋飾,均有小孔,覆于死者臉面上。
  玉塞即填塞或遮蓋死者身上九竅孔的器物。雙眼塞,也稱眼蓋,多作橢圓形或杏葉形;雙耳塞、雙鼻孔塞和肛門塞,則作圓柱形,一頭大另一頭稍小,耳塞還有做成八棱形柱式樣的;由于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所以還有一種含在死者口中的“殆”,其造型為玉蟬、玉珠、玉管、玉片等;最后還有生殖器塞,它有的是用玉琮改制的小盒,有的是呈圭形的玉器。
  玉握為死者手中握著的器物,古人認(rèn)為死時不能空手而去,要握著財富及權(quán)力。新石器時期是以獸牙握在手中;商周時期,死者手中多握數(shù)枚貝幣,因為古人認(rèn)為貝是財富的象征。到了漢代,則在長條圓柱上加琢簡單線條,也就是漢代最常用的“漢八刀”雕法,雕成一只玉豬。因為豬是財富的象征,因此成為漢代最流行的玉握。玉豬造型多樣化,也有的較為寫實,生動可愛。另外還有璜形玉器作為玉握的。




       青玉面罩
       西周
       最大直徑10.7厘米

       青綠色玉質(zhì),面罩由13塊各形玉片組成,它們分別代表人面的前額、眉、眼、耳、鼻、腮、嘴和胡須,合成五官七竅。形象寫實如生,此玉面罩是迄今所見最早一例。


       金縷玉衣
       西漢
       長1.88厘米

       頭部由臉蓋和臉罩組成,臉蓋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組成臉蓋的玉片絕大部分是長方形的小玉片,雙眼和嘴是在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5塊長條瓦狀玉片合攏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構(gòu)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離的。前片制成胸部寬廣、腹部鼓起的體形,后片的下端作出人體臀部的形狀。褲由左、右褲筒組成,也是各自分開的。手部做成握拳狀,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狀。前胞和后背共置玉璧18塊,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五衣的頭部,有眼蓋,鼻塞、耳塞和口玲,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門塞,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整套玉衣形體肥大,披金掛玉,共用玉片2498片,由1100克的金絲聯(lián)綴而成。
 
 


       玉豬
       西漢
       5 ×13.5厘米

       集圓雕、陰刻,淺浮雕與一體。此對玉豬形體肥碩,作奔跑狀。形態(tài)逼真。憨態(tài)可掬。



       玉豬
       漢
       11×2.5厘米

       此件玉豬,玉質(zhì)青白呈半透明,采用“漢八刀’琢法,寥寥數(shù)刀,即形神兼?zhèn)洹?/font>



       玉豬
       漢
       10.7×2.5厘米

       俯伏玉豬一對,造型樸拙,細(xì)部以簡潔有力的“漢八刀”雕成,底部光素?zé)o飾。
 
       附:玉衣的演化

  
       受科學(xué)發(fā)展水平和認(rèn)識能力的限制,玉能使人永生的觀念在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同,再加上封建帝王的影響,這種認(rèn)為玉石可以保存尸身,使之不朽的觀點在各個時期流傳的范圍也不相同。根據(jù)文物考證,斂葬用玉最早始于商周時期,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演化為綴玉面幕和綴玉衣服。漢朝初期使用的斂服玉匣就是源于綴玉面幕和綴玉衣服。金縷玉衣是漢代規(guī)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xiàn)在西漢文景時期。當(dāng)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 漢代皇帝和貴族,死時穿“玉衣”(又稱“玉匣”)入葬。它們是用許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絲、銀絲或銅絲編綴起來的,分別稱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由于金縷玉衣象征著帝王貴族的身份,有非常嚴(yán)格的制作工藝要求,漢代的統(tǒng)治者還設(shè)立了專門從事玉衣制作的“東園”。這里的工匠對大量的玉片進(jìn)行選科、鉆孔、拋光等10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體不同的部位設(shè)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制作一件中等型號的玉衣所需的費用幾乎相當(dāng)于當(dāng)時100戶中等人家的家產(chǎn)總和。用金縷玉衣作葬服不僅沒有實現(xiàn)王侯貴族們保持尸骨不壞的心愿,反而招來毀尸的厄運,許多漢王帝陵往往因此而被多次盜掘。到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

      
       珠襦玉匣之謎

  
       東周時,周王室的權(quán)力被削弱,諸侯各國與之分庭抗禮,左右天下。以往等級森嚴(yán)的禮制被打破,表現(xiàn)在喪葬制度上,便是厚葬的興起。商同時期重視尸體的長期保存,認(rèn)為人死后,升天之時需要形有其身。以玉護(hù)身能使尸體為之不朽,成為一種流行的說法。最初喪葬用玉比較簡單,而后,諸侯各國相互爭奪,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出現(xiàn)了含珠鱗玉之舉?!赌印す?jié)喪》抨擊“諸侯死者虛車府,然后金玉珠璣比手身”,說明使用珠玉葬服的情況已相當(dāng)普遍了,以珠襦玉匣最為高貴。長期以來,由于一直沒有見到實物,大家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珠襦玉匣形式不很清楚。1995年,蘇州真山9號墩吳王墓大量玉器,經(jīng)蘇州博物館考古人員的整理、拼綴,除了發(fā)現(xiàn)玉面罩外,還首次揭開了春秋時期王侯貴族的珠襦玉匣葬服樣式。蘇州真山吳王墓的珠襦玉匣,腰以上用珠,以珠為襦;腰以下用玉,以玉為匣,腰系玉片連綴的腰帶。由于時玉片散亂,下衣玉匣是否至足,已無法得知。不過,這件首次發(fā)現(xiàn)的春秋時期的葬服,向人們展示了珠襦玉匣的喪葬形式。


       玉蟬
  
       蟬形玉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己出現(xiàn),商代至戰(zhàn)國墓葬中常有,此時的玉蟬大多是懸掛佩戴用的裝飾品。玉蟬作葬玉中的口含,最早見于考古發(fā)掘的河南洛陽中州路816號西周早期墓,其后未見流行,直至漢代才發(fā)展成為普遍的習(xí)俗并一直持續(xù)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商周玉蟬用于日常佩戴,形制古樸,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質(zhì)地欠佳,多為半石質(zhì)。蟬頭眼大,身翼窄小成細(xì)長倒梯形;頭部中央有孔,用來穿繩。蟬身用簡單的陰線刻劃象征身體部位。漢代玉蟬除少數(shù)尺寸略大,頭上有穿孔的屬佩飾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兩漢玉蟬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質(zhì)地很好。蟬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簡明概括,頭翼腹用粗陰線刻劃,寥寥數(shù)刀即成。蟬背部雙翼左右對稱,如肺葉狀。漢代玉蟬造型規(guī)整,變化較少。南北朝時,玉蟬仍沿漢制,此時由于戰(zhàn)亂影響,玉料來源困難,玉蟬多數(shù)用滑石刻成,細(xì)部寫實味道加重,同漢代相比顯得更為逼真。東晉以后幾乎見不到玉蟬了,宋代仿古風(fēng)氣盛行,當(dāng)然玉蟬也不例外。宋代以后的蟬多作為佩飾。明代玉蟬有薄片狀和圓雕兩種,多用粉皮青玉制作。明代玉蟬的紋飾線條雕工又粗又深,雙翅雕得較薄,腹部厚;翅膀不光有脈紋,還有無數(shù)的小圓點,好似透明的一般;蟬腿有許多細(xì)小的腿毛,這是明代常用的做法,陰線刻得很密。在蟬的反面采用單撤刀法,使兩翅與腹部分開,兩翼張開,腹部凸起,增加立體感。腹部的皮紋從頸部開始,而前幾個時代玉蟬的皮紋都是在腹部的下半部分才有。清代玉蟬也有圓身蟬和片狀蟬。清代玉蟬是寫真手法與仿古紋飾同用,用料講究,紋飾分布稀疏明朗,線條多用陽紋線來雕刻,這是清代的特征。清代后期開始造假,民國時更為盛行。


