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唐詩四大天王”是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佛王維和詩魔白居易。
前文有提到,白居易又是“772天團”的成員,而李白、杜甫和王維三位大師,則幾乎是同齡人。
李白,701-762年;
▲5000年才出一個的詩歌天才,李白。賀知章看過《蜀道難》后驚呼,“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杜甫,712-770年;
▲李白的超級“迷弟”,杜甫。他沒有李白與生俱來的天賦,但其憑借后天的努力、悲天憫人的情懷,成為了后來人不可逾越的高山。
王維,701-761年。
▲真正的高富帥,王維。出身于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寫詩、作曲、繪畫、書法等均屬一流,17歲寫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0歲中狀元,更為要命的是,顏值還非常高。
作為“唐詩雙子星”的李白和杜甫,在彼此生命的交集里,留下了深深的友誼烙印,并傳為千古佳話。
反觀王維和李白,他們不僅同齡,還都懷揣夢想來到長安城,想將自己的文學(xué)資本,兌換成政治資本。按正常邏輯,志趣相投的文學(xué)青年們結(jié)社成群,說文詠句、行樂遨游,那是再正常不過。
而且,公元 730 年至733 年、公元 742 年至 744 年,先后共有五年時間,兩人都住在長安城里,但卻出人意料地,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連文人之間彼此出于客套的“賦詩唱和”、“談禪論道”,都遺憾地定格為零記錄。不得不說,這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個缺憾。
何以至此?
1.朋友圈
讀唐詩時,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詩人“朋友圈”的構(gòu)成。
比如李白。
他結(jié)識文學(xué)青年孟浩然,順便寫下膾炙人口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好一句瀟灑至極的“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道盡了江南春光的魅力;
好友王昌齡被貶職到湖南懷化,他感嘆地誦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感人肺腑的同時,將文字之美抒發(fā)到了極致;
在安徽的農(nóng)家樂游玩,他與當?shù)赝林魝愡B著喝了幾天酒,最后站在船上信手拈來的一篇《贈汪倫》,不經(jīng)意間千古流傳。
▲古代人物的熱搜排行榜第一名,汪倫,“最熟悉的陌生人”。強大如杜甫,終身未享受到偶像李白贈詩的待遇,抱憾終身。
雖然李白沒有給杜甫贈詩,杜甫卻毫不吝惜地向世人“展示”他們之間的情誼。
首先是佩服李大哥驚人的酒量,將其列進了“酒中八仙”排行榜,《飲中八仙歌》有據(jù)可依,“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此詩也奠定了李白“詩仙、劍仙、酒仙”的江湖大一統(tǒng)地位。
其次是在李白身故后,深情款款地回憶李白,寫下了兩首《夢李白》,“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意思是“你知道我會一直想著你,所以你才到我夢里來”,活脫脫一個迷弟形象;
此外,他還寫過《寄李十二白二十韻》《天末懷李白》《春日憶李白》《贈李白二首》《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等,情意綿綿,暫且不表。
除了表白李白,在杜甫“暴露”朋友圈的詩歌里,亦有一首上乘佳作《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說明杜甫是岐王王府的常坐嘉賓。
那么,他除了能碰上大音樂家李龜年,肯定也能遇到王維。
實際上,王維和杜甫兩人確實經(jīng)常在岐王王府碰面。
王維的存詩里,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應(yīng)教》、《從岐王夜宴衛(wèi)家山池應(yīng)教》、《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yīng)教》,這些詩歌的字里行間,透漏著一個重要信息:王維與“好學(xué)工書,雅愛文章之士”的岐王,過從甚密。同時,王維和孟浩然交情匪淺,曾為其畫過畫像,寫過《送孟六歸襄陽》《哭孟浩然》;
其次,王維和王昌齡也有過形影不離的時光。王維的《青龍寺曇璧上人兄院集》與王昌齡的《同王維集青龍寺曇璧上人兄院五韻》相互應(yīng)和,見證了一段“基情歲月”。
2.飯局
從兩個人的身世來看,不存在誰瞧不起誰。
王維確實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山西王氏是隋唐五大名門望族之一。唐太宗當年要嫁女,眾大臣紛紛稱病不朝,相對于皇族,大家只想攀附勢力更大的五大望族。
但是李白也不差,家里與李唐皇族是同宗同脈,均來自西涼。
