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孕育詩歌的時代。特別是盛唐氣象宏大,群星閃耀,詩歌流派和佳作層出不窮,涌現(xiàn)出了像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一大批優(yōu)秀的作品和詩人。
但是詩歌到了晚唐就有些沉悶,著名的作家和作品相對較少,詩壇顯出一定的頹勢。對這種青黃不接的情形,老詩人白居易感到擔(dān)憂,好在這時有一個詩才李商隱出現(xiàn)了,李詩是晚唐的一個亮點。
李商隱詩風(fēng)清新明快,詩意儒雅富麗,特別是那些抒寫內(nèi)心情感愛情的詩歌,詩意纏綿,含蓄朦朧而又極具美感,令人耳目一新,百讀不厭。晚年的白居易非常欽佩。
白居易一生寫詩極多,他倡導(dǎo)新樂府民歌,詩以淺顯易懂為主。對李商隱這種朦朧空靈的寫法,大開眼界,極力推崇。他甚至說,自己來世投胎要做李商隱的兒子。
這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是表現(xiàn)了白居易對詩歌的熱愛和癡迷程度,同時也是對李商隱才華的肯定。李商隱的詩歌成就確實是突出的,這從后來入選《唐詩三百首》的數(shù)量就可以得知。
但是作為晚唐一位偉大的詩人,李商隱人生之路是坎坷的。他一生都是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生存,不但被兩派猜忌打壓,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還背負了忘恩負義的罵名。
李商隱的才華先是得到牛僧孺一派黨人令狐楚的欣賞。令狐楚把他收為門生,教他寫駢體文,讓他跟兒子令狐绹一起學(xué)習(xí),接著讓他在幕府里任巡官,后來又引薦他參加科舉考試中了進士。
但是李商隱的才華又得到了李德裕一派王茂元的器重。李商隱中進士以后來到王茂元幕府任職,王茂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李商隱。這樣牛黨認為他背棄師恩,李黨也認為他人格不正。
牛李黨爭時間之長,歷經(jīng)了唐憲宗到唐宣宗六朝的四十年。在這一時期里,盡管李商隱多次提出請求,但都沒有得到兩派的重用,只是在地方上輾轉(zhuǎn)做了一些小官。
這一年他結(jié)束漂泊回到了京城,看到皇上還是那樣崇佛信道,無心朝政?;仡欁约旱目部澜?jīng)歷,這使他想到漢文帝和賈誼的往事,于是寫了下面《賈生》這首詩。
《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賈生就是賈誼,他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提出了許多改革朝政的新主張,觸犯了權(quán)貴的利益,因此遭到怨恨和排擠,被貶謫為長沙王太傅。
詩的第一句寫漢文帝“求賢”,他把那些貶謫流放的臣子征召回來,在“宣室”即長安未央宮前殿的正室里召見他們。詩中的“求”和“訪”,寫出漢文帝那種求賢若渴的神態(tài)。
第二句具體寫到賈誼,他的“才調(diào)”是這些“逐臣”里面最高的。少年才俊,博古通今,才華學(xué)問簡直是無人能比。這里詩人寫皇帝極其器重賈生,把“求賢”推到了極致,仿佛賈生的好運就要到來。
但是第三句用“可憐”一詞,詩意急轉(zhuǎn)直下。原來漢文帝在半夜里傾聽賈誼的學(xué)問,越聽越著迷,甚至不自覺地挪動身子接近賈誼。這些看來很認真,但實際都是“虛”的。
第四句就是說明“虛”的原因,原來皇帝所咨詢的內(nèi)容,不是“蒼生”而是“鬼神”。作為皇帝,向臣子咨詢問題,應(yīng)該關(guān)心的是國家興衰和民生疾苦,探討神仙鬼怪和長生不老這些虛無的事,確實不正常。
李商隱這首詠史詩的妙處就在于他那種深刻而冷雋的諷刺。看破不說破,娓娓道來,到第四句才直奔主題,用“不問”和“問”的強烈對比,表現(xiàn)了漢文帝的昏庸無能和賈誼的懷才不遇。
但是李商隱真的是在寫漢文帝的治國無方和賈誼的冤屈嗎?李商隱所處的晚唐,皇帝們無一不是在崇佛媚道,服藥求仙,他們無心朝政和民生,藩鎮(zhèn)割據(jù),黨爭頻繁,李商隱有才而不能見用。
韓愈曾經(jīng)為此現(xiàn)象寫過一篇《諫迎佛骨表》,而被唐憲宗貶謫為潮州刺史。由此可知,李商隱這首《賈生》實際上也是在借古喻今,諷漢文帝實是在諷晚唐,憐賈誼實是在憐自己。
李商隱的詩歌別具一格,給晚唐衰弱的詩壇帶來了希望,是微弱星空里的一抹亮點。難怪白居易晚年非常推崇李商隱,甚至說死后轉(zhuǎn)世投胎要做李商隱的兒子。后來李商隱果然生了兩個兒子,李商隱為了紀念白居易,還把大兒子取名為白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