                                                                                 


       白玉蟬

       漢
       長7.6厘米

       蟬作扁平狀,以簡練挺勁的“漢八刀”勾勒出高額、突眼、寬頸、翅翼等,形象寫實。這種玉蟬盛行于西漢晚期至東漢,多用作斂葬中含玉,放置于    死者口中,取其清高絕俗、復(fù)活再生的意義。
 
 

       玉蟬
       漢
       長9.3厘米
       估 價:RMB 30000—50000

       玉表皮帶沁,沁色斑駁自然,圓眼長翼,雕琢有力,器形美觀。頂有穿孔,可以配掛。
                                                                                 


       黃玉蟬
       宋
       長5.5厘米
       估 價:RMB 10000

       玉質(zhì)呈黃色,按照漢代的風(fēng)格來做,陰刻線深而粗,邊緣稍稍磨一點,看起來邊薄,實際只是稍有一點薄,宋代玉蟬與漢代的區(qū)別于此。


       白玉蟬
       明
       高6.5厘米
       估 價:RMB 20000

       白玉質(zhì)地,紋飾雕工流暢有力,尤其蟬衣雕刻得細(xì)膩逼真。整體造型生動,立體感強(qiáng)。
 


       白玉蟬
       明
       5×2厘米
       估 價:RMB 4000

       此件玉蟬,依玉材的形質(zhì)而做,通體帶沁,尾部顏色加深,紐形雙眼圓鼓凸于頂端,兩側(cè)頂部有對穿斜鉆孔。構(gòu)思巧妙奇特,生動傳神。



       白玉蟬
       清
       7×0.5厘米
       估 價:RMB 6000

       玉質(zhì)細(xì)膩潤潔,似有“漢八刀”的遺風(fēng),但已沒有了翅翼底部的挺勁和翼端的尖銳,線條的深淺和彎度生硬。
 
       玉玦
  
       玦是我國最古老的玉制裝飾品,為環(huán)形形狀,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小玉玦 常成雙成對地于死者耳部,類似今日的耳環(huán),較大體積的塊則是佩戴的裝飾品和符節(jié)器。新石器時代玉玦 制作樸素,造型多作橢圓形和圓形斷面的帶缺環(huán)形體,除紅山文化豬龍形塊外,均光素?zé)o紋。紅山文化豬龍塊(又稱獸形塊)形制特殊,形體普遍較大,有的塊上有細(xì)穿孔,當(dāng)是佩玉??脊虐l(fā)掘已經(jīng)證實,該文化的大型塊多于死者胸前,可以確定它不是耳飾?! ∩檀瘾i呈片狀,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光素的,環(huán)窄;另一種為龍形玦,作卷曲龍形,龍張口露齒,背飾扉棱,龍身飾勾撤云雷紋,俗稱“假陽文”,線條轉(zhuǎn)角方硬,圖案化風(fēng)格強(qiáng)烈。周代玉玦仍作片狀,肉部明顯寬于商代,中孔較小,并出現(xiàn)橢圓形塊。玦身多為光素,部分飾弦紋、云雷紋,紋飾與商代相比有簡化趨勢。龍形玦很少,且多無脊齒。  春秋、戰(zhàn)國玉玦數(shù)量最多,此期玉玦 形體較小,一般直徑在3至5厘米。玦體作扁片狀,普遍飾有紋飾,素面的很少。紋飾主要是當(dāng)時流行的細(xì)密風(fēng)格的蟠螭紋、蟠虺紋。用雙鉤陰線或?qū)掙幘€隱起加發(fā)絲線方式飾紋。動物形塊簡化成陰線刻交尾雙龍、雙獸紋玦,少數(shù)精品在兩端透雕獸首形象。漢代玉玦不多,風(fēng)格沿襲戰(zhàn)國,小玦不及戰(zhàn)國時精致。此時出現(xiàn)了一些較大的玦,直徑在10厘米以上,應(yīng)是佩玉或符節(jié)器。  宋以后出現(xiàn)仿古玉玦 ,主要仿春秋戰(zhàn)國造型。宋仿紋飾多不合古制,塊體比戰(zhàn)國厚重。明、清兩代偽古玉玦 ,紋飾處理和雕刻刀法很難達(dá)到戰(zhàn)國時自然流暢、鋒利健勁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獸形玉玦
       紅山文化
       14×10厘米

       質(zhì)呈雞骨白色,略作“c”字形,獸頭似豬首,以陰線勾勒出大圓眼、眼眶和吻部;寬耳上豎,身內(nèi)卷,尾與頭銜接,獸頸部鉆一孔,可用于穿系。



       玉玦
       西周
       3.3×3.3厘米

       白玉質(zhì),全身沁斑,質(zhì)地老化;兩片均單面雕工,口成斜狀,雕紋為雙龍帶子上朝,以變形云紋雙線組合,紋飾簡單。



       玉玦
       西周
       直徑2.2厘米
       估 價:RMB 25000-35000

  

       附:美玉的傳說
  
       相傳盤古死后,他的呼吸變成風(fēng)和云,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變成玉石和珍珠,因此玉器被視為吉祥物,具有驅(qū)邪避兇的魔力。從古到今,不少人把它作為家傳之寶或定情信物,甚至認(rèn)為是君子的象征。《禮記》曾記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憶力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倍墩f文解字》亦稱玉是“石之美者”,因此人們對玉器的崇高情操可見一斑今天,玉石已成為深受歡迎的裝飾品與藝術(shù)品,傳說玉器具定驚、趨吉避兇之效,能保佩帶者平安吉祥、富貴長壽,有深遠(yuǎn)寓意。中國人認(rèn)為玉器可令佩帶者凝神聚氣,而圓形的玉更代表天地之司的和諧圓滿,所以玉環(huán)、玉扣及玉厄等圓形飾物都非常受歡迎。玉的顏色除了從自到綠外,還有黑色、棕色及紅色,而最受中國人喜愛的顏色則首推清澈的綠翡翠。
 
 
       玉環(huán)
  
