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很多文人墨客為了仕途前程光宗耀祖,都會參加科舉考試。然而,唐代的科舉考試就像是一座獨木橋,比今天的高考和國考還要難。應(yīng)考的人多,但是錄取的人員卻少得可憐,像王維和白居易一次考中的幸運之人真是鳳毛棱角。
晚唐詩人孟郊曾先后三次參加科舉考試,前兩次他信心滿滿,最后卻都失敗而終,沮喪的孟郊在落第之后寫了很多詩歌,如《再下第》、《下第東南行》等。
唐貞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96年,孟郊第三次參加科舉考試,此時的他已經(jīng)46歲高齡。這一次,他本沒有抱著太大希望,結(jié)果卻蟾宮折桂,一舉考中,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一次,孟郊多年的進士之夢終于如愿以償,他的心情自然無比激動和開心,于是揮筆寫下了平生第一首快詩《登科后》,可以說這首詩頗有杜甫當年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之勢。
我們先看這首詩: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出生在一個寒門之家,他從小性格孤僻,不好與人交往,而是潛心鉆研學問。
此后的歲月中,孟郊又目睹了國家愈演愈烈的藩鎮(zhèn)割據(jù),也讓孟郊也飽嘗到了生活的心酸。
這首《登科后》一掃孟郊曾經(jīng)如陰霾一般的生活,表達了昔日困頓的日子不足一提。自從金榜題名之時,孟郊整個人也變得神采飛揚起來。
在一個如沐春風的日子,孟郊騎著馬奔馳在長安街上,仿佛要在一日之內(nèi)看遍京城的鮮花。
這首詩也為我們貢獻了兩個成語:春風得意和走馬觀花。
這首詩將孟郊昔日的困頓生活與今天高中進士相對比,可以說充滿了藝術(shù)感染力。
如果說考中進士之前的孟郊心中充滿了困頓郁悶之感,今天則是自信而揚眉吐氣的一天,他甚至都想象到以后光明而平坦的仕途之路,從此不再忍饑挨餓,不再風餐露宿。
今天正值高考的第一天,莘莘學子十年磨一劍,走向考場,也邁向美好的未來,希望每位考生都能超常發(fā)揮,像孟郊在《登科后》所寫的一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