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1989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xué),獲歷史學(xué)博士學(xué)位。現(xiàn)為清華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經(jīng)學(xu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際儒學(xué)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xué)國學(xué)研究院兼職教授等。長年從事中國古代史與學(xué)術(shù)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對古代禮學(xué)以及《周禮》、《儀禮》、《禮記》等禮學(xué)經(jīng)典的研究。
古代中國流行愛玉之風(fēng),用玉范圍十分廣泛。就玉的種類而言,可以大別為佩玉、禮玉、葬玉、弄玉等幾類。先秦時代佩玉是貴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云“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是說冠的左右有青絲繩垂至耳邊,當(dāng)耳處緊系一塊玉石,就是“充耳”(“瑱”),他戴的用鹿皮縫制的弁,在皮的接縫處(“會”)綴飾的玉粒(“璯”),燦如星斗??芍?dāng)時的冠弁上鑲玉。此外,周代貴族的服飾,還有所謂“組佩”的制度,就是把璜、珩、環(huán)、瓏、串珠等各種玉飾配套佩帶。《詩經(jīng)·鄭風(fēng)·有女同車》描繪一位美女遨游時,“將翱將翔,佩玉將將”,身上各種佩玉相撞擊,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玉器又是溝通人神的重要媒介。甲骨文“禮”字寫作,像在器皿中放兩串玉,用以媚神。《詩經(jīng)·大雅·云漢》云“圭璧既卒,寧莫我聽”,說周宣王因連年大旱,用盡了所有的圭璧來求雨,老天依然不領(lǐng)情。祭神之玉稱為“禮玉”,《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璧、琮、圭、璋、琥、璜等歷來被認為是禮玉的主要形制。
古代玉器還用于斂葬,稱為“葬玉”。古人認為玉器可以防止尸體腐爛。葛洪《抱樸子》說“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之不朽”?!妒酚洝ひ蟊炯o(jì)》正義引《周書》說,紂王臨死之前以玉環(huán)身。《左傳》定公五年說,季平子死了,陽虎要用玙璠斂尸。《呂氏春秋·節(jié)喪》提到有些人死后“含珠鱗施”,以示厚葬,尸身玉片密如魚鱗。近年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就是一種更為精致的玉斂葬的葬具。
弄玉是供人把玩的玉器,一般雕刻成牛、虎、魚、鳥、龜、蟬等動物形象。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弄玉有虎、熊、象、鳳、鶴等25種,玲瓏可愛,惟妙惟肖,動物局部的特殊質(zhì)感與習(xí)性特征刻畫鮮明,顯示了很高的審美情趣。
由于制玉工藝為人熟知,所以充斥于日常語言之中?!墩f文解字》玉部所收的字多達117個,涉及到玉質(zhì)、玉色、玉聲、玉器形制、治玉方法等等,是字數(shù)最多的部首之一。玉字對語言的影響可見一斑?!袄怼钡谋玖x是治玉,后借用為治理國家。《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說:“有匪君子,如切如瑳,如琢如磨。”《詩經(jīng)·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琢、磨、攻、錯,都是指玉器的加工方法。《禮記·聘義》說“瑕不揜瑜,瑜不揜瑕”,瑜是美玉,瑕是疵點,兩者不可掩隱。瑜、瑾、珩、瑗、瑛、瑤等都是美玉,故人名中采用極多。玉器還往往有代表語言的功用,如玦字與“決絕”之決同音,《荀子·大略》說“絕人以玦”,就是借用此意。《左傳》閔公二年,“公與石祁子玦”,是說衛(wèi)懿公給石祁子玦,暗示他要決斷。《王度記》說“大夫俟放于郊三年,得環(huán)乃還,得玦乃去”,環(huán)與還同音,故得之乃還。
玉有超凡脫俗之美,因而往往成為美的同義詞,《詩經(jīng)·魏風(fēng)·汾沮洳》說“彼其之子,美如玉”,《詩經(jīng)·召南·野有死》說:“白茅純束,有女如玉。”在外交或禮儀場合,玉字多用為敬語字。《戰(zhàn)國策·趙策四》觸龍見趙太后時說“恐太后玉體有所郄也”,稱太后身體為“玉體”,是尊敬的說法。《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展喜對齊侯說“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于敝邑,使下臣犒執(zhí)事”,把入侵說成玉趾將臨,是外交辭令。后來這類詞語越來越多,如稱人行步為“玉步”,稱人為保持氣節(jié)而死為“玉碎”,稱人之女為“玉女”,成人之美為“玉成”,祝人安好為“玉安”等等,不勝枚舉。
《說文解字》解釋玉的字義說:“石之美,有五德者。”將玉說成是有仁、義、知、勇、絜五種德行的美石,古人重視德行修養(yǎng),故賦予它五德的含義。作于戰(zhàn)國時代的《王度記》說:“玉者有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濕不重,薄不澆,廉不傷,疵不掩,是以人君寶之。”先秦的士喜歡佩玉,不僅為了展示儀容,更是為了展示內(nèi)心美德。玉器加工,至為不易,《禮記·樂記》說“玉不琢,不成器”,以治玉比喻君子修德。玷是玉上的疵點,《詩經(jīng)·大雅·抑》說“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人言之“玷”無法磨滅,因此出言當(dāng)謹慎。
玉器與青銅器是古代中國居于主流地位的藝術(shù)珍品,它們的風(fēng)格奠定了中國工藝美術(shù)的基調(diào)。而玉器產(chǎn)生的年代早于青銅器,對后者有著直接的影響。
—— 摘自 彭林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十五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