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 權
原文
夫將者,人命之所縣也,成敗之所系也,禍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賞罰,是猶束猿猱之手,而責之以騰捷,膠離婁之目,而使之辨青黃,不可得也。若賞移在權臣,罰不由主將,人茍自利,誰懷斗心?雖伊、呂之謀,韓、白之功,而不能自衛(wèi)也。故孫武曰:“將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亞夫曰:“軍中聞將軍之命,不聞有天子之詔”。
譯文
將帥是軍隊中的關鍵。他懸系著千萬士卒的性命,關系著戰(zhàn)爭的勝敗結局,左右著國家命運的盛衰興亡。如果君主不把指揮軍隊的權力全部交給將帥,就好象用繩索捆住猿猴的手足卻斥令它快速地攀爬樹木,跳躍飛奔,又好象用膠帶粘貼人的雙眼,卻要求他辨別各種顏色,這都是不可行的事情。如果賞罰大權被權貴所操縱,主將沒有任何可以自主的權力,上下必然會被私心、利力所籠罩,人茍且于私利,就沒有人會為國家效命,更沒有旺盛的斗志。那么,就是有伊尹、呂不韋那樣出類拔萃的才智,有韓信、白起那樣的功績,也不能自保。所以,孫武說:“將帥一旦領兵作戰(zhàn),一概不從君命”。亞夫也講:“在軍中,只有將帥的命令可聽,沒有聽見君主的詔令”。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兵權問題。這個問題,諸葛亮在《將苑》的第一篇文章《兵權》中,已有論述,不過側重點不同:《兵權》論述的是統(tǒng)兵之權,是總的指揮權;《假權》一文著重論述的是臨陣指揮之權,強調“將之出,君命有所不受。”要求保證將領臨陣指揮的全權。文章一開頭就用了三個排句,突出說明這個指揮權關系重大。接著,文章又用比喻加以論證,最后還引用孫武和周亞夫這樣杰出的軍事家的名言加以證明,可見諸葛亮對這個問題的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也確實太重要了,諸葛亮自己就有切身之痛。當他四出祁山,好不容易連勝司馬懿,打出了大好形勢時,后主劉禪卻聽信宦官的讒言,下旨召回諸葛亮,意欲削權防變。諸葛亮無奈撤兵,結果功號一簣,白白葬送了大好形勢。最終諸葛亮沒能征服中原,抱撼而死。授予將領全權,確實是用兵的根本。
拓例
審時度勢破敵軍
建安十六年,偏將軍馬超等人謀反,殺了涼州刺史韋康。建安十九年,韋康舊部趙衢、尹奉、姜敘等人起兵征討馬超。姜敘在鹵城,馬超在冀城,趙衢等人誘使馬超出城攻姜敘,便冀城空虛,趙衢等人乘機攻入冀城,將馬超的妻子殺死。馬超攻鹵城不下,又回不了冀城,他只好逃奔漢中。姜敘等人兵少,不敢貿(mào)然去追。
姜敘派人找夏侯淵求援。夏侯淵與手下諸將商議此事,諸將都說沒有曹操的命令不便行動。夏侯淵卻認為,將在外,應當審時度勢,怎么有利就怎么干。他說:“曹操在鄴城,從這里去往返一趟就有四千里地,等命令來時,姜敘他們早就被馬超打敗了,非趕快去救援不可。”
于是,夏侯淵命令部將張郃率五千步騎兵,從陳倉一條小路上去追擊馬超,他自己在后面押運糧草督陣。馬超如喪家之犬,戰(zhàn)斗還沒打響,他就跑了,丟下的大批軍用物資,成了張郃頜的戰(zhàn)利品。夏侯淵趕到時,支持馬超謀反的各縣,都已獻城投降。
和馬超一起叛亂的韓遂,此時正在不遠處的顯親,夏侯淵想襲擊顯親,斬殺韓遂。韓遂得到消息后,連夜逃走。夏侯淵與部將們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有的說應立即攻擊韓遂,有的說應去攻打興國。夏侯淵認為,韓遂有精兵強將,興國的城池很牢固,攻擊哪一個都不可能立即得手,不如采取調虎離山之計,先去攻打長離的諸羌子弟,其中有很多是在韓遂的部隊中當兵。如果韓遂舍棄長離,羌人子弟就無家可歸;如果韓遂去救長離,就把韓遂誘出了城,可以和他在野外作戰(zhàn),則韓遂必敗。眾將官認為主帥說得有理,遂按計劃行動。
夏侯淵留下督將看守軍需物資,親率輕兵步騎去長離,攻燒羌屯,斬殺和抓獲了很多羌人。在韓遂軍中的羌人將士,紛紛奔回自己的部落。韓遂也率兵出城去救長離,被夏侯淵攔在半路。
夏侯淵手下的部將見韓遂的兵馬很多,建議挖壕溝打持久戰(zhàn)。夏侯淵卻說:“我們圍戰(zhàn)千里,現(xiàn)在挖溝扎營,士兵們會很疲憊的,不能堅持多久。韓遂兵馬雖多,我看很容易打敗他。”于是夏侯淵下令擂起戰(zhàn)鼓,手下將士神威大振,高喊著沖向韓遂的陣地,韓遂的將士人心已散,毫無斗志,頓時亂了陣腳,四散奔逃。
夏侯淵得勝回圖陽,稍事休整,又兵圍興國城。興國五千人逃奔馬超而去,其余的人都投降了夏侯淵。夏侯淵又乘勢掃蕩了高平等地,繳獲很多糧草和牛馬。
夏侯淵審時度勢,趕馬超,追韓遂,破興國,平高平,連戰(zhàn)皆捷。仗都打完了,曹操所派的節(jié)度使才拿著曹操的命令趕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