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放風箏的季節(jié)。地下綠草如茵,枝頭姹紫嫣紅,天空中五顏六色的風箏徐徐上升,這是春天獨有的風景。我們讀《紅樓夢》,讀唐詩宋詞,到處都能夠看到放風箏的活動。
因為放風箏是一項雅趣,所以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歡。據(jù)說風箏最早叫“木鳶”,是由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墨翟發(fā)明的,后來魯班加以改進。到蔡倫的時候,發(fā)明了紙,才有了紙質(zhì)的“紙鳶”。
風箏在早期有一定的實用目的,韓信曾經(jīng)利用風箏搞測量,梁武帝利用風箏傳遞書信。到了唐朝,風箏基本上只用于娛樂了。在前頭風箏叫紙鳶,從唐朝開始,才叫風箏。
這個風箏的“箏”字,就是一種樂器。唐朝的時候,風箏上安裝了一個絲條或竹笛,它在空中飛翔的時候,風吹笛響,好像奏著動聽的音樂,地面放風箏的人群都能聽到。現(xiàn)在我們來讀幾首詩,看古人是怎樣寫風箏的。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diào)中。
上面是唐代詩人高駢寫的《風箏寄意》,這里的風箏帶了弦或竹笛,飛行中風穿過不同的空洞可以吹出音樂來。弦,就像胡琴的絲線。宮商,指代宮商角徵羽,古代的一種曲譜,這里指曲調(diào)。
夜深人靜的時候,這風箏的音樂聲就特別大。這響聲隨著風的方向、風力的大小而改變,有時候聽起來是這個曲子,但是過一會又變成了另一個??梢娺@放風箏還是挺有趣的。
百尺東風舞紙鳶,無端聲到別離邊。
人生自是無根蒂,卻被功名一線牽。
這是明代詩人張弼的作品《詠紙鳶送陸文質(zhì)之京》。風箏借助強勁的東風已經(jīng)飛到一百多尺的高空,再像這樣飛行下去,它就要掙脫主人的控制,遠走高飛了。
現(xiàn)在詩人在送別朋友到京城去,這人生本來就應(yīng)該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但是一旦有了功名利祿這個負累,人就有了很多羈絆,沒有了一點自由。這里是把人比喻成風箏,由一根名利的線拉扯著,失去了本真。
結(jié)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
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
這是清朝詩人孔尚任寫的《風箏》,他以一個大人的眼光,來描寫孩子們放風箏的行為,表現(xiàn)了在春天的這種大好氛圍里,孩子們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性格特征,對他們的無憂無慮的成長投去了贊賞的目光。
孩子們穿紅著綠,在草坪里奔跑,爭相放飛風箏。但是有的小孩不高興了,它手里拿著線簍子,一次一次地放飛,但風箏就是飛不起來。這小孩就對著天公埋怨,你的春天是來得早,但是這有什么用呢,我現(xiàn)在要的是五丈高的東風,把我的風箏鼓起來。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村居》。在陰歷的二月還是早春,小草陸續(xù)發(fā)芽破土而出,黃鸝鳥也在空中飛翔,發(fā)出呼朋喚友的美妙歌聲。楊柳抽出嫩黃的枝葉,如絲如煙,拂掃著堤岸。
放學回家的孩子們,作業(yè)只能留待晚上做了。他們一放下書包,就急忙趕到外面的大草坪,要趁著這個東風,放飛自己心愛的風箏。這里借放風箏,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春日生活的悠閑淳樸。
春寒料峭乍晴時,睡起紗窗日影移。
何處風箏吹斷線?吹來落在杏花枝。
這是清代女詩人駱綺蘭的《春閨》,詩歌寫了一個閨中女子,借斷線風箏而表達出閨怨。春天雖然到來,但是乍暖還寒,人們?nèi)匀荒軌蚋杏X到一股冬天的威嚴。
太陽升起來老高了,影子已經(jīng)從紗窗這邊移到了那邊。外頭是誰家少年放的風箏斷了線,被風吹到窗戶前面,就掛在了那杏花樹枝上。這風箏的飄蕩和它與杏花枝的相遇,觸動了閨中女子的思緒。
古人很早就放風箏,特別是宋朝以后放風箏更成為時尚,因此好的風箏詩詞也是不勝枚舉。這里只是為了行文方便,選了五首七絕,至于其它形式的作品,我們可以自己去找了來欣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