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詩說中國》是首部以古詩及注論形式總結(jié)和致敬中華民族眾多圣賢豪杰的著作,是為了能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總結(jié)經(jīng)驗、吸取教訓,用古詩概括、歌詠中華民族歷代圣賢的生平事跡及其精神風貌,融文史哲于一體,顯精氣神于一言,唯愿廣大青少年通過誦讀后烙印于心,得圣賢精神滋養(yǎng)、貫通中華文脈、鼓舞華夏兒女大步前行,慎終追遠以繼往開來,與古今賢哲一道,為推動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此詩由國畫家楊蕓熙繪制《老子絕德至行》詩意圖。本文選自廖彬宇先生《詩說中國——中國精神之禮義三百圖》,由著名文化學者張紅星教授注解。全書365篇內(nèi)容將陸續(xù)發(fā)布,每幅圖之命名均為相關(guān)成語。
己丑歲志心撰老子匯通一書有感五律
來去杳無蹤,千年幸一逢。
東方浮紫氣,后世仰音容。
上善傳天道,玄門啟正宗。
茍能遵德教,我輩亦猶龍。
張紅星教授注:
來去杳無蹤:謂老子之神秘,生卒不詳,難知難測,學界莫衷一是,不可思議。
千年幸一逢: 謂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guān),與關(guān)令尹喜巧合一見,成就千古奇緣。
—— ————————————————
韓天佳教授評:
廖彬宇先生博覽群書,對于儒釋道經(jīng)典無所不窺。本詩就是他閱讀《老子》的讀后感。同時也是彬宇先生2009年23歲時撰寫《老子匯通》一書時對老子表達崇敬之情的感受。彬宇先生的《老子匯通》一書,前所未有地將老子思想用易學來加以還原,開創(chuàng)了以易解老的形式。充分證明了康有為的評價:“《老子》之學,只偷得半部《易經(jīng)》??涤袨橐源艘痪湓捲u價完便戛然而止,許多方家卻不明就里,不敢想象的是,彬宇先生如此年輕就能做到以易解老,既明于易、又明于老。為論證《易》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做出了貢獻。
老子于周靈王元年(魯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陳國苦縣。據(jù)《史記》、《索隱》、《后漢書》、《禮記》、《經(jīng)典釋文》等著作,老子即李耳,老子的家鄉(xiāng)在春秋時期的陳國苦縣,即今河南省鹿邑縣,其地春秋時屬陳國,當時稱為“鳴鹿”,也被稱作“相”,就是說老子是春秋時期的陳國人。老子姓李名聃,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陳國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朝的柱下史,管理典籍圖書,是孔子的前輩,孔子曾向他問禮。
古代史書的記載不是實時更新,而常常是后世追述,使得老子在世時隸屬于春秋時期陳國的苦縣,被后世追述的方法而劃歸了到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或者漢朝時期的楚國。《索隱》:“苦縣本屬陳,春秋時楚滅陳,而苦又屬楚,故云楚苦縣?!薄墩x》:“至天漢脩史之時,楚節(jié)王純都彭城,相近。疑苦此時屬楚國,故太史公書之?!?/p>
“來去杳無蹤”:謂老子之神秘,生卒不詳,難知難測,學界莫衷一是,不可思議。他的一生事跡撲朔迷離,僅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經(jīng)》,包容那么豐富的內(nèi)容而且首尾貫通,這全賴作者寫文章運用技巧之高超。老子的文學技巧可歸納為:
一、文簡意賅,文短味長,善于三字四字構(gòu)成對句繪聲繪色地描寫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圖景。后人把《道德經(jīng)》分為八十一章,每一章字數(shù)不多,多者八十余字,少者二十余字但它卻像一串串的八寶珍珠,一句一理間錯而不斷,中間還往往押韻,以增加文章的音樂性。二、妙用比喻妙用對句。妙用比喻如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第二十六章的“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妙用對句如第一章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二章的“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類。每句話都熔鑄著作者的強烈思想感情,這就是老子妙用比喻和對句的結(jié)果。三、老子文章都很容易理解,并不是“難識微妙’,但要從他的語言運用上找出它的妙處。四、老子文章善于用矛盾說明事物相互轉(zhuǎn)化的自然法則,在造句時信手拈來反正詞,巧妙地結(jié)合一起使用它揭示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的本質(zhì),如:有無、同異、美惡、難易、長短、上下、高低、前后、虛實、強弱等等。五、老子文章是以明理的散文為本。自六經(jīng)以下諸子百家論述,文章皆為寓理的工具,老子也不例外,但老子文章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和表現(xiàn)形式,則別具特色。六、老子力求文工,一個道理常以數(shù)個同義詞,反復論證,再因語短而味長,理明而事核,而不覺重復;老子要文章形式從其內(nèi)容不是“文章必以體制為先”;老子文章不求駕空、纖巧,而是靠實,敘述議論,辭正理備,《道德經(jīng)》八十一章,從頭到尾前后呼應條理清晰沒有混淆之處,體現(xiàn)了結(jié)構(gòu)服從主題的表現(xiàn)。
