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縣御營鎮(zhèn)響石村范家大院,始建于清雍正年間,200余年歲月留下重重謎團,這是不是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子孫的聚居地?
發(fā)現(xiàn)范家大院1987年,時任羅江文物普查組組長的劉國梁帶領(lǐng)人馬,在整個羅江范圍內(nèi)進行文物普查,隨著普查的深入,他無意間走進御營鎮(zhèn)響石板一個大院子。具有豐富考古經(jīng)驗,在川西民居研究方面頗有建樹的他立即感覺到這個院子不一般。
“范家大院保存比較完整,鏤空石、木構(gòu)件相當精美,房屋結(jié)構(gòu)既有川西民居的顯著特點,又有很多獨特的地方;就其規(guī)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德陽難得一見?!睋?jù)測量,范家大院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平米,共有10個院落,10個天井,大院并非經(jīng)過多年和幾代人修建而成,而是同時規(guī)劃,同時施工,一次建成,由此不難想像范家當時的顯赫和昌盛。劉國梁說:“范家大院建于清雍正年間,目前我們看到的院子,應該就是那時的建筑”。
謎團重重的老院子73歲的范榮燮是目前范家大院里年齡最大的范氏后裔,根據(jù)家譜,他是范氏38代孫,老人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他們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后代,有清光緒年間家譜為證。在老人家里,我們見到了翻印的《范氏族譜》,老人告訴我們,族譜原件拿去翻印了,隨行的當?shù)厝硕甲C實,見過那本道光年間的族譜,內(nèi)容與翻印的一致。在范氏族譜上,清楚地寫著:一世祖范仲淹(文正公)。
據(jù)史書記載,范仲淹為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后代如何會在羅江出現(xiàn)?據(jù)御營范氏族譜記載,二十世祖養(yǎng)源公(四川始祖)于清雍正丁未年春攜家人自廣東省嘉應州興寧縣入川,至其60歲時,于御營置業(yè)于現(xiàn)址。御營所有范氏族人自小都被告知,他們是范仲淹的后人。范家麗告訴我們,他們兄妹自小就被父親要求背誦《岳陽樓記》、《漁家傲》等范仲淹經(jīng)典詩文,以示不忘先祖。在范家大院堂屋,供奉著范氏先祖的牌位,正中寫著“文正家聲”四字,旁邊是范仲淹父子畫像,范氏族人每年都要舉行春分祭祖會,來自各地的范氏族人同聚范家大院,祭祀先祖。
氣勢恢弘的建筑群沿著屋檐可以順利地到達大院每一個角落,“雨再大,在院子里走也不會濕腳”。壩子的正中是中堂,房屋上的翹角全部是鏤空花磚,屋檐下的壓脊精美絕倫,地面全部是一米多長的青石條,房柱也由石料打成,“以前全是雕花木門,解放后被毀壞,改用泥封了”。中堂后是堂屋,里面是范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地方。
與常見的古宅院幾進幾出不同,范家大院只有兩進,其他院落并排,但設(shè)計相當合理,大家族聚族而居,每個院子都緊密相連,但分割又相當巧妙,彼此來往非常便利,但每個院落間又有很強的獨立性和私密性,不會互相影響,這也許正是范氏族人能一直舉族而居的原因所在。
范氏后人英才輩出范氏后人詩禮傳家,后輩人杰輩出,而其中最杰出的當數(shù)第26代孫范英士。范英士,名繼森,號英士,生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1926年冬,時任川軍二十八軍第三師宣傳科科長的范英士結(jié)識了受黨組織派遣,前往合川開展對第三師改造工作的陳毅,二人成為莫逆之交。解放前夕,范英士在成都組建民主黨派,為黨做外圍工作,并為地下黨提供了大量活動經(jīng)費,營救過多名地下黨員,1985年在成都病故,享年90歲。
待解之謎范家大院最令人費解的是大門問題,范氏后人堅持大院是有正門的,但從未開過。劉國梁回憶,他當年看到的是一個照壁,“有點像文廟的萬仞宮墻”,對于范氏后人大門有而未開的問題,劉國梁也百思不得其解,“封建社會禮儀、等級制度森嚴,除了文廟的大門必須出了狀元或者皇帝親臨才能開,范家大院為何會留著大門不開?”同時他認為,范家大院應該有正門,但是四個,叫龍門,當年居住這里的是四戶范氏后裔,雖同在大院,但又分家獨過,所以各自都有自家的大門,從整體龐大的規(guī)模來看,各家自己的大門與大院顯然并不匹配,所以形成整個范家大院沒有一個全院意義上的大門概念。
不論范家大院是否真是范仲淹后人所建,也不論羅江范氏與范仲淹有無關(guān)系,這座歷經(jīng)滄桑的老院子,同樣具有不可低估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