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必須明白五臟母子關(guān)系,五行為木火土金水,這是中醫(yī)辯證的基礎(chǔ)五行論,五行相生關(guān)系就是母子關(guān)系。
以木火為例來說明,木生火,木就是火的母,火就是木的子。
木即厥陰肝,也叫乙木;
火即少陰心,也叫丁火;與少陰腎同為君火,一生一發(fā),相交而轉(zhuǎn)。
按道家五行相生說法,木生火是沒錯的。但在中醫(yī)體系,實際上是這樣的嗎?
我們先來了解腎,腎五行屬水。
水即少陰腎,也叫葵水;
腎水不只是水,水內(nèi)孕有一股不怕水的火種,我們稱之為【雷龍之火】,也叫【君火之源】。此君火之源,以水而存,此為生,上達少陰心,以化君火,此為發(fā)。
這樣看來,腎才是心之母,因為腎提供了心火之源。
不,腎還真不是心之母,為什么?
【血液體陰而用陽】
心主血脈,血由心火化生。這句話是不是很難理解?
腎水攜君火達心臟之后,君火化心火,心火即化此腎水為血,故有:火為陽,而生血之陰(即轉(zhuǎn)化腎水為血),賴陰血以養(yǎng)火,故火不上炎(血水和火處于微妙的平衡狀態(tài)),而血液下注,內(nèi)藏于肝,寄居血海,由沖,任,帶三脈行周身,以溫養(yǎng)四肢(血中有心火之陽溫熹故身暖)。
如果血虛,肝就失藏,而生肝風,即木旺,風動則火勢漲(心火隨血下藏肝,故肝火實為下行之心火,此火會復(fù)行上達心與本心火交雜,火勢更猛),心本因血虛而無陰養(yǎng),火愈旺而反傷血,此即陰陽不平衡之體現(xiàn)。所以,血病即火病,心肝俱病。故仲景治血必帶清火之藥,如白芍阿膠天麥生地之類。清火即補血,補血不清火,庸醫(yī)也。
也就是說,肝其實也不是心之母,只是心血的倉庫,當心血虛耗時,肝即反哺心(就因反哺故假稱肝木為心母),將存儲的血液抽取足夠心臟循環(huán)的量給心臟使用。令心血虛耗的原因很多,思慮過多,出汗過多,受傷出血,女子崩漏,脾虛等等。如不及時補血,必惡性循環(huán),出現(xiàn)更多癥狀,比如嚴重的失眠,長期低燒,燥證,便秘,心悸等等。
這即真正的中醫(yī)五行。
※為什么心腎要相交而轉(zhuǎn)?
腎水生心火,心火再從肺管下于腎和膀胱,以火熱來化腎膀胱內(nèi)之水為氣,此即腎氣,衛(wèi)氣,脾氣,肝氣,肺氣,心氣之來由。所以會有心腎相交之故。一上一下為轉(zhuǎn)。所以心腎不交就會出現(xiàn)心火不下而致下焦失溫化寒,腎水不上而上焦熱極的癥狀。
※攜君火上達心的腎水非腎水,為俱肺氣+君火合為一體的血之本源。故有肺氣下行,腎以納之,即為上達心化血之用。
解自:內(nèi)經(jīng),四圣心源,血證論等書籍,臨床已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