老子的結(jié)局也很神秘,相傳他西行傳法去教化胡人。但是由于地域文化背景不同,他沒有傳《道德經(jīng)》,而是根據(jù)西方社會的情況又撰寫了一部經(jīng)典,稱為《老子西升化胡經(jīng)》。我們且看這部《道德經(jīng)》的外文版前兩章:
西升章第一:老君西升,開道竺乾;號古先生,善入無為;不終不始,永存綿綿。是以升就,道經(jīng)歷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見氣,齋待遇賓,為說道德,列以二篇。告以道要,云道自然;行者能得,聞者能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言者,以音相聞;是以故談,以言相然。不知道者,以言相煩;不聞不言,不知所由然。譬如知音者,識音以弦;心知其音,口不能傳;道深微妙,知者不言。識音聲悲,抑音內(nèi)惟,心令口言,言者不知。今按:相傳老子來到西域,將道家經(jīng)典改編成佛家經(jīng)典,自己成為佛祖。關(guān)尹喜讀了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頓悟,撰寫《關(guān)尹子》留給中土,然后也追隨老子西行,稱為觀音。
道深章第二:老君曰:道深甚奧,虛無之淵;子雖聞道,心不微丹。所以然者何?書不盡言。著經(jīng)處文,學以相然;子當寶之,內(nèi)念思惟;自然之道,不與子期。喜則稽首再拜:敢問學之奈何?今按:這本經(jīng)書從函谷關(guān)寫起,老子短暫停留,卻已度化關(guān)尹,使之稱為弟子跟隨身邊。師徒二人分別為華夏人民留下了《老子》和《關(guān)尹子》兩部經(jīng)典,然后相繼離開中原,來到西土。
“千年幸一逢”:謂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guān),與關(guān)令尹喜巧合一見,成就千古奇緣。大約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谷關(guān)去四處云游。把守函谷關(guān)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guān),非常高興??墒钱斔览献右鲫P(guān)去云游,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guān)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崩献勇牶?,就在函谷關(guān)住了幾天。幾天后,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據(jù)說,這篇著作就是后來傳世的《道德經(jīng)》。然后,老子就騎著大青牛走了。相傳歸隱修煉于景室山(后更名為“老君山)”。
司馬遷《史記》記述了一個故事:老子久住周都研究道德學問,后見周朝衰敗,就離開周都,到了函谷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說:“您就要隱居了,請勉為其難為我們寫 本書吧”。當時老子就寫了一本書,分上下篇,闡述道德的內(nèi)容,共5000多字。這就是歷史上老子西度過函谷關(guān)留下《道德經(jīng)》五千言的故事。尹喜是春秋戰(zhàn)國 時的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后來,莊子稱他為“古之博大真人”。
《列仙傳》曰:關(guān)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內(nèi)學星宿,服精華,醫(yī)隱德仁行,時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見其氣,知真人當過,后回物色而跡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與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巨勝實,莫知其所終?!稓v世真仙體道通鑒》也記述尹喜得道經(jīng)過:周楚康王時尹喜為巨大夫,后為東宮賓友,結(jié)草為樓,仰觀乾象。一日,觀見東方紫氣西邁天文顯瑞,知有圣人當度關(guān)而 西,乃求出為函谷關(guān)令。遇老子,迎為師,拜求至道;老子因接喜玉歷三十五章及道德經(jīng)五千言而去。喜欣爭持誦,奉行道成。
