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與孔子的倫理、孝道
在倫理觀上,墨子與孔子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墨子云:“為人君必惠,為人臣必忠;為人父必慈,為人子必孝;為人兄必友,為人弟必悌(tì)。故君子莫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p>
墨子在論述君臣、父子、兄弟的關系上,秉持了“相對論”的觀點,即君王只有先懂得施與臣子恩惠,臣子才可能忠君,父親慈愛,兒女才會孝順,長兄愛護弟弟,弟弟才會敬重兄長。
然而自董仲舒將儒家學說轉(zhuǎn)化為封建大一統(tǒng)社會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時,為了迎合封建等級制度的需要,炮制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絕對倫理觀。很多人不了解先秦儒家思想,誤以為秦漢以后才逐漸形成的一些鄙陋的儒學糟粕也出自孔子,其實不過是孔門的不肖之徒假祖師之名夾帶私貨,沽名釣譽罷了?!犊鬃蛹艺Z》中就記載了一件事,明確反映了孔子的孝道觀。
一天,孔子的弟子曾參與父親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勞作,曾參稍不留神,斬斷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愛惜物力,做事不謹慎,舉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參的背部打去。曾參見父親因自己做錯事而生氣,心里很慚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罰,沒想到曾晳一時氣急,下手過重,把曾參打的暈倒在地,不省人事,過了很久才慢慢蘇醒過來。
曾參剛睜開眼睛,就想到了父親。為讓父親安心,他歡歡喜喜地爬了起來,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親面前行禮,向父親問道:“父親大人,剛才孩兒犯了大錯,使得父親費了很大的力氣來教育我,不知您的身體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問候完父親,父親見曾參似乎沒有什么大礙,稍放了心,曾參于是退回了房間,拿出琴開始高聲彈唱起來,他希望歡快的音樂與歌聲能傳到父親的耳中,讓父親更加確認自己的身體無恙,可以安心。
聽到的人都很敬佩曾參對父親的孝順,可當孔子聽說了此事后,卻面露慍色,對門下的弟子們說:“曾參來了,不準他進門?!?/p>
弟子們有些奇怪。曾參知道后,內(nèi)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師如此生氣,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細檢點反省,卻又不認為自己有什么過錯。于是,就請了其他同學去向老師請教。
孔夫子此時便向前來請教的弟子說道:“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從前,有一位瞽瞍(ɡǔ sǒu),他有一個孩子名叫舜。舜在侍奉他父親的時候非常盡心,每當瞽瞍需要舜時,舜都能及時地侍奉在側(cè);但當瞽瞍要殺他的時候,卻沒有一次能找到他。當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著受罰;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時,就應該先避開。
這樣,瞽瞍就沒有犯下為父不慈的罪過,既保全了父親的名聲,舜也極盡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參侍奉他的父親,卻不知愛惜自己的身體,輕棄生命直接去承受父親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親于不義么?哪有比這更不孝的呢?你難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嗎?殺了天子子民的人,他的罪該又怎么樣呢?”
弟子們聽了老師的開導后恍然大悟,當曾參聽到了夫子這些話后,也一下子醒悟過來,感嘆地說:“我犯的錯,真是太大了??!”于是就很誠懇地去向孔夫子拜謝并悔過。
這就是曾子受杖的典故,這個故事充分說明,在孔子眼中,忠孝應該分兩個層面來理解,在精神層面,它們是絕對的,但是在行為層面,它們是相對的。可是常常有人把兩者混淆,尤其是在行為上無視現(xiàn)實條件,不分情境,僵化的執(zhí)行所謂“忠孝”的規(guī)范,結(jié)果變成愚忠、愚孝而不自知。
未完待續(x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