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接到大學舍友偉成打來的電話, 電話中他情緒低落,甚至還有一種想哭的感覺。這次不用他說,我也猜到了他要說什么,肯定是又一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了。在大四那年,我們都著急忙慌的找工作,偉成卻一點也不著急,因為他一直忙著做兼職,找項目。偉成說工作沒有前途,只有自己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才能夠掙大錢。
話雖然沒錯,但是創(chuàng)業(yè)畢竟不是小事,不僅僅需要一個人敏銳的判斷力,更需要一筆不小的本錢。偉成通過自己做兼職雖然也攢了一部分錢,但是如果想要創(chuàng)業(yè)估計還遠遠不夠。但是偉成卻非常堅定,所以他才破釜沉舟,寧愿錯過所有的校園宣講會,也要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
臨畢業(yè)之前,偉成用了自己所有的積蓄,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tài)開了一家小公司。每次回到宿舍我們都叫他老板,他卻每次用苦笑回應我們。原來公司開業(yè)很多天了一次生意也沒有做成,不僅僅工資發(fā)不起,偉成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還需要我們挨個救濟他。于是偉成的一腔熱血被現(xiàn)實狠狠的破了一盆冷水,創(chuàng)建的公司也在兩個月之后宣告破產。
畢業(yè)兩個月之后,偉成還是沒有去找工作,雖然他的積蓄沒有了,但是也沒有留下外債,所以他決定從家里拿點錢,再從親戚朋友那里借一點,開始他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這次的偉成沒有選擇開公司,而是盤了一個店鋪,做起了餐飲行業(yè)。由于本錢不多,所以店面的位置并不是很好,但是偉成相信只要自己經(jīng)營有方,多宣傳,就一定能夠賺錢。
但是現(xiàn)實卻又給了他一次重擊,在經(jīng)營一年之后,他連房租錢都沒有掙回來,還欠了一屁股的債務,家里此時又催著他結婚。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偉成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于是給我打來電話求安慰,并說明天就準備關掉店鋪,好好的找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
但是此時他已經(jīng)失去了應屆生的優(yōu)勢,自己的專業(yè)也忘的差不多了,找起工作來必定也會面對很多的困難。偉成這件事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人一定要學會給自己留后路,這樣才不會無路可走。有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和動力必然是不錯的,但是在這之前一定得保證自己能養(yǎng)活自己,隨便找一份工作,有個穩(wěn)定的收入也好。
偉成本就是來自農村的孩子,家里的那點錢根本經(jīng)不起他的折騰,父母也都年邁了,當務之急就是先穩(wěn)定下來,不讓父母操心,等以后自己有了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和社會閱歷,再去創(chuàng)業(yè)也不遲啊。過于盲目的破釜沉舟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被動,直到無路可走,
明朝的一本書籍《初刻拍案驚奇》中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就是為告誡人們凡事都不要動搖根基,只要基礎還在,隨時都能夠翻身。雖然很多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但是一旦遇到事情,便會忘記這個原則,所以才會被短期的利益蒙蔽雙眼或者被一時的沖動沖昏頭腦,做出不明智的決定,造成最后失敗的結局。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常常被人們作為反面教材的西楚霸王項羽。在項羽和劉邦對戰(zhàn)之時,不論是從兵力,還是人才上,項羽其實都不輸給劉邦,項羽敗就敗在他自己倔強的脾氣和自負的習慣上。在最后一戰(zhàn)時,項羽之所以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就是因為他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
項羽在發(fā)達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富貴不歸鄉(xiāng),如同錦衣夜行。這句話就體現(xiàn)了項羽是一個極度在乎虛榮和臉面的人,但是在戰(zhàn)爭中,顏面不會給人帶來任何幫助,反而會拖后腿。想要取勝,必須學會大丈夫能屈能伸,學會放下毫無用處的面子。
項羽被逼到烏江以后,大家都勸他:'大王,渡江吧,江東雖然小,但是也有幾千里,民眾數(shù)十萬,足夠您稱王了呀。如果漢軍來了,我們就真的逃不掉了。'如果項羽選擇了渡江,歷史估計就要被改寫了。但是項羽卻偏偏是一頭犟驢,說這是天要亡他,自己打了敗仗需要面對江東父老。結果全軍覆沒,項羽自刎而死。
面子雖然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是和性命相比,面子一點也不重要。可憐的項羽空有一身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勇氣和力量,明明身后有一座青山,卻偏偏不珍惜,所以才注定了失敗的結局。
很多人都害怕失敗,因為在他們看來,失敗便意味著自己是一個沒用的人,或者意味著命運對自己不公平。其實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失敗,而是失敗了以后你一無所有,再也沒有從頭再來的資本。有心無力才是最讓人無奈的事情。
但凡是一個聰明人,他們都懂得狡兔三窟。因為他們知道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命運也不會一直眷顧自己,所以他們知道要學會給自己留后路,才能永遠處于不敗之地。
很多人都喜歡把掙錢多少看作是生活幸福的標準,所以窮人總是會羨慕富人,工資低的人羨慕工資高的人。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羨慕。錢的本質就是一種工具,一個人或者家庭能否幸福,不在于錢的多少,而是在于如何使用錢。
曾經(jīng)聽過這么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兄弟,哥哥因為沒有上大學,所以只能當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工。弟弟上了大學,所以畢業(yè)成為了一名城市白領,每個月拿著高薪。但是每年過年回家,弟弟從來沒有給過父母錢,反而還需要父母和哥哥救濟他。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弟弟雖然拿著高薪,卻是一個月光族,通常是當月工資當月花完,甚至有時候連房租都忘記交。弟弟認為人生得意須盡歡,年輕的時候就應該肆意瀟灑,錢沒了可以再掙。而哥哥作為一個農民,他知道掙錢不容易,所以每個月除了自己的生活費之外,一分錢也不多花,因此家里的存款也就越來越多。
本該是上過大學的弟弟過得比哥哥好,最后竟反倒是弟弟每個月揭不開鍋,哥哥越過越幸福。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早在幾千年前就告誡我們人一定要學會給自己留后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話看似很簡單,卻蘊藏著生活的大智慧,每個人都應該牢記在心,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沒有后顧之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