       玉環(huán)流行于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新石器時代玉環(huán)的基本造型為扁平的圓環(huán)狀,多用白玉、黃玉制作。整體圓整光潔,內(nèi)外壁平直,有的環(huán)上對鉆有小圓孔,孔壁斜直。玉環(huán)中心稍厚,邊緣較薄,通體磨光,制作精致?! ?zhàn)國玉環(huán)種類很多,有絲束環(huán)、云紋環(huán)、谷紋環(huán)、三龍外蟠環(huán)、重環(huán)及瑪瑙環(huán)。漢代時玉環(huán)多用于成組佩玉的中部,直徑較小,環(huán)表面飾典型的漢代紋飾,如勾云紋、四靈紋、螭紋等?! h晉時的玉環(huán)略有變異,環(huán)面素樸無紋,只在圓形外側(cè)對稱雕出兩長方形凸起。唐代玉環(huán)圓形,體較厚,琢成內(nèi)外六瓣蓮花形,束腰。宋代有扁圓形玉環(huán),如早期形制。明、清兩代多雕團(tuán)龍紋、蟠螭紋及竹節(jié)形玉環(huán),龍身多飾魚鱗紋,旁襯卷云紋?!?/font>


       白玉龍環(huán)
       清中期
       直徑6厘米
       估 價:RMB 12000-18000
       成交價:RMB 26400

       玉質(zhì)潔白,雕琢首尾相聯(lián)一龍形,雕工粗獷。




       白玉蟠龍環(huán)
       清中期
       直徑5.7厘米
       估 價:RMB 10000

       玉呈青白色,體扁圓。通體雕成…團(tuán)龍,首尾相聯(lián),頭正視,神態(tài)威猛。



       白玉靈芝螭琥環(huán)
       清中期
       直徑5.5厘米
       估 價:RMB 7000~10000

       白玉潔白細(xì)潤,環(huán)上淺浮雕口銜靈芝的雙螭。整體成橢圓形。



       白玉螭龍環(huán)
       清中期
       直徑5.5厘米
       估 價:RMB 15000—22000
       成交價:RMB 22000

       玉質(zhì)溫潤,環(huán)上浮雕螭龍紋,線條流暢,雕琢有力。
 
   碟與碟形佩
  
       碟在商代是射箭時用的鉤弦器,相當(dāng)于清代的扳指。殷墟婦好墓的商代晚期的碟,可視為該時期的典型器。戰(zhàn)國玉碟演變成扁平狀的盾形環(huán),喪失了實用的功能,變?yōu)槿藗兣宕鞯难b飾品。發(fā)展到漢代,碟成為最常見的佩飾玉。
  碟形佩俗稱“雞心佩”。兩漢時期,襟形佩取代了戰(zhàn)國流行的組佩成為佩飾玉的主要形式,其造型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整器作扁片狀,盾形環(huán)變長,上尖下圓,左右鏤雕出廓的螭、鳥、龍、云紋等。從考古的實物看,諜形佩在兩漢時也有一定變化,西漢初期的碟形佩,多為平面鏤雕,螭、鳥、云紋處理成淺浮雕狀。西漢晚期至東漢中期,動物逐漸雕成高浮雕,所琢龍、螭身軀矯健,肌肉隆起,充滿活力。高浮雕技法運用相當(dāng)成熟,此是漢代玉雕區(qū)別于戰(zhàn)國玉雕的典型特征。東漢后期除部分玉碟保留高浮雕風(fēng)格外,新出現(xiàn)平面片狀鏤空的玉碟形器,碟上紋飾僅用陰線刻成。這一時期動物造型雖仍保持了兩漢的形式,但已基本失去了那種雄健有力的氣勢,動物身軀多細(xì)無力。
  南北朝時諜形佩玉石質(zhì)地較差,雕工粗糙,碟形佩出廓的云螭形神渙散,與西漢的作品相去甚遠(yuǎn)。隋唐時期新風(fēng)尚玉器的興起,使碟形佩這一佩玉形式被社會淘汰。
   明清時期,因碟形佩造型優(yōu)美,仿造者很多,但此時仿造的多數(shù)在出廓的云螭造型上做很多變動或加些裝飾,使之看起來更為繁復(fù)多樣。這類仿古的碟形佩往往喪失了漢玉那種活靈活現(xiàn)、自然健勁的風(fēng)格。清末民初,民間玉工用質(zhì)地很差的玉料加工的仿古、偽古碟形佩為數(shù)不少,但刀工粗劣,動物有形無神,布局粗疏,與漢代作品無法相比。 





       玉碟
       戰(zhàn)國
       5×2.8厘米

       整件玉器造型的邊緣角非常凌厲、簡易而暢順。質(zhì)地由白玉變成秋葵黃,并起石綿性的渣紋,這是玉質(zhì)上的老化痕跡。此蛙形玉碟甚為罕見,從其造  型特別、質(zhì)地堅硬,工法流暢等方面,可看出戰(zhàn)國時期酌玉器制作已達(dá)到相當(dāng)?shù)乃健?/font>