尹真人得道成仙后,老君授他玉冊金文,號文始先生,證位為無上真人,玉清上相,為天府四相之一。賜紫芙蓉冠,飛青羽裙,丹得綠袖,交泰霓裳,羅紋目黃級,九色之節(jié),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統(tǒng)領(lǐng)八萬仙士。元順帝至元三年(1266)加封文始尹真人,無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道教派別之一“樓觀道”奉為祖師。關(guān)尹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于老子側(cè)。《古今圖書集成》載“時人莫知老子西游,關(guān)尹喜見紫氣,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于是,關(guān)尹執(zhí)弟子禮,向老子請教,老子亦知其奇,應其所求,著道德經(jīng)五千余言,留傳世上,并盡傳關(guān)尹以內(nèi)外修煉之法。后隨老子“俱游流沙,莫知所終”。
“東方浮紫氣”:漢·劉向《列仙傳》:“老子西游,關(guān)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guān),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歷代眾多景點和家庭、會所均有“紫氣東來”的牌匾。紫氣東來寓意吉祥、祥瑞的意思。因為古代很多官服都是紫色的,所以古人眼中的紫色就寓意著當官。紫氣東來象征著大富大貴之,平安如意之喜,吉祥吉利之征,歡喜祥和之兆。紫氣東來,即紫氣自東而來,它自古以來就是吉祥的象征。在古代,書香門第的大門都會掛上“紫氣東來”的牌匾,借此比喻吉祥高照;在現(xiàn)代,很多老百姓在春節(jié)來臨的時候,都會把紫氣東來貼在門框上作為門聯(lián)的橫批。
“紫氣東來”一詞出自西漢史學家劉向所著《列仙傳》。這是我國最早一部較為系統(tǒng)的敘述神仙事跡的著作,一共記載了71位仙家的身世以及事跡。紫氣東來一詞在文中是這樣出現(xiàn)的,老子西游,關(guān)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guān),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意思就是老子在過函谷關(guān)之前,關(guān)尹喜見紫氣從東而來,便明白將有大圣人經(jīng)過此關(guān)。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后來便將紫氣東”用來表示吉祥、祥瑞。
“后世仰音容”。相傳老子長壽,大約于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國,享年一百零一歲?!肚f子·養(yǎng)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胡適認為,老子至多不過活了九十多歲。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國內(nèi)外各地有眾多的老子道觀,有華人之處就有人學習老子著作。其影響已經(jīng)遍及全球,德國許多家庭都有《道德經(jīng)》,繼孔子學院之后,中國又在澳洲等地建設了“老子學院”。確實是“后世仰音容”。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老子》一書里?!独献印?,又名《道德經(jīng)》或《德道經(jīng)》,和《易經(jīng)》《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jù)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zhàn)國中前期。有學者認為《老子》并非成于一時,作于一人。此書共計五千字左右,最初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jīng)》之名。后來稱《道德經(jīng)》,并分成八十一章,編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jīng)三十七章,下篇德經(jīng)四十四章。全書的思想結(jié)構(gòu)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疇是“道”,“道”字在《老子》書中出現(xiàn)了七十三次,天道自然無為是《老子》一書的主旨。道是一種混沌未分的初始態(tài),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生萬物的根源;道常無名,無為而無不為,它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以柔弱勝剛強,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說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體,又是萬物的規(guī),還是人生的準則。儒家以天、地、人為“三才”,老子則以道、天、地、人為“四大”?!八拇蟆痹凇叭拧敝显黾恿说?,就給中國文化思想的架構(gòu),打開了一個極其高遠、極富想像力的思想空間。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貫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貫穿中,不給天與帝這類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在從根本上改造原始道論的基礎上的一個偉大的發(fā)明。
