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利辛縣教育事業(yè)有了長足發(fā)展,特別是農村更是突飛猛進,農村學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都有大幅提高。但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目前,農村中學學生輟學現象又有所抬頭,尤其是邊遠貧困的鄉(xiāng)鎮(zhèn)更為突出,因此,找出學生輟學原因及其相應的對策,對加強農村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們生活在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因素的方方面面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筆者以為學生輟學主要有以下原因:
童年網資料圖片
(一)社會原因。學校不是孤立的,社會上的負面影響直接制約學生和家長的心理。一是體制改革的影響。由于教育體制的改革,畢業(yè)生自主擇業(yè),國家不作統一分配,就業(yè)難度大;加之出現個別用人制度上的徇私枉法現象。這些暫時的社會現象在一些學生和家長認識上形成短視性,致使某些學生認為找工作靠關系,讀書沒有意義,最后輟學。二是金錢誘惑的影響,有些學生受打工熱的影響,看到別人掙錢“衣錦還鄉(xiāng)”,從而動搖讀書意識,抑制了讀書動力,最后在“親朋好友”的引導下外出打工而輟學。
(二)學校原因。由于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不注重素質教育、只抓尖子生,忽視差生,導致一些學生因成績落后而悲觀,升學無望而輟學。另外,部分教師教法不當,學校收費補課等因素,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經濟壓力,使學生厭學而輟學。
(三)家庭原因。家庭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家庭困難交不起書學費學生不得不為生計奔波而輟學。二是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子女過高要求,增加學習壓力,壓抑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長此下去,致使學生厭學而輟學。
(四)自身原因。有的學生因基礎差,學習吃力,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能正確對待,缺乏自信心和拼搏精神;受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染上賭博或沉迷于社會上的“花花”錄像,最終變壞而輟學。
那么,如何防止學生輟學呢?
首先,要加強學生學習目的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點,提高讀書意識。在輟學的學生中,多數學生沒有學習目的,認為是其家長要他來讀的,所以曠課、賭博、抽煙現象比較突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遠大理想教育,人生觀教育、學習目的教育,提高學生認識世界,辨別是非的能力,樹立起為將來成為有用人才而讀書的意識。其次,社會、政府、學校應關心支持貧困學生,使他們完成學業(yè)。因家庭貧窮,交不起學雜費而失學的學生大為存在,這些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是地理條件惡劣,姊妹多,父母多病,齡老體弱等,面對這些學生,政府、學校應關心幫助他們,以適當的方式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同時呼吁社會中的有識之士,支助貧困生,盡管我們國家每年都在花大量資金搞扶貧工程,但由于資金所限尚有許多貧困學生得不到支助。
最后,應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正確引導差生,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在農村中學,條件雖然艱苦,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應克服困難,收集教育信息.改進教學方法,要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要教出有現代特色的學生;要采取激勵機制,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抗挫能力,關心鼓勵差生。加強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抑制學生心理的非正態(tài)發(fā)展,消除消極因素,變學生厭學為樂學、勤學。總之,學生輟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不僅是學校、教師應關心的問題,也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