       玉碟
       西漢
       高5厘米
       估 價:RMB 60000-80000
       成交價:RMB 60500

       玉質(zhì)分別為白玉、墨玉、黃玉。略呈扁橢圓形,前端較窄薄,后端稍寬厚,其外側(cè)突出一耳,用于控弦。表面光素?zé)o紋。



       白玉螭紋碟形佩
       明
       3.5×5.5厘米
       估 價:RMB 6000-8000

       白玉略帶一點皮色,玉工利用這一俏色淺浮雕一只回首螭虎,生動自然,頗有情趣。中間一雞心形孔,上端出一系孔。



       白玉雙螭碟形佩
       明
       8×1厘米
       估 價:RMB 15000

       白玉質(zhì),少有褐色沁。上下端各鏤雕一蟠螭。精巧工致。中心一圓孔。



       白玉云紋碟
       清乾隆
       長4.3厘米
       估 價:RMB 12000

       白玉質(zhì),略有沁色,呈扁橢圓形,邊緣線條圓潤,通體飾云紋。



       白玉雕螭虎碟形佩
       清乾隆
       5.3×6.3厘米
       估 價:RMB 25000--30000

       白玉質(zhì),兩側(cè)略受沁。雞心上鏤雕一蟠螭,體態(tài)纖柔秀麗,雕工精巧別致。




       青玉蟠螭碟形佩
       清
       5.9×2.3厘米
       估 價:RMB 6000

       玉質(zhì)純凈無瑕。佩呈桃形,底端雕一蟠螭,造型別致少見。




       白玉雕螭龍碟形佩
       清
       高6厘米
       估 價:RMB 30000-40000

       白玉質(zhì),微受沁。雞心首尾兩端鏤雕一大兩螭龍,形態(tài)逼真,雕工精致。




       白玉雙螭碟形佩
       清
       6.3×4.2×1.3厘米
       估 價:RMB 20000

       玉質(zhì)瑩澗略帶皮色,淺浮雕相對而視的雙螭,姿態(tài)優(yōu)美,婀娜飄逸。
  

  附:碟形佩鑒定要點
  
       早期玉碟見于商代,短圓筒形,上端呈斜面,下端平直;正面以雙勾陰線琢一獸面紋,方形眼,細(xì)長眉,寬鼻內(nèi)上卷,口角上拉,耳后貼;角似牛角;臉面兩側(cè)雕以身、尾和足,雙目下各鉆一孔,可縛系于手,器背下部有一橫向凹槽,供用來勾弦。玉碟至漢代逐漸演變成一種佩飾,即蝶形玉佩,后世俗稱“雞心佩”,失去了原有的實用功能。西漢碟形玉佩為扁平體,器形主體似碟而加以變化,略近橢圓形,上端中部出尖,下端圓弧,中間穿一大圓孔,一面稍凹,一面微拱,器身上常用陰線刻劃流云、勾云、卷云紋等。器身兩側(cè)(有的是一側(cè)或上方)往往透雕出附加裝飾,或為變形鳳鳥紋,或為龍紋,或為螭紋,或為卷云紋,姿態(tài)不一。西漢早期玉佩中部蝶形較短矮,兩側(cè)微鼓;中期更鼓,圓孔較大;晚期碟形細(xì)長,圓孔變小。東漢碟形玉佩有的如扇形,長橢圓孔,器廓外環(huán)繞雙螭、鳳紋和云紋,也有器內(nèi)外集螭、虎,熊紋飾于一體的。西晉碟形玉佩在主體上部琢一長方形穿孔,主體兩側(cè)透雕對稱的龍紋,主體上細(xì)刻有獸面紋和卷云紋。東晉碟形玉佩主體中間穿大橢圓孔,旁側(cè)對角上透雕互相顧盼的雙螭紋,皆回首彎軀作穿云狀,形態(tài)類同于漢螭,但刻劃不如漢螭細(xì)致。宋代始出現(xiàn)仿漢的碟形玉佩,但在一些細(xì)節(jié)處加以變化,如產(chǎn)生出二叉螭角、四叉螭尾等。清時玉碟呈短直筒形,上下端平直,與早期形制略異。器面上琢刻人物、山水、花烏、壽字等紋飾,也有光素?zé)o紋的。
 
   玉帶鉤
  
       帶鉤是由鉤首、鉤頸、鉤體、鉤面、鉤尾、鉤柱、鉤紐等組成。因在古墓的帶鉤上著有“鉤”的器名,所以帶鉤可以說是一種自銘器物。帶鉤的用途廣泛,它既是實用品,又是裝飾品,還曾用作隨葬品。

  

  戰(zhàn)國至漢玉帶鉤
  
       帶鉤始于春秋時期,玉帶鉤的起源從目前的情況看,最早的是從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發(fā)掘的,戰(zhàn)國至秦漢是帶鉤最流行的時期,此時的玉帶鉤在近年考古發(fā)掘中屢有。漢以后至宋,由于服飾的變化,帶鉤不再使用。宋代仿古玉興起時,出現(xiàn)仿古的玉帶鉤,元代時被蒙古人用于腰帶上,遂再度在社會日常生活中流行開來。玉帶鉤傳世至今的數(shù)量頗豐,尤以清代雕造的最多。
  戰(zhàn)國玉帶鉤造型變化較多,體積大者長20厘米左右,小的僅4奉5厘米,常見的尺寸一·般在10厘米左右。鉤身多作窄長條形,側(cè)視鉤身彎曲呈“s”形;鉤首雕螭首的最多,另有龍首、素首等;尾部一般作方形和圓形;鉤身下有一凸起的釘,形狀以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為主。戰(zhàn)國玉帶鉤表面多飾勾云紋、谷紋、凸弦紋等,精品在兩側(cè)及背面用發(fā)絲線雕“S”形線。邊棱的處理均為戰(zhàn)國玉雕的三角立棱式典型形式。另外戰(zhàn)國時也有許多素面帶鉤。
  兩漢時期,帶鉤的形式有了新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大量的異形帶鉤。傳統(tǒng)形的帶鉤有長條形、琵琶形、螳螂肚形。長條形的斷面有圓棒形、方形抹棱和矩形。漢代玉帶鉤曲線優(yōu)美,棱角分明,鉤首除原有的螭首、龍首外,新出現(xiàn)了鴨頭狀等新式樣。鉤身素面較多,有紋飾的仍以勾云紋、谷紋、菱形紋為主。此外還有用淺浮雕、高浮雕在鉤峰琢龍、螭、云頭形象的,這類鉤見于西漢早中期。





       玉帶鉤

       西漢
       5.5×1.5厘米

       此件帶鉤雕工渾厚,其頭部雕作寫實,腹背、翅膀等線條紋飾,暢勁有力;底部圓基大而穩(wěn)重;玉質(zhì)由白玉變化成灰黃,全身有灰斑沁;線條平滑柔順,腹背隆起,翅膀暢順,可看出漢代砣具鋼質(zhì)的硬度感。



       玉帶鉤

       東晉
       5.9×1.6厘米

       玉質(zhì)白色溫潤,半透明,間有土沁褐斑。鉤首作獸首回頭狀,鉤體飾簡化羽翼。東晉侍中高崧墓,是該墓所遺物中質(zhì)地最佳的玉器之一。





       玉鵝首帶鉤
       宋
       長8厘米
       估 價:RMB 18000--25000
       成交價:RMB 22000

       宋代玉帶鉤繼承了兩漢時期帶鉤蛇形式,并有所發(fā)展。此帶鉤為白玉質(zhì)地,帶褐色沁,隨形而琢一回首鵝,翅膀緊收,形體纖巧秀逸,拋光瑩潤光潔。


  元明清玉帶鉤
  
       元代帶鉤再度流行,其形制主要源于戰(zhàn)國兩漢的玉帶鉤造型。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是琵琶形,形式仿漢代帶鉤,素面與飾紋者均有,所刻紋飾有仿古的蟠螭紋、勾云紋,紋飾的琢法已失古意;二是螳螂身形,該型帶鉤單薄細(xì)長,帶鉤后身弧度大,弧形內(nèi)帶釘,多作鼻紐或橢圓形紐,鼻紐是元代帶鉤的典型時代特征。
  明代玉帶鉤造型較元代更為豐富,有琵琶形、螳螂肚形、條形、圓棒形及雕成龍、螭、鳥、獸、蟲等異形帶鉤。螳螂肚形數(shù)量最多,鉤頭多作龍首,此外還有鴨頭、羊頭、鳳頭、如意頭、馬頭等數(shù)種。龍頭雕刻的比較清瘦,龍嘴變尖,眼如同蝦眼,長面外凸,頸部細(xì),鉤身弧度較大,弧內(nèi)帶釘,有圓面、橢圓面、方形面等。此類帶鉤光素的較多,有的鉤身上分三棱打洼,造型簡潔優(yōu)美。龍首鏤空單螭帶鉤,是明代另一種典型樣式,舊稱“回頭教子”。此類帶鉤主要流行于明代早中期,琵琶形鉤身,上鏤空立雕一螭與鉤首龍頭相呼應(yīng),這種帶鉤是明鉤中的精品。
   清代玉帶鉤基本繼承了明代風(fēng)格,造型上沒有大的變化,然而清代的做工、上光普遍好于明代。有些鉤身雕鳥獸、蟲、魚等圖形,紋飾設(shè)計頗具匠心。從整體看,清代帶鉤造型紋飾的細(xì)部處理仍有自己的特點,表現(xiàn)在龍螭形象多首大頸粗,螭虎神情呆板,常見扁平三尾;帶鉤后身弧度變小,鉤身下帶釘較矮。清代帶鉤紋飾比前代豐富,仿古、花卉、吉祥圖案系此時新創(chuàng)。乾隆時期玉帶鉤雕琢細(xì)巧精致,其后水平下降,動物有形無神,刀工不流利,拋光不夠光滑。清后期出現(xiàn)大量翡翠帶鉤,多制作較粗,水平不高?!?/font>



