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字的本義是“放火焚燒草木”,如《詩經(jīng)·小雅·正月》:“燎之方揚,寧或滅之?”大意是:那焚燒草木的野火正旺,難道會有人撲滅它?由“焚燒”又可以引申為“烘烤”,如《后漢書·馮異傳》:“對灶燎衣。”也就是對著灶火烘干衣服的意思。不過這里的“燎”字應讀作liǎo。
請注意:在古籍中常見“燎發(fā)”一詞,其實并非直指燒頭發(fā),而是比喻消滅仇敵極容易,如《隋書》:“攻如燎發(fā),戰(zhàn)似摧枯。”也就是說:進攻猶如火燎毛發(fā),作戰(zhàn)就像摧枯拉朽。又“遼”字簡化成“遼”,但“燎”字右邊不能寫成“了”。
——左民安《細說漢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