“道”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本原與本體,締造、成就了天地萬物。但道成就天地萬物,并非有意作為,而完全出于無意作為,完全是自然而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薄暗婪ㄗ匀弧保匀徽?,自得其然也。自然是對道之狀態(tài)與作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實體的自然?!吧挥校瑸槎皇选?,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順其自然,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無為,但正是這種無為,成就了有為;正是因為無為,才成就了一切。這種現(xiàn)象,被老子加以哲學的高度概括,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而無不為”,不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時也是支配天地萬物之最根本規(guī)律,是個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則,是所謂“道理”?!安蛔陨誓荛L生”,“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這是天地萬物之理?!胺蛭ú粻?,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這就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則?!盁o為而無不為”,不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時亦是“道術(shù)”,是侯王治理國家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侯王之“王”天下、治天下,亦當以道為法,“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所以“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當前國家“八項規(guī)定”首先就是“不擾民”。這是老子的“無為”思想在新時代的運用。
“上善傳天道”,《道德經(jīng)·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身居高位的人最好的行為 像自然界的水一樣呵護大家。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選擇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恪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fā)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不會埋怨他人。合于道體的人,好比水,水是善利萬物而卻又不會與物相爭。它樂于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人樂與卑下的人相處,心境十分平靜,交友真誠相愛,言語信實可靠,為政國泰民安,行事必能盡其長,舉動必能適其會,這是因為他不爭,所以才無過失。”(參看《老子的智慧》 林語堂)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彼J為上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yǎng)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于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
在“上善若水”一語之中,老子用水之特征和作用來比喻最優(yōu)秀的領(lǐng)導者所應該具有的人格特征。水最基本的特征和作用主要有四點:一、柔弱,水是天下最為柔弱的東西;二、水善于趨下,善于處在低下的位置,善于停留在卑下的地位;三、包容、寬容,小溪注入江河,江河注入大海,因而水具有容納同類的無窮力量;四、滋養(yǎng)萬物而不與相爭。老子認為,最優(yōu)秀的領(lǐng)導者,具有如水一般的最完善的人格。這樣的人,愿意到別人不愿意到的地方去,愿意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們具有駱駝般的精神和大海般的肚量,能夠做到忍辱負重、寬宏大量。他們具有慈愛的精神,能夠盡其所能去幫助、救濟人,甚至還包括他們所謂的“惡人”。他們不和別人爭奪功名利益,是“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王者。