       青玉蟠螭虎龍首帶鉤
       元
       長15.2厘米
       估 價:RMB 15000—20000
       成交價:RMB 20000

       造型若琵琶,龍首,鉤頸稍細(xì),鉤腹寬大且隆起呈半圓狀,鈞面雕琢一爬行盤繞狀的小螭。



       白玉繩紋帶扣

       清中期
       長7.4厘米
       估 價:RMB 7000—10000
       成交價:RMB 11000

       玉質(zhì)純潤,潔白無瑕。圓雕兼鏤雕一盤結(jié)繩紋,結(jié)構(gòu)對稱美觀,紋飾細(xì)密整齊。



       白玉螭虎龍帶鉤
       清中期
       長14.5厘米
       估 價:RMB  8000—12000
       成交價:RMB 7000

       鉤體較長。龍首,蝦米眼,鉤面浮雕一螭,與鈞首龍頭相呼應(yīng),頗具妙趣。


       白玉龍紋帶鉤
       清
       長12厘米
       估 價:RMB 8000-10000

       玉質(zhì)潔白,帶鉤造型別致,正面圓雕一虬曲的螭龍對視龍頭形鉤,反面為一圓形紐。


  附:玉帶鉤的分期與分類
  
       新石器時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王帶鉤分為三期:萌芽期、興盛期和衰落期。萌芽期是指良渚文化中晚期至春秋晚期。這一時期的玉帶鉤數(shù)量較少,形制尚未完備。興盛期是指戰(zhàn)國至西漢。這一時期的玉帶鉤數(shù)量最多,80%的類型是在這一時期產(chǎn)生并流行的。衰落期是指東漢至南北朝時期。隋唐至宋代,在考古發(fā)掘中均不見玉帶鉤。元、明、清三代,玉帶鉤又有,而且數(shù)量很多,可能與玉器的玩賞功能有關(guān)。新石器時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帶鉤根據(jù)其造型特征,可分為:長方體玉帶鉤、四棱體玉帶鉤、鏟形玉帶鉤、寬體玉帶鉤、禽形玉帶鉤和多節(jié)玉帶鉤等。
 
     玉帶板
  
       玉帶是鑲玉片的革帶,在服飾上用玉帶,肇始于唐代。唐代以玉帶入官服,用以標(biāo)志官階的高低,因而帶上的玉板(稱為帶板)均有一定之規(guī)。鑲在帶兩端的圓角矩形帶板叫“鉈(獺)尾”,中間的方形或長方形帶板叫“銙”,有的鑄有孔或附環(huán),用以懸掛物件。唐代根據(jù)帶板的數(shù)目來稱帶,如“十三銙帶”。 



  唐至元玉帶板
  唐代玉帶板,銙多制成方形,其雕琢方法多采用壓地隱起的方法,圖案邊緣用細(xì)而短的密集陰刻線整齊排列雕刻,然后自邊緣向內(nèi)緩緩凹下,使中部紋飾凸起,與邊緣同高,再用較粗的陰刻線勾勒出輪廓,有如淺浮雕。唐代帶板一般都較厚,有的帶板還鑲以金邊,或以玉為緣,內(nèi)嵌珍珠及紅、綠、蘭三色寶石。帶板素面的較少,一般均為淺浮雕人物、花鳥、動物紋飾。帶板上的圖案以西域胡人形象最具特色,人物高鼻深日,著裝奇異。據(jù)載,此類玉帶板應(yīng)屬西域產(chǎn)品或中土仿品。
  宋、遼、金、元四朝皆雕造玉帶板,在此期玉雕中占有重要地位。帶挎或方或矩,制作規(guī)整,四角方正,面底同大,與唐代已明顯不同。帶板上雕刻的紋飾以云龍、花草、人物、鳥蟲為主,尤其遼金更用具有山林情趣的自然場景入畫,所刻UJ林熊鹿、花鳥魚水風(fēng)格寫實,自然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唐代盛行的西域題材紋飾已經(jīng)不見,宋代㈩現(xiàn)了道裝人物帶板。如江西上饒南宋建炎四年(1130)趙仲湮墓的即是典型。在雕刻技法上,此時期多采用深層鏤雕方法來琢刻紋飾,所刻花鳥云龍,數(shù)層疊壓成立體狀,細(xì)部用細(xì)陰線勾勒,花草葉脈也能刻得井然有序。帶板的形制在這個時期也發(fā)生了變化,帶挎除原有的方形、長方形外,新出現(xiàn)了桃形銙。元代帶銙還新出現(xiàn)了四角內(nèi)凹成海棠瓢狀形的。







       玉人物帶板

       唐
       長5厘米
       估 價:RMB 10000—15000
       成交價:RMB 11000




       白玉雕花鳥帶板
       宋
       6.8×0.7厘米
       估 價:RMB 8000
       成交價:RMB 8000

       鏤雕花鳥紋。兩朵綻放的花居于中間,花瓣飽滿,花蕊竟秀,極富生機(jī)。上部雕一回首鳳鳥,貽然自得,頗顯悠閑??坦ぞ?xì),玲瓏剔透。


  明代玉帶板
  明代玉帶板數(shù)量較多,近年來考古發(fā)掘于墓葬中的整套帶板也不少?,F(xiàn)今傳世品的玉帶板,大多是零散的帶銙和鉈尾。帶銙由長方形、桃心形、豎條形組成,另外還有委角長方形和方形帶銙。裝飾分素面、透雕、鑲嵌寶石三種形式,所雕紋飾同元代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早期仍有元代遺風(fēng),以云龍紋為主。明中期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開始流行,帶板上的紋飾幾乎全部轉(zhuǎn)為吉祥題材,如松鶴、麒麟、三羊、百狩等。
  明代玉帶板早期的雕刻多是立體的深層鏤空,可以看出明顯的元代手法。明中期出現(xiàn)了分層鏤雕的琢法,先用減地法留出上層圖案,在降低的地子上再鏤雕底層圖案。這種風(fēng)格與同期的雕漆特點相一致,具有很強(qiáng)的裝飾效果,但也失去了宋元時期自然寫實、生動逼真的特點,成為一種程式化的、呆板的圖案化紋飾。此期玉雕的刀法也變得硬直險峻。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檳墓的玉帶板可作為此時的典型代表。明晚期在雕工上呈現(xiàn)出粗獷簡略的風(fēng)格,與早期有所不同。玉帶多數(shù)為20銙,圖案雖有定制,但頗為靈活。
  明代玉帶板的邊框比元代玉帶板窄,紋飾以龍紋為多,此時期還出現(xiàn)了嬰戲圖紋飾的玉帶板。明代最具特色的雕琢技法是先減地留出主題紋飾,在降低的地上透雕所需輔助紋飾,然后再加工主題紋飾,使得整體紋飾起伏感很強(qiáng)?!?/font>



