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從死亡中悟出的經營哲學
2011年10月19日00:19 來源:
企業(yè)觀察家死神沒有奪去
稻盛和夫的生命,反而讓他經歷了自覺、自知、自信、自強、自勝的人生感悟過程。在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修煉中,稻盛和夫的人格、精神、心智和意識體已經日趨成熟,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傷害到他,即使是死亡。
這使他在以后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都會堅忍執(zhí)著、勇往直前,不懼怕失敗,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進去,通過自身的努力,帶動身邊的人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1997年6月,一位65歲的老者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遺憾地告訴他:已經患上了胃癌。但這位老者似乎沒有一點恐懼,只是淡淡地反問求證了一句,然后跟沒事人似的,走出了醫(yī)院的大門。 “喔,是癌癥嗎?”
突然降臨的絕癥,并沒有絲毫擾亂這位老者的心境和行程。從醫(yī)院出來后,他搭乘新干線列車,應邀去日本本州島西側的岡山縣,為一批中小企業(yè)家做演講。演講完后,他興致頗高,又跟一些學員去喝酒聊天,直到深夜才回家。然后一如平常地上床休息。
這位老者就是有“商界哲學家”之稱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夠如此坦然,是因為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面對死神的“眷顧”了。在孩提時代,他曾被當時的不治之癥“結核病”折磨得奄奄一息,可最終還是挺了過來。
盡管現(xiàn)在已經不再談“癆”色變,但對當時的日本人來說,得了結核病就意味著死亡。死神沒有奪去稻盛和夫的生命,反而讓他經歷了自覺、自知、自信、自強、自勝的人生感悟過程。在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修煉中,稻盛和夫的人格、精神、心智和意識體已經日趨成熟,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傷害到他,即使是死亡。
這使他在以后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都會堅忍執(zhí)著、勇往直前,不懼怕失敗,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進去,通過自身的努力,帶動身邊的人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膽怯只會帶來背運
在稻盛和夫的記憶中,孩提時代的他總是以淚洗面,是一個窩里橫的愛哭郎。他特別喜愛撒嬌,總是拽著母親身上和服的下擺形影不離。要是母親忙不過來把他甩在一邊,他就會嚎啕大哭嚎啕大哭;倘若母親不過來哄他,他就會越鬧越兇,有時甚至兩腳亂蹬,踢破隔扇,惹得母親動怒。
1944年,在外做警察的小叔叔暫時回鄉(xiāng),就住在小稻盛的隔壁。小叔叔不慎沾惹上了虱子,從而傳染了疾病,導致全身發(fā)熱、嚴重發(fā)燒,最后甚至臥床不起。去醫(yī)院做檢查時,小叔叔被告知是結核病的早期癥狀。這對于稻盛家來說已經不是第一個壞消息——在此之前,稻盛和夫的大叔叔和大叔母都是因為患上了結核病而去世的。小叔叔病情進一步惡化,咯血不止,成天只能躺在家中休養(yǎng),不敢讓外人知道。但是沒有不透風的墻,外面早已風傳:“稻盛家是結核病窩”。
結核病俗稱“癆病”“白疫”,是結核桿菌侵入體內引起的感染,屬于慢性和緩發(fā)的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fā)病,一般潛伏期4~8周。其中80%發(fā)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頸淋巴、腦膜、腹膜、腸、皮膚、骨骼)也可繼發(fā)感染。15~35歲的青少年是結核病的高發(fā)年齡。結核病主要是通過呼吸系統(tǒng)傳染,其主要癥狀,在初期表現(xiàn)為疲倦,不愿多活動,手腳發(fā)熱,不思飲食;逐漸表現(xiàn)出周身無力,發(fā)燒,體力下降,經??人裕袝r痰中帶有血絲;到晚期就會大量咯血,胸背疼痛。直到1945年,特效藥鏈霉素的問世才有效地抑制住結核病。
可在當時,結核病還是一種高傳染性的不治之癥。稻盛和夫正因為升學受挫而情緒低落,再加上怕被結核病傳染,他遠遠地躲著曾經十分疼愛自己的小叔叔。小稻盛通過查書得知,結核病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于是從小叔叔房門前走過時都格外小心,每次都捏住鼻子,快步地走過去。