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于水,然而它卻能穿透非常堅硬的東西,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吧仙迫羲保钦f水具有滋養(yǎng)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潤民田?!狈彩悄芾?、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jīng)]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體現(xiàn)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于水。為什么說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后,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于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后的七個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guān)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并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fā)。最后的結(jié)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么怨尤。
“玄門啟正宗”。老子被后人尊奉為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老莊”。后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學,故對儒家思想的發(fā)展也有很大影響。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quán)術(shù)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與《周易》和《莊子》并稱為“三玄”,是全球文字出版發(fā)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又與《易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并稱為“東方三經(jīng)”。
老子認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美丑、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惡。表面看來,正相反對的兩個方面是相互對立的,而實際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比魏问挛锒际悄阒杏形?,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動”。這就是說,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向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所謂“物壯則老,“兵強則滅”。同時,事物的發(fā)展、事物向反面的轉(zhuǎn)化,并不是一下子實現(xiàn)的,需要經(jīng)歷一個數(shù)量上不斷積累的過程?!昂媳е?,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認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無為,自然無為乃支配宇宙萬物的根本規(guī)律,也是人類應當信守的基本行為準則。從無為的原則出發(fā),老子反對人之有為,因為有為破壞了人的原始的自然淳樸,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帶來了虛偽、狡詐、貪欲、罪惡等種種社會丑惡現(xiàn)象?!按蟮缽U,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天下有道,一切都自然而然。不標榜仁義,而自有仁義。等到以仁義相標榜,則意味著仁義已不復存在。由此老子提出“絕智棄詐”“絕巧棄利”,主張“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雖有舟與,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jié)繩而用之”。這是一種復古思想。與這一社會理想相適應,老子還主張貴柔處弱,認為“堅強處下,柔弱處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進而主張“上善若水”,認為最完善的人格應具有水一樣的心態(tài)和行為,“處眾人之所惡”,去別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堅忍負重,居卑忍讓。正因如此,老子思想成為“玄門正宗?!?/p>