9歲那年,王維父親去世。沒有了參天古木的庇佑,他決定自我奮斗。
公元716年,年僅15歲的王維只身闖蕩長安、洛陽。
公元718年重陽節(jié),17歲的王維寫下千古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轟動文壇;同年,17歲的李白隱居四川大匡山,潛心苦讀。
公元721年,20歲的王維參加科舉高中狀元,并因其音樂方面的造詣高深,被委任為太樂丞,負責(zé)掌管皇宮里的音樂隊,風(fēng)光一時無兩。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皇家禮儀,是極為重要的。
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
厄運很快來臨。因為私下觀看宮中伶人排練的帝王專屬演出節(jié)目“黃獅子”,王維被貶為山東菏澤市的糧倉保管員。
這會兒,李白正一邊讀書,一邊在四川各地游玩,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打怪升級”。
公元725年,24歲的李白終于練滿了等級,湊齊了裝備,決定沖出四川盆地,到外面更大的世界闖蕩一番,“仗劍去國,辭親遠游”。
李白這邊豪情壯志之際,倉庫保管員王維已經(jīng)愁眉苦臉三四年了。
好在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來到泰山封禪,繼而大赦天下,王維問訊后即刻請辭回到長安,專心陪老婆過日子。
公元726年,李白在揚州結(jié)識孟浩然。
公元727年,李白在湖北孝感市娶了已退休宰相的孫女(入贅),并定居下來。
公元728年,王維在長安遇到了前來科考的孟浩然,兩人結(jié)為忘年之交。(孟浩然比他們倆大12歲。)
▲孟浩然不僅是李白和王維的共同好友,更是他們共同膜拜的偶像。公元717年,孟浩然獻給丞相張說一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全詩恢弘壯闊,氣勢磅礴,其中“坐觀釣魚者,徒有羨魚情”更是顯露了驚世才華,天下文人雅士都想一睹這位大詩人風(fēng)采。
公元730年,不甘心當一輩子“上門女婿”的李白,終于來到首善之地——長安,他要向世人證明“天生我材必有用”。
兩個偉大的詩人,終于住在了同一個城市。
此時的王維,已是長安城炙手可熱的“當紅辣子雞”。就連大他一輪的孟浩然,也由王維畫畫,并四處推薦。
初來乍到的李白,找了幾個朝廷重臣幫忙引薦。一是宰相張說,二是太子賓客賀知章。慢慢地,李白的詩歌,開始在長安文人圈里廣為流傳。
按照一般邏輯,就算兩人沒有相約,也肯定會出現(xiàn)某個飯局同時邀請他們兩人的情況。但是,翻遍幾乎所有的正史、野史,也查不到他們來往過、聚會過、碰過頭、見過面的資料。
看看公元 730 年至733 年、公元 742 年至 744 年,兩人都在長安的五年。
公元731年,賀知章張羅了一頓著名的飯局,受邀者有詩仙李白、草圣張旭等社會名流,八個人喝得云里霧里、橫七豎八,這件事后來被李白的粉絲杜甫用《飲中八仙歌》記錄下來。王維沒有受邀。
▲飲中八仙,最年長者為賀知章,居中為李白,手執(zhí)毛筆者為張旭。
公元732年,張九齡組局,邀請王維、王昌齡等人在渭河之濱飲酒作詩。李白沒有受邀。
公元743年,王維和弟弟王縉、王昌齡、裴迪等人,到青龍寺自助游,然后寫寫詩。李白沒有受邀。
公元744年,賀知章辭官歸隱,唐玄宗帶領(lǐng)百官送行,規(guī)格高大、儀式隆重。李白為其賦詩送行,將他敬重的長輩賀知章比作了王羲之。王維沒有受邀。
種種跡象表明,兩人都在刻意回避。
是因為文人相輕嗎?
3.才藝比拼
這兩人是標準的寶藏男孩,不僅寫詩超一流,還一身是寶。
李白通曉作詞。
▲李白的詞,即使流傳到宋代,其地位也較高。
王維則擅長畫畫。
▲《江干雪霽圖》,可能是王維唯一現(xiàn)存繪畫真跡,目前為日本私人收藏。在寫詩前,王維的主業(yè)是畫畫。蘇軾是他的超級粉絲:“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保υ懯峭蹙S的字。)
李白劍術(shù)高超。
▲李白曾在《與韓荊州書》中自我介紹:“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shù),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李白詩詞中,帶“劍”、“吳鉤”、“干將”、“莫邪”等相關(guān)的詞句,出現(xiàn)多達103次。
王維則精通音律。除了曾被委任為太樂丞外,他和大音樂家李龜年合作了很多作品,最知名的莫過于那首《相思》,王維作詞,李龜年編曲,成為了梨園子弟最愛唱的歌詞之一。
▲《相思》原名《江上贈李龜年》。安史之亂末期,唐宮樂師李龜年流落江南。一次于湘中采訪使筵上唱這首詩,滿座遙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泫然淚下。
李白信奉道教。甚至不夸張地說,他本身就是一個道士。李白一生游歷名山大川,走訪了眾多道教福地,結(jié)識了眾多道友。我們熟知的《將進酒》里出現(xiàn)的“丹丘生”,原名元丹丘,茅山派第七代嵩山傳人,也就是我們在港臺劇經(jīng)??吹降摹懊┥降朗俊?。
王維則皈依我佛。王維的字叫摩詰,他的名與字合起來就是“維摩詰”,維摩詰是印度大乘佛教里面非常有影響力的一個人物,也是佛教《維摩經(jīng)》的主人公。王維最喜愛的佛經(jīng)就是《維摩經(jīng)》,而最喜愛的佛教中人物也就是維摩詰。
