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愛都指向永恒,唯獨父母和孩子的愛指向離別。
——鹿媽
◆ ◆ ◆
文 | 豆媽
來源| 女兒派主筆 ,二胎女兒媽媽
前不久,田亮在微博發(fā)文,哭訴自己被女兒拋棄。
森碟過了11周歲生日,老父親田亮大發(fā)感慨,曬出女兒的九宮格美照,配文道:
“幾年前那個動輒就趴在我肩頭哭的小女孩,又長大一歲了……老父親深感欣慰的同時,也漸漸被親閨女‘拋棄’了?!?/span>
哭訴的最后,田亮還委屈巴巴地補上一句哀嚎——森碟和好朋友過完生日記得早點回家。
時間過得太快,田家大女兒眨眼間就從一個窩在爸爸懷里撒嬌的女娃娃,變成了和爸爸個頭差不多高的小學(xué)女生。
孫儷也曾感慨:“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我的『等花開雜貨鋪』會沒有東西可以賣了,因為等等已經(jīng)大到可以穿我的衣服,鞋子也就差兩碼了?!?/span>
孩子都是瞬間長大的。
前一秒下樓梯時還需要你抱,下一刻已經(jīng)會自己扶著欄桿,搖搖晃晃地學(xué)步了。
昨天你還牽著他們的手過馬路,今天他們卻主動甩開你們的手自己走了。
有次媽媽團(tuán)聊天,閨蜜跟我說:“一想到未來女兒可以在脫離我的雙手、跟我沒交集的情況下,幸??鞓返厣?,我就感到一股莫名的心酸?!?br>
可不是么,孩子越長大,別離的感覺越是悄悄地逼近。
翻完田亮的微博,忍不住想到女兒和自己。
懷胎十月里,我和她還是一個整體,相依為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40周,辛苦著,卻又幸福著。
可一朝分娩,醫(yī)生剪斷臍帶的那一刻,那個皺巴巴、軟乎乎的小團(tuán)子,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是我們第一次的別離。
慢慢地,孩子長大了,從黏在身上不撒手的猛長期,到不得已而為的斷奶期,這是我們的第二次別離。
沒了臍帶,離了母乳,緊接著,這么大點的人,要去上幼兒園了。
那個一開始還死活抱著我不撒手,哭到聲音沙啞的小姑娘,沒多久可以自己背著小書包主動去學(xué)校了,這是我們的第三次別離。
再然后,她上了小學(xué),回家后說的最多的就是朋友和同學(xué)的故事,那個24小時纏著爸爸媽媽的小小孩,越走越遠(yuǎn)。
到以后,她會上初中,會叛逆,有自己的小秘密,口頭禪會從“媽媽,我跟你說……”變成“不要你管,你煩不煩”。
往后,她還會經(jīng)歷高中,大學(xué),還會有自己的家庭……
分離,是父母和孩子生命中永恒的話題。
武志紅老師在書中寫道:
“從降生到嬰兒1歲,這個時候的母親對他有求必應(yīng),讓他覺得和母親依然是一體的、共同步反應(yīng)的;一歲之后學(xué)會走路,對母親的依賴就會逐漸減少,開始了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探索;
兩三歲左右孩子開始有獨立的自我意識,要自主去做很多事,父母這個時候應(yīng)該讓孩子去嘗試很多事情,而不是束手束腳什么都不讓孩子做;
孩子上學(xué)之后,更是遠(yuǎn)離了父母的范圍,開始形成自己的小圈子?!?br>
孩子的成長,就是帶著父母的愛,慢慢和父母告別的過程。
有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而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去年,12歲的黃多多第一次站上舞臺,與何炅搭檔,主演賴聲川導(dǎo)演的話劇《水中之書》。
一貫以女兒為主的黃磊,卻反常的沒有去到首演現(xiàn)場為多多加油,他說:
“我怕看到站在不遠(yuǎn)處舞臺燈光下的她,突然想到她已長大,想到她即將漸行漸遠(yuǎn),想到她已經(jīng)是一個獨立而勇敢的小姑娘,我怕這份驚喜來的太快太突然,我還沒有準(zhǔn)備好。
我擺脫不了對孩子那種特殊的依戀式的柔軟的愛,但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歸是要割舍、放棄、離開。
孩子18歲以后就會開始自己的人生,即便她對父母有很深的感情,她還是會漸行漸遠(yuǎn),尤其是當(dāng)她有了自己的另一半,更將永遠(yuǎn)不會和父母再是一個家了。
要支持孩子們,讓她們有自己的空間,對她們最好的愛就是放手?!?/span>
從多多小時候,黃磊就嘗試著主動與孩子分離。
2歲開始,他帶著多多參加話劇,至今整整11年。本是想要膩歪著父母的年紀(jì),多多卻要一個人在臺下仰望著父母。
再長大一些,黃磊讓多多參演《暗戀桃花源》,為女兒創(chuàng)造機(jī)會。
但之后就撒手不管,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全靠多多自己的摸索和努力。
時間驗證了黃磊的決定,如今的黃多多得到了絕大多數(shù)人的贊許和肯定。
分離和愛相輔相成,父母越早接納別離,孩子才會越有出息。
上周,我去拜訪一位教授,飯后聊天時,他小女兒拿著一本書跑過來,指著其中的一頁,問:“爸爸,這個字念什么呀?”
小女兒問完,教授抱歉地朝我笑笑:“稍等一下,我?guī)Ш⒆尤ゲ閭€字典?!本皖I(lǐng)著孩子去了書房。
等教授回來,我問他:“孩子不認(rèn)識的字,直接告訴她就好了,為什么還要專門去查字典?”
教授說的話,點醒了我:
“直接告訴她是很簡單,但她會形成依賴感,遇事總想著父母,永遠(yuǎn)長不大。
你看著是個查字典與否的問題,但讓孩子學(xué)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比獲得知識更重要。
我們做父母的,沒辦法一直把孩子籠罩在羽翼里,盡早主動與孩子‘分離’,她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br>
有遠(yuǎn)見的父母,承受得了孩子長大后的“拋棄”,也懂得主動與孩子“別離”。
很久之前,在網(wǎng)上看過這么一段話:
所謂父母子女,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深情只在這漸行漸遠(yuǎn)中才趨于真實。
你的第一個任務(wù)是和孩子親密,呵護(hù)孩子成長;
第二個任務(wù)是和孩子別離,促進(jìn)孩子獨立。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共勉。
*來源:豆媽,女兒派主筆,資深兒童心理專家,少女心滿滿的二胎媽媽,專注于幼兒心理教育和親子閱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