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子”周璇,這個民國上海演藝界的著名品牌,是市場運作的產(chǎn)物。周璇追求經(jīng)濟效益的最大化,按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完全正確。但當時的政治因素和社會環(huán)境她需要重新考慮如何面對,周璇往往就是缺乏政治覺悟,少了一根筋。周璇當時在南洋一帶非常紅,而且那里的華僑很喜歡她,只要她的電影基本上是每片必看,這也促使民國上海及香港的片商拼命找周璇拍電影,因為她就是“印鈔機”。
只要周璇的電影拍完,南洋一帶關(guān)于她的電影廣告及中英文宣傳單就出來了,有趣的是周璇有些影片的名字到南洋就已經(jīng)改了,如果你察看周璇的電影作品表,肯定不會看到像《陌上花開》(1947)、《生死鴛鴦》(1941)等名字的。這些電影片名和在民國上海放映時的電影片名是有出入的,也許是為了好賣也許是吸引眼球?
這個南洋上映易名的現(xiàn)象,到50年代初期,還是有的,像夏夢的《門》(1953),就被改成了《鎖情記》;還有秦小梨的《肉山藏妲己》(1958),就變成了《狐貍精》。至于為什么要改名字呢?還真是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
不過從電影廣告及宣傳單設(shè)計上,還是可以看到年代的變遷,款式和特色。而有些宣傳標語的遣詞用字,也挺有意思的。
此外,這些老南洋的電影廣告及宣傳單上,也讓人能看到當年周璇影片的一些資料。像《何日君再來》(1937)(也就是“三星伴月”),就是一個挺有趣的例子。在《何日君再來》電影廣告及宣傳單上的劇照,讓你看到電影里,一派好萊塢30年代歌舞片的形式和舞蹈場面。這可是1937年的作品。
記載中的中國歌舞片第一炮,是天一公司李萍倩導(dǎo)演,由黎莉莉王人美主演的《芭蕉葉上詩》 (1932),然而目前早期比較詳細的圖片資料,還是只能從這張《何日君再來》的電影廣告及宣傳單上看到。接下來,中國電影中的歌舞片就不少了,民國上海時期的,包括陳云裳名作《云裳仙子》(1939),李麗華主演的《萬紫千紅》(1943),歐陽飛鶯主演的《鶯飛人間》(1946),還有周璇本人的《鳳凰于飛》(1944)和《彩虹曲》(1953)等。
還是讓我們來欣賞周璇的這些南洋時期的電影廣告及宣傳單吧——
《何日君再來/三星伴月》(1937)
《李三娘》(1939)
《西廂記》(1940)
《鳳凰于飛/琴瑟和鳴》(1944)
《長相思/陌上花開》(1947)
《夜店》(1948)
《清宮秘史》(1948)
《馬路天使》(1937)
《三笑》(1940)
《蘇三艷史》(1940)
《夢斷關(guān)山/生死鴛鴦》(1941)
《鳳凰于飛/琴瑟和鳴》(1944)
《莫負青春》(1947)
《各有千秋》(1947)
《花外流鶯》(1947)
《歌女之歌》(1948)
《花街》(1950)
《彩虹曲》(1953)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