稻盛和夫的父母和哥哥毫不在乎這些,一直悉心地照顧著病人,而稻盛和夫只是遠遠地觀望。但由于稻盛和夫畢竟還是個小孩子,在經過房門之前已經憋得透不過氣來,之后不得不大口大口地吸氣,這樣反而可能吸入空氣中更多的病菌。結果父母和哥哥都沒有被傳染,唯獨格外小心的稻盛和夫被感染上了結核病。
父親為了照顧稻盛和夫,于是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不再讓他母親和哥哥靠近他,一個人承擔了所有照顧他的重擔。讓人奇怪的是,病魔并沒有因此而侵襲滿懷親情厚愛的父親。
一天,稻盛和夫發(fā)著燒趴在床上的時候,隔壁的租客太太隔著籬笆遞給他一本書,是《生命之家》的主持人谷口雅春寫的《生命的實相》。在翻閱過程中,他被一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書中寫道,“在我們的心中有一塊磁鐵,它能夠把周圍的劍、手槍或災難、疾病和失業(yè)統(tǒng)統(tǒng)都吸引過來”。
“唯恐避之不及的他遭此厄運,難道不是因為過分在意結核病才引起的這場災禍嗎?”還是個孩子的稻盛和夫幡然醒悟,并且借著讀書開始認真地思考,“在災難來到的時候,越是去躲避,就越躲避不了。與其躲避不了,不如坦然去面對災難,只要自己心態(tài)擺正,身體就會正視所面臨的災難,那么一切事情都會向著相反的方向傾斜?!?div style="height:15px;">
境由心生。我們每個人身處逆境的時候,都會有消極的想法,特別是危急的時刻,膽怯自然會隨之而來,侵襲著我們的大腦。稻盛和夫面對結核病時的膽怯,使其反而感染上了結核病。越不想發(fā)生的事情,就越來到你的身邊,膽怯的心理會讓原本不好的事情,向著更加不好的方向逐步蔓延。所以說,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只有內心無比堅強,你才有改變這一切的勇氣。而稻盛和夫很快就體會到了這一點。
1945年,也就是日本投降的前夕,轟炸機在日本的上空頻頻盤旋,稻盛和夫的家鄉(xiāng)鹿兒島經常響起防空警報聲。而此刻的稻盛和夫正處于結核病的初期,躺在家中發(fā)著低燒,一點都不想動。
一天,班主任土井老師戴著防空帽來到稻盛和夫的家中,勸他再報考一次鹿兒島第一中學,考慮到他的身體原因,就代他遞交報名表,并陪他去應試,結果卻名落孫山。然而土井老師并沒有放棄對稻盛和夫的期望,對他說了影響他一生的話:“如果是個男人就不能泄氣,辦法還是會有的?!?div style="height:15px;">
是啊,是個男人就不能泄氣。盡管身體還發(fā)著燒,盡管外邊防空警報聲頻頻響起,只要抱著無所畏懼的心理,還有什么是不能夠克服的呢?在土井老師的循循善誘下,稻盛和夫又參加了報考私立鹿兒島中學的考試,并且一舉奪魁,沒有辜負所有人對他的期待。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稻盛和夫不再畏懼任何事情,內心一點點地強大起來。在B29轟炸機雨點般的投彈中,在鹿兒島的大半個城市淹沒的火海中,在與家人拼命地逃亡中,他終于奇跡般地趕走了結核病。
如果稻盛和夫繼續(xù)發(fā)著燒躺在家里,也許等待他的只能是與其他結核病患者同樣的命運,正是因為他鼓起勇氣站了起來,去參加了考試,所以考上了私立鹿兒島中學;就是因為他站了起來,為躲避不知什么時候從天而降的燃燒彈,他沒有被戰(zhàn)火奪去生命;也因為不再對結核病膽怯,選擇了站起來,他在逃亡中得到了重生。用他自己后來的話就是:“拼命的逃亡倒趕走了結核病,如果是慢慢養(yǎng)病的話,或許不會治愈?!?div style="height:15px;">
利他哲學
說起利他哲學,不得不提起稻盛和夫的父親。一家人之中,有兩個人(稻盛和夫和他的小叔叔)患了結核病,但稻盛和夫的父親無所畏懼,他讓家人都離開,獨自一人抱著必死的決心,全力以赴地照顧自己的弟弟和兒子。這種無私的愛,在稻盛和夫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這也讓稻盛和夫明白了一個道理:為他人著想,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利他人也就是利自己。
在稻盛和夫初入
職場的時候,也是日本經濟最艱難的時期,就連日本最高等的學府帝國大學的高才生都很難找到工作,更何況一個普通高校畢業(yè)的學生了。稻盛和夫在老師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一份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工作,那是一家京都近郊生產高壓絕緣子的企業(yè),名叫松風工業(yè)。
就是這家破敗不堪的公司,使最初想離開的稻盛和夫最終踏踏實實地留了下來,并且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科研團隊。在組建團隊的過程中,他并沒有凸顯個人能力,使剩下的人員作為自己的附庸,僅僅去做那些打雜的工作,或者是指揮他們做一些與增長核心能力無關的工作,而是幫助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時常在試驗中啟發(fā)鼓勵他們,使其能夠獨立做好自己的工作。