李白滿眼是“傲”。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看不起”任何人。
王維則放眼皆“空”。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王維“看不到”任何人。
這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能玩到一起算我輸。
實際上,除了不在一個頻道,他們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人。
一個女人
4.玉真公主
公元721年,王維參加科舉之前,得到了一個女人的召見。
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唐睿宗的女兒、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
因為母親竇德妃被武則天賜死,她很小就做了道士。
雖然做了道士,但是并未自絕于紅塵俗世。她常年在終南山靜修,卻也在長安城里開設(shè)了一個驛館,專門接待那些有才華的知識青年,偶爾親自甄別挑選,然后推薦給兄長唐玄宗,算是為大唐選賢薦能。
在岐王的推薦下,玉真公主決定見一下精通音律的王維。
大帥哥王維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一曲《郁輪袍》曲調(diào)婉轉(zhuǎn)、琴聲悠揚,演奏的人明眸皓齒、神采奕奕,簡直是當年司馬相如《鳳求凰》現(xiàn)場重現(xiàn)。
玉真公主看呆了,心中陣陣漣漪。
轉(zhuǎn)念想到王維已婚,玉真公主又暗暗嘆氣。
不過,這并不影響王維在最后的殿試中,被皇帝欽點為狀元。要說玉真公主沒有給兄長任何建議,恐怕也沒有人會相信。
后來,王維被貶離京,玉真公主的內(nèi)心又空虛起來。
公元726年,王維從山東回到長安。
史書記載,開元十七年,即公元729年,唐玄宗曾經(jīng)到王維家里找玉真公主。說明玉真公主還是經(jīng)常到王維家里做客的。
此時的王維一心只想陪著老婆,他和玉真公主應(yīng)該是一段“苦戀”。
直到一年后,終南山下,玉真公主遇到了奔向長安的李白。
李白大概沒有王維長得帥,但是應(yīng)該比王維會聊天。一見面,他就送了她一首詩《玉真仙人詞》,“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
當然,我相信,作為道友間的互相恭維,李白的溢美之詞是真誠的。
空虛的玉真公主眼前一亮,想到了幾年前的往事。
隨后一年多,李白一直寓居在玉真公主的驛館,等待朝廷給一個當官的機會。因為父親是商人,李白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當官的希望就落在了玉真公主等人身上。
公元731年,王維的老婆意外難產(chǎn),一尸兩命。王維可謂遭受到了人生中最沉痛的打擊。此后,王維再無續(xù)弦,余生潛心修佛。
“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
20歲的王維,留在了玉真公主心里。
王維出現(xiàn)變故后,玉真公主對李白刻意疏遠了起來。
公元732年,李白出現(xiàn)了階段性的自暴自棄,不僅窮困潦倒于長安街頭,甚至與市井之徒交往密切。
不過,玉真公主并沒有放棄李白。
十年后,李白二進長安。公元742年,在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聯(lián)袂推薦下,唐玄宗終于忍不住看了李白的詩,一時驚為天人,急忙召李白進宮,隨后讓他做了翰林。唐玄宗此后只要是吃喝玩樂,都愛帶著李白,讓他在一旁寫詩助興。
著名的“楊國忠捧墨、高力士脫靴”事件,即發(fā)生在這段時間內(nèi)。李白也寫出了大量贊美楊貴妃的華美詩句,例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春風(fēng)得意的李白,也沒有讓玉真公主失望。
公元744年,厭倦了“拍馬屁”生活的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繼而東游洛陽,在那里遇到了一生的摯愛——杜甫。
從此,李白留在了杜甫心里。
此時此刻,玉真公主似乎也沒有了對人世間的一絲絲牽掛,跑到了敬亭山修煉,直至終老。
李白有首詩《獨坐敬亭山》,小時候讀到這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我總是百思不得其解,等到長大后讀到這段詩仙的感情史,方才恍然大悟。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莫過于平平淡淡的“相看兩不厭”。
玉真公主永遠地留在了李白心里。
我相信,出于對玉真公主的敬重和愛,又因興趣愛好差別、個人性格迥異等諸多因素,李白和王維終其一生,都在小心翼翼地回避著對方。他們的好友,也默認了這個狀態(tài),彼此心照不宣。
我也相信,總有那么一個夕陽西下的黃昏,在長安城的某條石板路上,李白和王維兩人,遠遠地互相望見,彼此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默契的點頭,然后各自向左走、向右走。
人生,不必相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