       青玉一路連科帶板
       明
       v 6.9×4.5厘米
       估 價:RMB 12000
       成交價:RMB 12000

       每塊帶板上均雕鹿紋,蓮花,諧音一路連科,寓意連連中舉。



       白玉透雕風(fēng)紋帶板
       明
       7×1厘米
       估 價:RMB 12000

       帶板邊框琢連珠紋,中間鏤雕鳳鳥。為明代典型帶飾。


       白玉透雕云龍紋帶板
       明
       6.5×0.8厘米
       估 價:RMB 10000

       帶板近正方形,鏤雕花卉為地紋,上面雕一行龍?!盎ㄏ聣夯ā笔抢蚀U雕技藝的一大特點。



        銀鑲白玉雕龍紋帶板(十塊)
        明
        12.5×8厘米;6×5厘米
        估 價:RMB 80000

       每塊玉板均以騰龍為主題紋飾,全部采用浮雕技法,外鑲銀框,:士觀氣魄,顯示了佩戴者高貴的身份地位。



  附:皇帝御帶
  以短粗陰線及壓地隱起法雕刻胡人吹奏形象,系唐代玉帶板的典型之作。佩系玉帶是古代官場禮服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嚴(yán)格的規(guī)定,以帶板的質(zhì)地、紋飾、塊數(shù)不同,來表示品級的高低。1943年四川省成都市前蜀帝王建墓的盤龍紋玉帶,是目前所僅見的唐、五代時期完整的成套玉帶,也是前蜀帝王建的隨身御帶,可謂無價之寶。它由7塊方形帶板與1塊圭形鉈尾板組成,帶板及鉈尾皆扁體,玉質(zhì)潔白溫潤,每塊板上均碾琢龍紋圖案,具有浮雕效果。龍頭回望,雙目圓睜,炯炯有神;龍身蜷曲,在云中盤旋;四肢健碩,龍爪剛勁有力。龍的神態(tài)生動,為研究中國龍紋的演變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鉈尾背面有陰刻楷書118字,記載永平五年(915),前蜀帝后宮失火,玉料也在其中,然經(jīng)烈焰燒后依然“溫潤潔白異?!?,王建深為贊嘆,命玉工制成“大帶”,并記述“夫火炎昆崗,玉石俱焚,向非圣德所感,則何以臻此焉,謹(jǐn)記”,來表達(dá)自己對此帶的珍愛。
 
   剛卯、嚴(yán)卯和司南佩
  
       剛卯、嚴(yán)卯最早見于《漢書禮儀志》、《漢書王莽傳》及《后漢書輿服志》上。剛卯、嚴(yán)卯得名于開首銘文:“正月剛卯”、“疾日嚴(yán)卯”,除此之外,兩者的鑒定要點是完全一致的。剛卯、嚴(yán)卯是漢代用以驅(qū)除疫鬼的祥佩玉,正方柱體,中心貫孔,以穿系赤、青、白、黃四種顏色的絲帶。剛卯因涉嫌有“強(qiáng)劉”之意(卯字為劉字的假借字),王莽新朝時曾一度廢止,東漢時又恢復(fù)使用。
  漢代剛卯、嚴(yán)卯均作小方柱形,上下穿孔貫通,四面有銘,一般每面8字,共32字,也有第一面10字,余面共8字的。文曰:“正月剛卯既央,靈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dāng)。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庶疫剛癉,莫我敢當(dāng)?!痹凇罢聞偯?宇下有的加“既央”兩字。嚴(yán)卯文為“疾日嚴(yán)卯,帝令夔化,慎爾周伏,化茲靈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剛癉,莫我敢當(dāng)?!蔽淖值囊馑际瞧蚯笊耢`保佑,辟除不祥。字體為漢錄,筆道直硬,推測是用利器反復(fù)刻劃上的。剛卯、嚴(yán)卯除玉制的外,還有其他質(zhì)料的,如金、銅等。明清兩代,剛卯,嚴(yán)卯亦有仿古、偽古作品,所仿制的除四方柱形體外,還有六棱、八棱體。銘文系用砣子砣成,與漢代作品有差別。
  司南佩的造型為兩長方柱相聯(lián)體,頂部有一勺,底部為盤形,中間束腰,在凹槽處有橫穿孔,可穿帶佩掛。司南佩最早在漢代的墓葬中,玉質(zhì)潔白。宋代有仿品出現(xiàn),玉質(zhì)多帶桂花色泌、牛毛紋等,但器的各部與漢代相比刻劃的過渡自然。明代的司南佩,邊緣鋒利,線條較硬,呈工字形或圓柱形,拋光技術(shù)較好,玻璃光感很強(qiáng)。到了清代,一改傳統(tǒng)的頂部勺形,有的似鳥形,有的是方形,器腰間的凹槽較深,器體的棱角圓滑,光澤較好。有穿孔的可做佩飾,沒有穿孔的則作為陳設(shè)品了。梅玉 用質(zhì)地酥松之玉材制成古器,然后以濃重烏梅水煮上一晝夜,玉質(zhì)松處被滾水搜空,宛如水激之痕,再以提油法染色,仿冒古玉受水浸蝕者。




       青玉剛卯

        明
       長2.8厘米
       估 價:RMB 6000

       玉剛(嚴(yán))卯流行于西漢晚期至東漢,當(dāng)時稱“雙卯”。此剛卯青玉質(zhì),正方體,每面陰刻直書8字銘文,中心貫孔系佩繩,當(dāng)為明代仿漢制品。



