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溫膽湯是中醫(yī)治療疑難病較為常用的一首方子,就是小柴胡湯合溫膽湯,中醫(yī)有句話說:“怪病多因痰作祟”,所以,很多疑難病、怪病,比如失眠、煩躁、心悸、耳鳴、頭暈、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問題,多從痰論治,而治痰首先會考慮溫膽湯。而痰常容易阻滯氣機,如果配合小柴胡湯,暢達三焦氣機,那么溫膽湯的作用將得到進一步拓展。
先來談?wù)劀啬憸?,溫膽湯是中醫(yī)治病的常用方,所謂的溫膽,不像溫胃、溫脾、溫腎等,它們屬于臟腑有寒需要溫散,而溫膽湯是治療膽胃有痰熱內(nèi)擾引起的一些列疾病,這也是大家對溫膽湯最基本的認識。但是溫膽湯的作用遠不止這些,更何況它與張仲景的小柴胡湯相結(jié)合所發(fā)揮的作用。
既然膽中沒有寒,為什么要叫做溫膽湯?這與中醫(yī)對膽的功能認識密切相關(guān)。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指出:“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此至陰之類,通乎土氣。凡十一藏者,皆取決于膽也。夫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升則萬物安?!?/p>
通俗講就是,膽為在五行之中稟春生之木氣,不像夏天的燥熱,也不像冬天的嚴寒,而是春天的那種溫和氣候,春氣溫和,萬物才能安寧,所以,“溫膽”并非溫散膽寒之意,而是使膽“溫和”之意。正如明·吳琨所說:
“膽,甲木也,為陽中之少陽,其性以溫為常候,故曰溫膽?!?/p>
前面說到溫膽湯是治療膽胃痰熱內(nèi)擾的方子,但從實際運用來講,其作用遠不止于此。
葉天士在其著作《溫熱論》中指出:
“再論氣病,有不傳血分,而邪留三焦,猶之傷寒中少陽病也。彼則和解表里之半,此則分消上下之勢,隨癥變法,如近時杏、樸、苓等類,或如溫膽湯之走泄?!?/p>
從葉天士對小柴胡湯與溫膽湯的對比中可以看出,溫膽湯能夠?qū)⒈P踞在三焦的痰熱、濕熱、溫熱的溫病類邪氣從上下分消走泄,治療的是少陽痰濕阻滯氣機,郁而化熱的“痰濕郁熱”病證。
歷代以來,用溫膽湯命名的方子有十多首,而沿用最廣的則是以宋·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所載的溫膽湯。
溫膽湯其實是在化痰方二陳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生姜)的基礎(chǔ)上加枳實、竹茹而成。
主要用于治療氣郁生涎,涎與氣搏,引起的心虛膽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詳,短氣悸乏,或自汗,譫妄不寐,合目則驚等癥。
本方用二陳湯來化痰飲,用竹茹清痰熱,用枳實破痰結(jié)、降氣逆。
所以,溫膽湯實際上是一首能夠解三焦痰濕郁熱的方子!
而小柴胡湯作為張仲景《傷寒論》中“和解表里之半”的代表方,治療的是風寒類邪氣侵襲少陽,使少陽氣機阻滯,郁而化熱的“氣滯郁熱”病證。對于小柴胡湯所能治療的具體病癥,張仲景在《傷寒論》第96條指出: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p>
湖北名醫(yī)梅教授更是在其《加減小柴胡湯臨證思辨錄》中對小柴胡湯盛贊到:
“本方寒溫并用,攻補兼施,升降協(xié)調(diào)。外證得之,重在和解少陽,疏散邪熱;內(nèi)證得之,還有疏利三焦,調(diào)達上下,宣通內(nèi)外,運轉(zhuǎn)樞機之效”。
可見小柴胡湯在疏通三焦氣機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
小柴胡引溫膽湯入三焦,小柴胡負責和解少陽表里之氣機,清解氣郁之熱,溫膽湯負責將三焦痰濕郁熱從上下分消走泄,兩方合用,可解三焦痰濕郁熱、暢達三焦被郁之氣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