“茍能遵德教”,“茍”是如果之意。炎黃后代子孫,一直遵守老子留下的教誨,許多杰出人物的行為準則和家風家訓中,都有來自《道德經(jīng)》的語句。例如河洛康家,其始祖是洪武九年,在朱元璋的移民政策下,從山西洪洞縣前來河南鞏義??蛋偃f家族是二世祖康守貴的第三子康安這一支。傳到第六世紹字輩,康家人才濟濟,在堂兄弟十四人中有功名的就有七人。嘉靖年間,康紹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官職雖然不高,從驛丞到大使,但是所負責的都是與貿(mào)易有關(guān)事務??到B敬組織康家子弟來往于山東與河南之間,將糧油農(nóng)桑等產(chǎn)品進行販賣,從他開始奠定了康家十二世的繁榮,長達四百余年。
到康家十一世祖康惠時,迎娶了福王與李妃之女,福王曾經(jīng)稱帝,康朱兩家的聯(lián)姻,使得康家錦上添花。康惠之子康大勇決定棄仕經(jīng)商,這個決定得到了他母親朱氏的支持??荡笥聦⒖导疑鈴穆搴幼龅近S河,東進山東,康大勇制造大船叫太平船,每只船可裝二百石糧食,康家船隊在運力上的優(yōu)勢,使康家財富迅速得到積累??荡笥乱渤蔀榱说谝淮蛋偃f。
康家十四世祖康應魁曾兩次懸掛“良田千頃”牌匾,通過賄賂大臣勒保壟斷了百萬清軍的軍需服裝和軍用物資的十年供應權(quán),在這十年中,康應魁為康家更是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祽璐艘矇艛嗔岁兾鳑荜柕牟计ナ袌?。賑災和修堤都是康應魁的所為。
1847年,康應魁在他七十五歲的壽誕之上,他將康家所有放貸的借據(jù)付之一炬。這是道家“知足者富”“知足常樂”思想的體現(xiàn)??祽樱档榔街啤傲粲嘭摇弊鳛榭导业淖嬗?。康道平,字坦園,是這塊匾由狀元?,u書寫。牛狀元的兒媳是康道平的孫女,有了這層姻親關(guān)系所以在匾中會有“坦園老伯”這樣的稱呼。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慈禧倉皇出逃。1901年下半年,慈禧在從西安回京時,路過河洛康家,康應魁的曾孫康鴻猷負責了這次的接待工作。由于八國聯(lián)軍的洗劫,清廷國庫已經(jīng)空虛,慈禧對各地政府進行了攤派,康鴻猷最終捐出所有家財,散財避禍,為國毀家。
康家的經(jīng)營理念一直貫徹了“留余”的祖訓,也是秉承了這個“留余”的經(jīng)商之道,康家才能歷經(jīng)十二世繁盛,持續(xù)四百余年不衰。這個遵循中庸之道的留余思想充滿了先賢們的哲學思想。就像兩名武林高手交鋒,招式在未用老之前,還有后招和轉(zhuǎn)圜之地,才會立于不敗的境地。否則,根本沒有贏的可能。
“留余”是處世之道,人不可能獨立于社會的存在,在我們的社交活動中,給別人留有余地的同時也是在給自己留余??导掖笤豪飸覓熘粔K匾額,寫著“留余”二字。上凹下凸。上凹意為:上留余于天,對得起朝廷;下凸意為:下留余于地,對得起百姓與子孫。正文是: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
“康百萬”莊園過廳正上方懸掛著五塊別致的匾額——留余匾,它既是康家的家訓,也是康家莊園文化的象征和鎮(zhèn)館之寶。“進入康百萬,先看留余匾”。開頭以留耕道人《四留銘》開篇:“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這里是引用了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句座右銘來告誡子孫,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人生在世,不要把福、祿、壽都享盡用盡占盡,要把它留給需要的人。接著,又引用明朝進士高景逸的兩句話:“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余味?!笨梢哉f把留余思想發(fā)揮到了極致。最后又總結(jié)道:“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盡而已?!辈抑谰褪恰傲粲嗉杀M”,這句話道出了康家繁榮昌盛400年的秘訣就是凡事留有余地,忌盈忌滿,過猶不及。這一思想,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日中則昃,月滿則虧”的思想,也是道家思想的反映。
“我輩亦猶龍”。老子猶龍,這是孔子對老子的評價。作為中國歷史上橫跨千古的兩位思想巨人,他們之間曾發(fā)生過什么樣的故事?孔子又是為何形容老子猶龍?龍能吞云吐霧,神龍見首不見尾。“至于龍吾不能知,
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曾前往洛邑(今洛陽)拜訪老子。他在洛陽住了幾天,向老子請教了很多事情。臨走之前,老子說:我送你兩句話,當臨別的禮物吧?!澳闼@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墒枪湃怂懒?,連骨頭都爛了,不過剩下那么幾句話,你不能把那些話看得太重。有極高道德的人都是很樸實的,你應該去掉驕傲、貪戀,去掉一些架子、妄想,這對你是有好處的?!?/p>
孔子懷著感激之情離開了洛陽,回到魯國后,常常贊美老子。弟子們問他:“老子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