他常常對他們講,“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應該竭盡全力,做到每天都不留下任何遺憾”“明天就用那個方法重新試試,還是要再動動腦子”,這些話就好像將自己身上的力量分給他的部下一樣。稻盛和夫這種毫無保留對自己部下的精心培養(yǎng),使其在團隊中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他自己卻只是在利他哲學思想的引導下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不是有意為之。
也正是因為他平時設身處地地為自己的部下著想,才會在與公司的技術部長發(fā)生矛盾時,部下們紛紛為其鳴不平,建議他開辦自己的公司,并且表示“我也辭職跟你一起干”,“不能讓人在稻盛君的上面指手畫腳”。
京瓷公司的創(chuàng)辦就是在這戲劇性的場景中,由一幫熱血青年擁護著稻盛和夫開始的。稻盛和夫不僅技術精湛,還熱心幫助他人,這種幫助是無私的利他精神,而不是有目的性的利用手段。也正是這種設身處地地幫助他人,在他遇到危機時,才會有一幫真心的朋友擁戴他,也設身處地為他著想,希望他也能更好。稻盛和夫無私的利他精神贏得了別人同等的相待,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達到相對純凈的時候,向心力也是最強的時候,而從這種力量中引申出來的能量,無論是哪一家想要卓越發(fā)展的公司都不可或缺。
當然,如果說僅僅是因為擁有了這股向心力,讓初創(chuàng)的公司得以健康發(fā)展下去的話,那稻盛和夫為公司的員工提供的保障,是他能夠最終建立起3家“世界500強”公司的最重要的一步,而這也正是出于他的利他哲學。
在京都陶瓷公司成立的第三年,也就是1961年的4月,有11名才進公司不久的員工突然來到稻盛和夫的辦公桌前,遞給他一封“請求書”,要求稻盛和夫承諾給他們定期加薪水和獎金等未來保障。其中的領頭人反復強調,如果不答應他們的要求的話,他們就會集體辭職。這使稻盛和夫想起了自己當初才進松風工業(yè)不久,也想要辭職的那段痛苦的經歷,他明白對于一個初入職場的人來說,倉促的辭職是多么危險的一件事,所以他決定耐心地聽完他們的解釋,并且設法使這些人留下來。
原來從松風公司出來的那些人都是些夜以繼日的工作狂,根本沒有時間的概念,這樣迫使這些新來的員工都得陪著上司一起每天加班好幾個小時,有的時候甚至要放棄周末的時間。因為這些原因對公司逐漸產生不滿的情緒,所以他們才提出了那些要求。然而他們所提出的要求,對于一個成立不久的公司來說,根本就沒有能力做出任何的保證。稻盛和夫就在自己的家里與他們促膝長談了三天,一個個說服他們,并且保證不會背叛他們。他甚至承諾:如果背叛了他們,就讓他們用刀把自己給捅了。
經過這次談判,稻盛和夫深深地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責任,他對自己說:“如果只是為了追求自己作為一名技術員的夢想而開展經營的話,即使取得了成功,那也是建立在犧牲員工利益的基礎上的。但公司應該有更為重要的目的,公司經營最基本的目的必須是保護員工及其家屬的今后生活,為大家謀幸福?!睆拇怂偨Y出了公司的經營理念,那就是“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的幸福”。
稻盛和夫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設身處地為全體員工著想,定下了不讓每一個員工失業(yè)的目標,并且他不斷向員工闡述具備一顆“關愛之心、利他之心”的重要性,把這種利他哲學傳播出去,在員工中間形成一個個的小團體,使其能夠良性地競爭。這種團體取名為“阿米巴”,而這種經營方式被稱為“阿米巴經營”。
在“阿米巴經營”體系中,沒有物質獎勵機制,即使取得出色的業(yè)績,也不會馬上在工資待遇中得以體現(xiàn)。取得了出色的業(yè)績,是對大家所做出的貢獻,得到的是名譽和自豪。為大家做出貢獻后的成就感以及基于相互信賴的伙伴所給予的感謝和贊揚,是一個人能夠獲得的最大報酬。這種哲學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阿米巴經營”體系,成了支撐公司發(fā)展的主要動力,也成就了現(xiàn)在的京瓷公司。
同甘共苦
從和病魔斗爭的過程中,稻盛和夫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一個團體中,同甘共苦是多么的重要,這不但能增強彼此之間的凝聚力,甚至還會有奇跡發(fā)生。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遭遇,只要大家彼此擰成一股繩,不拋棄,不放棄,共同來應對所面臨的困境,那雨后就一定能見到彩虹。
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稻盛和夫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1966年,新建成的滋賀工廠迎來了第一個大單,IBM公司向他們訂購了2500萬個用于IC的氧化鋁基板,是用于集成電路的基板。這筆訂單將帶來1.5億日元的收入,對于一年銷售額才5億日元的他們來說,無疑是一件值得大家興奮的事情。