       白玉司南佩

        明
       2.5×2.8厘米
      估 價:RMB 8000-10000

      白玉略泛黃,由兩長方柱體相連構(gòu)成,頂—勺,底下圈足,古代用于指南或占卜吉兇。




       白玉司南佩

       清
       高2.8厘米
       估 價:RMB 11000

       白玉制成,造型雖仿漢,但缺乏靈透、協(xié)美之精韻。
 
   玉觿
  
       玉觿為角形玉器,造型可能來 源于獸牙。原始社會有佩帶獸牙的習(xí) 俗,后來以玉仿之,遂有玉觿之形。
  玉觿于商代流行,其后歷西周、春秋戰(zhàn)國,至漢而不衰,漢以后消失。玉觿除用于佩帶裝飾的功能外,古人還以此作解系繩結(jié)的工具。因此盡管各代玉觿造型變化繁復(fù),卻總不離上端粗大,下端尖銳的基本特征。同時,佩帶玉觿被認(rèn)為具有解決困難的能力,是一個人聰穎智慧的表現(xiàn)。
  新石器時代玉觿于江蘇省吳縣張陵山良渚文化墓葬中,呈扁平角狀,兩端以透雕技法鏤出丫形花紋等,器邊亦作凹凸起伏的變化。商。西周玉觿造型簡潔,多作牙形,上端穿孔,下首尖銳,觿身琢簡略紋飾。西周玉觿頗似月牙形,器內(nèi)飾龍紋、人紋等。龍紋觿柄部為龍首,龍身彎曲,上飾卷云紋,尾部飾三角紋,頷下、尾端各鉆一小孔。春秋戰(zhàn)國時玉觿的形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今所見這一時期的玉觿均處理成龍、虎、獸、鳥形象。動物的頭部為上端,尾部琢成銳角,身體彎曲成自然的曲線,透雕結(jié)合隱起的運用使其動物形象變化多端,且相當(dāng)生動。
  漢代玉觿趨簡化,多數(shù)呈細(xì)長牙狀和寬三角形,紋飾主要有絞絲紋、勾云紋,水平不及戰(zhàn)國。西漢早期玉觿與戰(zhàn)國相近,一種作“s”形龍紋,身出尖卷狀裝飾,尾為錐形,身、尾飾云紋,并刻出輪廓線;另一種呈彎月形,一端琢出龍首,一端似錐狀,身飾云紋,有輪廓線,耳部穿孔。西漢中、晚期和東漢玉觿皆為彎月形,但與早期不同。中期玉觿有的寬端作龍首,背上方透雕出纏枝的蟠螭、鳳鳥等。也有在器上僅用陰線琢出獸首、云紋軀身的,頭部鉆一孔。晚期玉觿寬端一般透雕作回首的龍形或鳳形。





        青玉龍首紋觿

        商晚期

        青玉質(zhì),表面灰黃沁。扁平形,作獸牙,獸角狀,如彎月形,刀工樸拙有力。



       白玉觿
       清中期
       長13厘米
       估 價:RMB 50000—70000

       玉材潔白無暇。柄端雕鏤一獸,觿身呈流線形彎曲,別致靈巧。



       白玉角觿
       清中期
       高10.5厘米
       估 價:RMB 35000—50000

       因材施工,紋飾繁復(fù),造型奇特
 
   玉笄
  
       遠(yuǎn)古時代山頂洞人已有用玉石、牙角裝飾身體的意識。商代時玉首飾已占據(jù)首要地位,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戰(zhàn)國。到了隋唐,貴婦人更重視妝飾,大量使用玉簪釵、玉步搖、玉插梳,此時期還出現(xiàn)了貴金屬與玉復(fù)合的金(或銀)鑲玉首飾,這種風(fēng)氣一直傳承到明清時期。
  笄是古人用來簪發(fā)和連冠用的飾物,后世稱為“簪”?!墩f文》:“笄,簪也”。玉笄早在新石器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商代玉笄制作有了較大的進(jìn)步,殷墟婦好墓的夔龍首玉笄,頭部扁平,雕成夔龍形,大鉤喙,短尾上卷,用勾撤法琢出“臣”字眼,笄桿光滑平素,整個器形典雅。古樸。商以后直至宋代玉笄數(shù)量不多,形制無大的變化,自漢代始笄首普遍加以裝飾,笄身仍主要呈光素圓柱。宋代玉笄雕造趨于精致,首部花紋比例加大,多雕鳥獸、花草形。明清兩代玉笄制作最精。明代有長短兩種,短粗的是男子用來持冠的,細(xì)長的則是女子簪發(fā)用。明代精致者常見刻有“陸子岡”款,明清玉笄尺寸一般長在15厘米以下,略短于商周時期的笄。

 


       玉笄
       商
       8.8×0.9厘米
       本件造型呈菱形錐狀;頂部有凹槽玄紋,玉身分為三節(jié),以便于橫穿繩時固定繩位之用。菱形的制作較少見。質(zhì)地為青玉帶蒼斑,轉(zhuǎn)呈深青色,其中頂部受沁為暗紅深咖啡色。





       黃玉笄
       商
       8.5×0.8厘米
       估 價:RMB 4000

       黃玉質(zhì),作扁圓長條形,上粗下細(xì),通身光素?zé)o紋。

                                                               

       白玉鳳首笄
       宋
       長10.8厘米
       估 價:RMB 4000—6000

       白玉質(zhì),笄身細(xì)長,笄頭透雕一鳳首。

                                                                                         

       玉分心
       明
       9×6厘米
      估 價:RMB 12000

   其造型若群峰并峙的山岳,其中主峰最高,兩側(cè)略低,下視如筆架山。正面中間浮雕一端坐的仙人,身著寬袖大袍,儀態(tài)安祥,左右為肋侍弟子,四周襯以鶴鹿靈芝等吉祥紋飾。玉分心的內(nèi)側(cè)平素,略有橫向圓弧,便于在狄髻上鑲嵌。


       玉挑心
       明
       長11.7厘米
       估 價:RMB 12000

  用上等白玉做成花葉、花瓣形托底,花瓣、花葉各自形成深槽,尾部做成榫形柄,與定陵的佛像挑心風(fēng)格近似,可惜托底上的鑲嵌物已脫落,但仍不失為一件俏麗的藝術(shù)佳作。

  附:玉挑心與玉分心
  
       所謂玉挑心、玉分心都是明代的首飾名。最早定名時把握不準(zhǔn),曾叫“白玉簪子”、“白玉嵌片”等,經(jīng)過查證文獻(xiàn)及和近年明代墓葬實物比對,最后改定為玉挑心和五分心。原來明代流行銀絲編成的頭罩,也叫狄髻,俗稱狄鼓,是已婚女刁女的正裝,家居外出時均可佩戴,死后還可以隨葬。狄髻是在銀絲發(fā)鼓正面嵌玉挑心,后面嵌玉分心,明時已形成定制。挑心、分心也有金質(zhì)的、銀質(zhì)的,也有鎏金銀鑲玉的,也有搭配紅藍(lán)寶石的,甚是講究。玉挑心、玉分心這一稱謂,在當(dāng)前收藏界不被人熟悉和認(rèn)知,但它確是明代貴婦人重要的玉首飾,通過以上實物介紹,再參照相關(guān)文獻(xiàn)和實物,大致可以了解它的功能、佩戴方法、插嵌部位以及組合關(guān)系,從而對明代婦女妝飾有更清晰的認(rèn)識。
 
