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家長認為最好的路,一定也會要求孩子去走?!?/em>
近日,著名數(shù)學(xué)家丘成桐接受采訪時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他直言:很多家長好像無私,但其實全部的有私。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榮譽,這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說到自己的兩個孩子,丘老滿心欣慰:
他們對數(shù)學(xué)沒有真正的興趣,但是他們愿意走自己的路。
他說,他的小兒子大學(xué)畢業(yè)后,跑去云南研究艾滋病,一去就兩年。
他周圍的很多朋友都非常不理解,但他全力支持:他已經(jīng)長大了,大學(xué)畢業(yè)了,這是他的人生,他的主張,我也不反對。
在我們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有私”家長,他們?yōu)楹⒆右?guī)劃人生,提前鋪就好前行的路,希望孩子走在他們“設(shè)計”好的道路上。
我們從來不否認家長們對孩子的愛,他們真的希望能把一切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但是,這樣的愛,除了會讓孩子感到窒息和壓抑之外,更會讓孩子們迷失方向,從而失去了對自己人生的選擇和掌控。
不得不說,這樣的愛,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02
心理學(xué)上有一個概念,叫做“非愛行為”——
是指自己身邊的人,以愛的名義實施的非愛性的掠奪,強行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這種行為聽上去似乎很不幸,但更加不幸的是,這樣的畫面,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常在上演。
知乎上有一個熱議的話題:媽媽把我的高考志愿篡改了,我能原諒嗎?
一個網(wǎng)友說,我媽媽篡改的,不是我的高考志愿,而是我的文理選科。
他從小喜歡文科,老師都支持他,但媽媽不允許,媽媽甚至騙他,以后從理科轉(zhuǎn)到文科很容易,還會有很多機會。
于是,他相信了。
為了他的夢想,他拼命學(xué)習(xí),高考中考出了難得的高分,他很高興,終于可以進入理想的大學(xué)了。
但現(xiàn)實卻潑了他一盆涼水,他喜歡的專業(yè),全部不招收理科生。
憤怒的他忍無可忍,他偷偷改了志愿,在大一那年轉(zhuǎn)到了他喜歡的專業(yè)。
雖然后來,他順利畢業(yè),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但這一切,都無法讓他的內(nèi)心有過片刻的安寧,他說:在這近十年的時間里,我經(jīng)常痛苦到去到拿刀割自己才能撐下來,刀割的傷口太顯眼就用針扎。
他恨媽媽,恨她一輩子,永遠也不會原諒她。
現(xiàn)在,他工作了,每年除了春節(jié)那三天,他從不回家,也再不和媽媽講一句話。
這樣的愛,令人悲傷,令人窒息。
美國心理學(xué)家、精神病學(xué)家卡倫·霍妮所說:愛,是施虐者的偽裝。
家長們認為,自己為孩子“遮風(fēng)擋雨”,會讓他們的路走得直接,走得順。
但其實,這樣的愛,本質(zhì)上是“非愛”,它是父母的自我安慰,卻是加在孩子身上的情感枷鎖,束縛了他們的一生。
03
“我是我兒子的粉絲。”
說這句話的“神仙爸爸”名叫馬清運,世界知名建筑大師,“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建筑師”之一。
作為一名妥妥的學(xué)霸型家長,他從小就對兒子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兒子能夠走上和自己一樣的道路,做一名成功的“建筑人”。
但,和他期望的完全不同,兒子喜歡唱歌和演戲。
以歌手身份選秀出道的兒子馬伯騫一直以來不溫不火,娛樂圈小咖,很多人不熟悉他,但他依然在不懈努力。
身邊的朋友問馬清運:你自己是建筑界的領(lǐng)軍人物,說話那么的有分量,為什么不能讓孩子跟上,走一條輕松的路呢?
