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貴人語遲”成了寬慰家長的“一劑良藥”,認為孩子說話晚、不會說、說不清不是嚴重的問題。
但很多家長都沒搞清楚“貴人語遲”的真正含義。“貴人語遲”的意思其實是說話做事要認真思考,不要急于表達,信口開河。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說話晚的孩子比說話早的孩子智商更高。所謂“貴人語遲”,不存在的。
1
孩子語言功能發(fā)育的幾個基本階段
1~2月:咿呀學語。
2~6月:笑和尖叫。
8~9月:類似“媽媽/爸爸”的聲音。
10~12月:會叫“媽媽/爸爸”。
18~20月:20—30個簡單詞,這些詞一般都是動物、食物、玩具;理解陌生人50%以上的語言。
22~24月:50個以上的單詞,這些詞范圍已擴大到人體器官、衣服、交通工具、人物等方面;理解陌生人75%以上的語言。
3周歲:具有250個以上的主動詞匯,能夠說出簡單的短句,如“寶寶吃飯了”“媽媽不要說話”。
5周歲:掌握母語的語法。
如果寶寶到了20月齡還是“金口難開”,就需要引起重視,可以帶寶寶到相關機構早點篩查和干預。
2
如何引導孩子早開口?
01 豐富語言大環(huán)境
孩子的語言學習是需要密集轟炸的,這種密集轟炸在于孩子需要時刻被喚醒語言溝通的“氛圍”。
孩子的語言累積量需要更長一點時間的浸泡,才能量變出現質變。
現在的家庭,爸爸媽媽白天上班,可能也就只有晚上2個小時和孩子讀繪本,孩子的有效語言輸入環(huán)境,也許就只有這晚上的兩小時。
所以這個語言大環(huán)境對于孩子來說,其實并不是足夠豐富的。
02 做個生活中的解說員
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情景,跟寶寶多說話?;蛘叽┮路蚴窃谖葑永镒黾覄諘r,告訴孩子自己正在做什么,就像講故事一樣。
小家伙的耳朵可尖著呢,正在發(fā)育的語言中心會處理每一個聽到的詞語。
通過這樣的方法,寶寶可以接觸到大量新的詞匯,聽得多了,寶寶慢慢感知和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自然就會開口說了。
注意說的時候千萬別干說,帶點感情,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
03 不要太“善解人意”
有的父母覺得和孩子自言自語很傻,而另外一些父母卻因為太過聰明,反而影響了寶寶的語言發(fā)育。
比如,當寶寶的眼神看向了一個牙膠,在孩子還沒有任何表示之前,善解人意的媽媽,就已經拿起來這個牙膠遞到了孩子的嘴邊。
然而,這樣的善解人意,會讓寶寶失去表達的動力:“反正我不動嘴,你也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干嘛還要浪費力氣?”
“寶貝,你想找的是什么呢?”“是哪個,你再告訴我?”“哦,你要的是水杯,水杯對嗎?”“是藍色的水杯,還是紅色的水杯呢?”“好的,那我把藍色的水杯遞給你?!?/p>
這些對話每一次都延展了語言的范疇,也讓孩子能夠一步一步拓展語言的豐富度。這便是語言交流的重要一步,讓語言具備“功能性”。
語言并不只是為了某個單獨的目的,更多的是一種豐富話題的延展孩子的表達途徑。
了解背后的思考意圖,掌握核心的交流信息,會成為孩子溝通質量的關鍵細節(jié)。
孩子意識到這點,無形中其實也提高了邏輯思考能力。
開始注意到不同詞義之間的區(qū)別,也開始加深對不同指向的理解,這些反過來,都助力拓展了孩子的語言豐富度。
04 不要對孩子做消極暗示
尤其當著陌生人不要說我的寶寶不愛說話,亂貼標簽。要學會尊重寶寶,樹立寶寶的自信心,多給孩子做積極的暗示,哪怕寶寶只說出一個字也要表揚。
另外,讓寶寶多接觸小伙伴,大聲讀繪本、多多出去旅行,都是好辦法!
孩子說話晚,原因可能有很多。在排除了一些身體和智力因素,甚至是自閉癥因素之外,如果只是單純語言發(fā)育遲緩,爸媽大可不必太焦慮。
在生活中,盡量給孩子創(chuàng)造說話的環(huán)境,多與人交流,多和孩子對話,相信孩子一定會給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超級育兒師(supernanny-ipc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