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美女的詩歌特別多,四大美女里西施應該占第一,其次恐怕是屬于明妃王昭君了。據(jù)有人統(tǒng)計,歷史上有500多個詩人都創(chuàng)作有王昭君的詩歌。
因為昭君出塞是歷史事件,這種詠史詩有點難寫,把握不好容易千篇一律,落入俗套。清代學者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講,唯有杜甫的《詠懷古跡》可為絕唱。
乾隆皇帝對詩歌很有造詣,留有四萬多首詩,是古今創(chuàng)作詩歌最多的人。他在《唐宋詩醇》里也說,古來吟詠王昭君的詩歌,當數(shù)杜甫為第一,歐陽修、王安石次之。
《詠懷古跡五首之三》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每首寫一個名人,這第三首就是寫的王昭君。安史之亂前后,杜甫早就想回河南老家,他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中說,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現(xiàn)在他已經離開成都,又即將離開夔州經過長江三峽到達荊州。想到即將經過昭君村,想到王昭君一個弱女子尚能為國和親,于是深有感觸寫了這首詩。
群山萬壑赴荊門,寫連出綿不斷的山川氣勢,它們好像都朝著王昭君故鄉(xiāng)奔涌而來。第一句氣勢磅礴,第二句縮小落腳到昭君村,意在烘托王昭君的女中豪杰本色。
第三四句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從京城皇宮,到大漠風沙,再到落日黃昏中的青草孤墳,簡要地概括了昭君的一生,其中無限省略,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
五六兩句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回過頭來寫漢代的社會現(xiàn)實。寫漢元帝劉奭的昏庸和畫師毛延壽的唯利是圖,寫女子的無奈,交代悲劇的社會根源。
尾聯(lián)最后以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兩句作結,借王昭君彈奏胡地樂器琵琶所發(fā)出的悲憤和抑郁腔調,表達出思念故國家鄉(xiāng)親人而不得見的千古幽怨。
昭君和親雖然是悲劇,但她終究是為國效力,死后還能魂歸故里。而詩人杜甫有心報國卻不被重用,半生漂泊,窮困潦倒。杜甫這首詩借對王昭君的同情,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嘆。
《明妃曲二首》王安石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角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王安石寫有《明妃曲二首》,這里是第一首。詩歌簡明易懂,前半部分就是寫王昭君的美貌形態(tài),風度氣質,后半部分寫她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情懷。
王昭君離開漢宮的時候,春風滿面美貌如花,她的形態(tài)讓漢元帝都感到驚訝。送別王昭君回來,就責怪并殺死了畫家毛延壽,可是要知道從來人的神韻是畫不出來的。
從此王昭君一去不回還,直到穿盡陪嫁的漢服。要想知道遙遠南方故國家園的消息,那就只有依靠鴻雁傳書了。對比從前漢武帝長門鎖阿嬌,王昭君已經很不錯了。
杜甫的詩寫王昭君,重點寫的是王昭君的生離死別和幽怨思念,突出的是王昭君的悲劇色彩。而王安石這首詩之所以被人們評為第二,其成就僅次于杜甫,主要在于詩歌的立意的新穎獨到。
杜甫在感嘆王昭君的悲慘遭遇,而王安石在贊嘆昭君和番,寫出的是完美的喜劇色彩。有人說王安石在與杜甫唱對臺戲,寫的是王昭君的翻案詩。
從王安石的詩歌里可以看出,一是昭君和親并不是昭君的不幸,“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那陳阿嬌她是在南方的漢朝,但最后還不是禁閉在長門宮內。
二是為畫家毛延壽辯護,他是被誤殺?!耙鈶B(tài)由來畫不成”,因為畫家只能畫出人的外貌,并不能畫出內在的精神氣質。那么既然是錯殺,反過來皇帝就有責任了。
三是王昭君不只是哀怨憂思,而是有一種家國情懷?!凹穆曈麊柸鲜隆保翱蓱z著盡漢宮衣”。雖然遠嫁,她還關心著故國家鄉(xiāng)。那么多年,一直不著胡服,仍然穿的是漢服,甚至把陪嫁的漢服都穿完了。
以上這兩首詩,杜甫是借王昭君的遠嫁和夢回故國來寫自己的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王安石也是用王昭君的故事來抒情,表達自己在政壇上缺少知音不被人理解的孤獨寂寞。角度不同,都是佳作。
由此看來,人們評說寫王昭君的詩歌,杜甫為第一,王安石為第二,還算準確。另外王安石的詩歌寫出后,歐陽修立即寫了兩首詩來唱和,水平也是不一般?,F(xiàn)附錄第二首如下。
《再和明妃曲》歐陽修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雖能殺畫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漢計誠已拙,女色難自夸。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狂風日暮起,漂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