孔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會飛的可以織網(wǎng)捕獲它,會游的可制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龍,我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它在云端,在天上,無法捉摸,深不可測,而老子,他就像龍一樣。”一句話,道出了孔子對老子的崇拜與佩服。
孔子與老子,分別開創(chuàng)了儒家學派與道家學派,一舉奠定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思想格局,并進而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干。而千年前他們二人的這次會面,也給后世留下了一段有趣且意味深長的佳話。范仲淹于道學有很深的修養(yǎng)。他的《老子猶龍賦》深得道家之旨,“長存慈儉之寶”,“不離清凈之源”?!吧颀堉e也,其變不窮;圣人之道也,無幽不通?!辟澴u老子為見首不見尾的神龍,以不變應萬變,無為而治,無幽不通?!白鞔蠼持趲?,闡無為之妙旨;唯尊道而貴德,自反古而復始?!睂献铀枷氲年U發(fā)可謂畫龍點睛。范仲淹青年時就曾結(jié)交周德寶和屈元應兩位道士,周精于篆刻,屈長于《易》,三人皆善琴藝。道士程用之曾替范仲淹畫像,范撰有題畫詩;還與鐘道士相唱和,在亳州有《過太清宮》詩云:“誰言仙道求難至,自愧陰功積未多。”
從饒州移潤州,首先去拜謁道教勝地茅山。范仲淹終身躬行道家養(yǎng)生之術(shù),與家人、朋友的書信中,多有涉及。但他不佞道,對莊子“為善無近名”曾給予批判。在泰州西溪時所寫《贈張先生》一詩表明了他的價值取向:“清靜道自生”,“讀《易》夢周公”,“養(yǎng)志學浮丘”。浮邱子是仙人。南朝梁·沈約《夕行間夜鶴》詩: “且養(yǎng)凌云翅,俯仰弄清音。所望浮邱子,旦夕來見尋?!?范仲淹一生與佛道高人交往很多,每到一處必廣游寺院,結(jié)交高僧道長,多有唱酬。他在《上執(zhí)政書》中云:“釋道之書,以真常為性,以清靜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道家“清靜”思想對范仲淹影響深遠。
《老子猶龍賦》全文如下:昔老氏以觀妙虛極,棲真渾元。握道樞而不測,譬龍德而彌尊。孰可伺珠,長存慈儉之寶;全疑在沼,不離清凈之源。宣尼之啟述嘉言,發(fā)揮至圣。謂此真宗之德,若彼時乘之性。每去不祥之器,劍化同歸;常開眾妙之門,魚登比盛。莫不遺情寵辱,放志希夷。振淳風而勝驤有便,樂上善則游泳無疑。所謂性相近也,故可則而象之。知雄守雌,宛訝存身之際;絕圣棄智,潛疑勿用之時。至哲難偕,元功莫極。知止而過亢何有,善行而在田可則。彼飛升于天路,此逍遙于圣域。流沙西去,曾無戰(zhàn)野之虞;紫氣東來,實有召云之德。豈不以神龍之舉也,其變不窮;圣人之道也,無幽不通。一則致霖雨于天下,一則宣教化于區(qū)中。背偽歸真,豈逐葉公之好;長生久視,寧資豢氏之功。不然又安得深述杳冥,盛稱達變?忘極而沈梭是擬,著經(jīng)而負圖可見。宋纖比圣,堪為折角之流;尹喜依仁,自得攀髯之便。大道卷舒,非龍何如?言豹隱者,胡能比矣;稱虎變者,近可方諸。我名躋四大之間,五靈斯會;我道配二儀之際,三友非疏。故能作大匠止宗師,闡無為之妙旨。惟尊道而貴德,自反古而復始。比于或躍之靈,蕩蕩乎其圣如此。
“猶龍”已經(jīng)成為漢語詞匯。其義有三:一謂道之高深奇妙,如龍之變化不可測;二指老子;三稱有道之士。唐·黃滔 《省試王者之道如龍首賦》:“王者以御彼萬國,居于九重。既體天而立制,遂如首以猶龍?!彼巍ぶ苊?《齊東野語·三教圖贊》:“理宗朝有待詔馬遠畫《三教圖》:黃面老子則跏趺中坐,猶龍翁儼立于傍,吾夫子乃作禮于前?!彼巍り懹?《讀》詩:“但說周公曾入夢,寧于老子嘆猶龍。”清·王夫之《連珠》之二:“材有讓乎猶龍,道有超乎維寶。”清·徐振芳《海陵寄李子微》詩:“猶龍久矣逃塵世,牽犢公然飲上流?!蓖踟贯贰兑颐允觥吩姡骸案猜雇皦簦q龍悟守雌?!?/p>
“我輩亦猶龍”包含“六億神州盡舜堯”之意。但是詩人提出了前提條件,就是“茍能遵德教”。只要我們世代銘記老子的哲學思想和道德理想,我們就能不斷取得成功。從“來去杳無蹤”到“老子其猶龍”,本詩首尾呼應,盡情贊頌老子形象與思想的神秘、神奇與神圣,讓讀者印象深刻,意猶未盡。
—————————————————————
《詩說中國——中國精神之禮儀叁百圖》為廖彬宇先生古體詩集,《禮記》云“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彬宇先生匯集歷年吟詠往圣先賢及其事跡的古體詩365首,透過圣賢事跡來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發(fā)揚禮樂文明。該文獻簡單易記,大雅斯文,使圣賢精神能夠讓人口耳相傳,深入人心。是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頌古今賢哲,致敬圣賢,也是獻禮新時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綿薄之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