這的確是他曾經(jīng)的想法,只是,兒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他想做自己喜歡并且認為值得的事情。
兒子執(zhí)意從美國回到中國時,馬清運的心中,其實有過很多的掙扎。
他很不甘,甚至落了淚,但最終,他還是隱藏了心中的不甘,選擇支持兒子。
為了兒子,他重新理解了這個行業(yè),盡自己的努力建設(shè)資源,給兒子一份保護。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重新認識了兒子,他肯為目標而努力,肯專注于自己喜歡的事,是優(yōu)秀而令人驕傲的。
馬清運的掙扎,代表了很多中國家長的想法。
他們不愿意孩子走上一條偏離自己掌控、充滿不確定性的路,因此,他們或苦口婆心,或嚴厲阻止,希望孩子能夠“回歸正途”。
只是,他們只看到了馬清運的掙扎,卻沒有看到他掙扎后的放手。
好的家長都明白,只有學(xué)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拼,他們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
誠如馬清運自己所說:好的教育,是把選擇權(quán)交給孩子。
能夠有勇氣選擇自己人生的孩子,是真優(yōu)秀。
能支持孩子自己選擇人生的家長,是大智慧。
04
《奇葩說》中有一個話題:如果可以為孩子一鍵定制完美人生,你會按下按鈕嗎?
黃執(zhí)中說:在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盡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quán),這就是完美的人生。
每個人的人生,都應(yīng)該掌握在自己手中,真的愛孩子,就讓他們能夠選擇自己的人生,時時能選擇,路路有回轉(zhuǎn)。
1、給孩子設(shè)定合理的期望值
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
面對這個問題,很多家長會說,我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優(yōu)秀、社交能力強,但事實卻遠非語言表現(xiàn)得這么完美。
有一項研究表明,在很多家長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中,有57%是出于自己的想法,也就是來自于家長內(nèi)心中不被滿足的愿望。
這種期望,就是一種“不合理的期望”。
《親密關(guān)系》一書中說:當你想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不如告訴自己:放棄這項期望吧,別把滿足這項需求當作對方的職責(zé)。
這個世界,原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我們與其強行要求他們各方面都極盡完美,倒不如放下我們心中的執(zhí)念,孩子只要盡力了就好。
降低期望值,我們才能有機會看到孩子身上曾經(jīng)被我們忽略的那些優(yōu)點。
2、給孩子拒絕和選擇的權(quán)利
天下的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他們愿意將自己一生積攢的經(jīng)驗通通地都給孩子。
給予和建議,是父母的選擇。
同樣,服從和拒絕,也是孩子的選擇。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那種非常開明的家長。
他自己是名校理工科的高材生,自然也是希望兒子能和自己一樣,上名校,學(xué)科技,但兒子偏偏喜歡打籃球,他的夢想是成為中國最好的籃球運動員。
他一開始非常不甘心,后來經(jīng)過掙扎,還是選擇尊重孩子的意愿。
為此,他和兒子有了個約定:要做,就一定要堅持,努力做到最好。
孩子只有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他們才會更加愿意成長,愿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zé),也愿意為自己的目標而付出一切。
3、給孩子設(shè)定清晰的行為底線
當然,允許孩子選擇,不代表放手不管。
保護孩子的成長安全,讓他們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是我們的責(zé)任。
我們要給孩子劃定一條清晰的、不可逾越的底線,告訴他們,哪些可以做,哪些堅決不行。
同時,我們要幫助孩子樹立正向的人生態(tài)度,告訴他們,既然選擇了,就一定要拼盡全力,不能輕易放棄。
05
暢銷書《明朝那些事兒》的后記里有一句話,值得每個家長深思:
什么是成功的一生?做自己,按自己的方式過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
我們總是覺得,我們給孩子的建議才是正確的,因為,這后面是我們幾十年的人生閱歷與積淀,有著我們經(jīng)歷的挫折與教訓(xùn)。
或許,我們應(yīng)該問問自己:我們認可的路,對孩子一定好嗎?是他們想要的嗎?他們會快樂嗎?
順應(yīng)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尊重孩子的選擇,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才是一個智慧的家長應(yīng)該具有的品格。
努力做一個“無私”的家長,用“放手”成全孩子的一生,這才是我們應(yīng)該做出的選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