   玉杖首
  
       手杖是老年人輔助步引的得力工具,品種眾多,造型豐富。材料有紅木、花梨木、白蠟?zāi)?、楓木、羅漢竹,方竹、橡竹及藜藤、鶴骨。杖首嵌以玉飾,稱玉杖首。
  玉杖首品種很多,有龍首紋、云龍紋、羊首紋、馬首紋、鵝首紋、鳩鳥紋,雕刻精細(xì)、生動,富有寓意。據(jù)文獻(xiàn)載,漢高祖時就以鳩杖賜予老人。賜玉杖目的是祝愿老人健康長壽,飲食不噎。廣西漢墓曾發(fā)現(xiàn)一件玉杖首,料為黃色,龍形,龍張口露齒,耳后抿,頜下似有須,頸部刻細(xì)鱗片,龍身呈索狀。以龍頭圖案作為裝飾的手杖,唐、宋、元時都有制作。明清時,玉杖首品種更加豐富、普遍。


       墨玉云龍紋杖首
       明
       6×3厘米
       估 價:RMB 15000

       圓雕。玉呈黑色,少部呈灰色。以減地手法雕云龍紋,粗獷奔放。
 

                                                                                        

       墨玉馬頭杖首
       明
      長6厘米
      估 價:RMB 16000—25000

      圓雕。玉呈黑色,均勻油澗。張嘴,似嘶鳴狀,生動鮮活。刀工精細(xì),神態(tài)畢現(xiàn)。


       青玉羊頭杖首
       清
       長6厘米
       估 價:RMB 10000

       圓雕,玉質(zhì)瑩潤。陰線刻圓眼,嘴微開,溫順乖巧。


       白玉鵝首形鳩杖首
       20世紀(jì)
       長9厘米
       估 價:RMB 15000—20000

       圓雕鵝首,長喙,圓眼外凸,玉質(zhì)白中帶黑斑。以鵝首做杖首,寓吉祥長壽意。

  附:高年授杖的由來
  
       尊老養(yǎng)老,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高尚美德。歷史上,關(guān)于我國古代尊老活動的最早記載見于《禮記·月令》,文中提出每年的仲秋之月,“養(yǎng)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由周代倡導(dǎo)的高年授杖一事,一直延續(xù)到兩漢以后,并且有了進(jìn)一步的改善。漢初,規(guī)定80歲以上的老人,才有資格享受,成帝建始年間,降到?o歲。每年秋季,由地方的縣、道政府調(diào)查戶口,登記高齡老人,舉行授杖禮,給老人授杖。漢時還頒布了詔書,規(guī)定授杖老人,不但允許“出入官府、郎弟(第)”,還準(zhǔn)許“行馳道旁道”。馳道是天子馳走馬車之路,絕對禁止其他人行走。即使是皇帝的兒子,也同樣在嚴(yán)禁之列。詔書明確提出嚴(yán)禁對高年老人擅自征召、系拘,也不準(zhǔn)欺毆辱罵,如有人敢違反,將被處死。東漢王杖詔書中曾記載了一件關(guān)于地方小吏毆辱王杖者案件:汝南地區(qū)云陽自水亭長張熬,毆辱了授杖者,還拉他去修治道路。在當(dāng)時,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汝南太守都無法判決,上報廷尉,漢代廷尉相當(dāng)于現(xiàn)今的最高法院院長,卻也不能決斷,只好奏聞皇帝?;实鄣幕卮鸷芎唵危哼€議什么,棄市!棄市是古代公開執(zhí)行死刑。判處棄市,用意告誡臣民要尊敬老人。對于給高年老人賜的王杖,詔書要求地方官吏及時給予整修。 
 
    玉具劍
  
       在劍柄與劍鞘上鑲嵌的玉飾,我們稱之為玉劍飾;飾玉的劍稱作玉具劍。一柄完整的玉具劍由4個玉飾物組成,它們分別是劍首、劍格、劍琉、劍秘。
  劍首一般稱為玉鐔,最早的實物于春秋晚期的墓葬中。戰(zhàn)國時劍首圓而薄,中央飾有渦紋,外緣有弦紋、云紋、臥蠶紋等裝飾。漢劍首較戰(zhàn)國厚度變小,正面凹塌,背面有一個圈槽,圈內(nèi)有2到3個斜穿孔,光素?zé)o紋,正面比背面的直徑略大,形成斜坡狀。
  劍格也稱護(hù)手,在劍飾中數(shù)量最少。它是鑲嵌于劍柄與劍身交接處的玉質(zhì)飾物,正視略成長方形,中部逐漸凸起一脊,側(cè)視為菱形斷面,穿孔有長方形、橢圓形和菱形。劍格的兩面均琢有紋飾,如獸面紋、卷云紋、幾何紋。浮雕的螭紋等。也有的劍格通體光素?zé)o紋。
  劍璏(wei)是鑲嵌于劍鞘上,供穿帶佩系之用。璏俗稱文帶。璏在幾種劍飾中占的比例最大,以漢代和傳世的數(shù)量最多。璏嵌于劍鞘中央,正視為長方形,其上雕琢云紋、獸面紋、螭虎紋等紋飾。底下有一方框,便于革帶穿過,可固定劍于腰帶上。目前所見最早的玉劍璏是戰(zhàn)國時期的,漢代劍璏體積較戰(zhàn)國加大,下面的孔高于前代,孔的上壁厚于下壁。劍璏表面用勾撤法起邊挖地雕出邊框,并琢有螭虎紋和獸面紋,制作細(xì)膩,磨制光滑。宋代以后出現(xiàn)一些仿品。
  玉珌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制品,流行于戰(zhàn)國秦漢時期。戰(zhàn)國劍珌直身、體圓、較厚,早期光素?zé)o紋。戰(zhàn)國晚期,出現(xiàn)了琢有獸面紋和卷云紋的劍珌。漢代劍珌器形呈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或梯形,紋飾以螭紋為主,采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制細(xì)膩,拋光極好。





       青玉云矩紋劍首
       戰(zhàn)國
       長3.5厘米
       估 價:RMB 15000





       青玉劍格與劍珌
       戰(zhàn)國
       長4.7厘米
       估 價:RMB 15000



       白玉劍珌
       漢
      長7.7厘米
      估 價:RMB 30000--40000
      白玉局部有沁色,長方形,兩端下垂內(nèi)卷。一側(cè)有貫孔,孔內(nèi)拉絲紋,器面壓地隱起龍紋,陰刻線細(xì)若游絲,毛雕痕跡顯著,為東漢劍飾。





       白玉劍首與劍璏
       漢
       估 價:RMB 15000—35000


       白玉雕螭虎紋劍璏
       明
       長8.8厘米
       估 價:RMB 20000—22000
       玉質(zhì)潔白,正面浮雕一螭虎紋。螭虎紋是漢代很常見的裝飾題材,其形近似于壁虎而長頸,約盛行于戰(zhàn)國后期,此件為明代仿制品。

                                                                               

       白玉云紋劍璏

       清
       13.3×3.5×1.4厘米
       估 價:RMB 15000

       上端雕一獸面,中線上刻如意頭形云紋,兩側(cè)對稱布置丁字形相交的勾云紋,這種圖案華麗而富變化的紋飾是劍飾中常見的裝飾題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