然而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艾F(xiàn)在回想起來,這是意想不到的艱辛的開始”,稻盛和夫在事后這樣說道。盡管這是他們盼望已久的訂單,但IBM公司對規(guī)格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的,反復試制了很多次都無法達到他們的要求,實際上以京瓷當時的技術是很難達到的。通常的訂單,只會附一張簡單的規(guī)格圖紙,而IBM公司的規(guī)格書就足有一本書那么厚,上面描述得極其細致,不僅詳細記載了從基板的特性、密度、表面的粗糙度到尺寸精度及其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等各方面的內容,還對產品的比重、滲透性、吸水率,甚至對尺寸精度的要求都極其嚴格。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極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用IBM公司資材采購負責人艾里克?喬的話說,“如果完成了這項工作,那么京都陶瓷的技術將應該會有一個飛躍”。
話說得容易,但做起來真的很難。他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連測定精度的設備都沒有,可大家都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一致認為這是提升公司技術到世界一流水平最好的機會。他們選擇了共同來面對現(xiàn)在的處境,并且堅信能夠做好。稻盛和夫馬上購入30臺自動沖壓機、2座大型電爐和測定精度的萬能投影機等所需的最新設備,并在原料調和、成型到燒結的所有工序中坐鎮(zhèn)指揮,與工人一起研究攻克技術難關。
有一次,他一直工作到凌晨5點才回宿舍睡覺,耽誤了公司每天早晨7點鐘的晨會。稻盛和夫急了,對睡在下鋪的杉浦正敏大發(fā)脾氣,責問他為什么不把自己拖起來,可杉浦正敏正是看到他鼾聲如雷睡得正香,才不忍心叫醒他的。
但是,勝利并不會因為他們的辛勞而輕易偏向他們,時間毫不留情地流逝著,在期限之內他們做出了20萬個成品,卻還沒等喘一口氣,就被對方判定為次品,當即退了貨。IBM總公司的采購負責人和技術人員解釋說,“我們用IBM的自動辨別機來檢驗京瓷的產品,結果發(fā)現(xiàn)基板帶有黃顏色,所以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這對稻盛和夫的團隊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沒有一個人就此承認失敗。他們決心挽救自己。為了做成白色的基板,他們不得不重新調和原料,進行改進。
然而這僅僅是痛苦的開始。有一天,稻盛和夫半夜兩點醒來,去工廠巡視,想要鼓勵一下夜以繼日埋頭苦干的員工,卻看到沖壓機的負責人沮喪地呆站在電爐前渾身顫抖地哭泣。一問情況才得知,原來是燒結爐的溫度不均衡,導致尺寸出現(xiàn)了微妙的偏差,并且每天都是同樣的情況,令他感到十分的灰心、沮喪。
稻盛和夫對他說,“今天就先工作到這里,去好好睡一覺吧”,可這位負責人卻執(zhí)意不肯,依然紋絲不動。于是稻盛和夫就對他說:“你在燒結的時候,有沒有向神祈禱讓你取得成功呢?”其實,稻盛和夫是想問問他是否已經傾注了全身心的努力?如果已經傾注了全部的努力,那么最終的成敗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是否向神祈禱了?”那位負責人反復念叨著,突然點頭說,“明白了,我再從頭試一次。”也許是他們的祈禱得到了神助,也許是他們的勤勉終于感動了上蒼。不久,他們終于攻克了這道難關。
可以說在制作這批產品中,像這樣的困境已經不止發(fā)生過一次。當每次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稻盛和夫都會與技術人員一起用放大鏡仔細研究,逐一改善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24小時三班倒的滿負荷運轉下,他們終于在規(guī)定期限內交貨完畢。
他們生產出來的基板,最終得到了IBM公司的高度贊賞。這一消息在日本電氣、電子制造商之間不脛而走,被稱為“京瓷基板神話”。也正是因為他們不懈的努力,在1968年獲得了第一屆中小企業(yè)研究中心獎,獎金為100萬日元。稻盛和夫認為,這個獎是公司全體員工努力的結果,這筆獎金應該回報給大家。于是,他買來盒裝赤飯(日本人喜慶之時必做的一種赤豆糯米飯),分發(fā)給了全體員工,并舉辦了好幾次聯(lián)誼會,將獎金花得分毫不剩。
事后,稻盛和夫告訴大家:“過去我一直承諾,如果得了獎就犒勞大家,一起舉杯慶祝,所以這次的獎金都被我們喝光了。盡管我們沒有像其他獲獎者那樣把獎金用在技術研發(fā)上,但是我認為這種用途才是最有意義的?!?div style="height:15px;">
在稻盛和夫的理念中,共苦之后,必須一起享受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