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傳承了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數(shù)千年的傳承中,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祖先留給我們的東西都被流傳了下來。在這些文化中,俗語作為民間藝術(shù)的一種也一直廣為流傳,結(jié)合了數(shù)輩祖先的生活經(jīng)驗,不僅記錄一些歷史,也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不過有些俗語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也帶有那個時代的特色,我們看待這些俗語的時候就要辯證一點,就比如農(nóng)村老人們常說的“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就是古人們的結(jié)婚傳統(tǒng),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這句俗語中,一春指的是一年的意思,一辰指的是一個時辰,意思是男女婚配的時候,寧愿男子比女方大一歲,也絕對不要女子比男子大一個時辰的。當然了并不是說就確確實實是一個時辰,而是只要女子比男子大就不行,必須是男子的年齡比女之大。到底是因為什么才有了這樣的規(guī)定呢?其實這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古人結(jié)婚一般都很早,早婚是當時的習慣,尤其是貧苦人家就更加流行。從宋朝開始就有法律規(guī)定,男子16歲,女子14歲,就達到結(jié)婚年齡,家中既可以給孩子安排婚配,但是我們也知道,這里的歲數(shù)都是虛歲,實際年齡就更小了。所以如果男子到了婚配年齡,要是女孩子比自己大,很有可能是嫁不出去的“剩女”,這在古代也是很介意的。所以在古代很多人家都會在女兒到了婚配的年齡的時候,就早早的就把女兒嫁出去,甚至更有人給自己的孩子定下娃娃親,解決了兩家的婚姻問題。并且女孩會比男孩早熟一點,所以男孩要是找一個年齡一樣或者比自己大的女孩,那么就會顯得這個男孩比較幼稚。
二、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多以體力勞動為主,男性的體力比女生強,并且能夠從事很多的勞動,但是女子不行,因此維持家庭的運營的責任便自然而然的落到了男性身上,久而久之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意識。男人占主導地位,女子根本沒有過多的自主權(quán)。所以在一個家庭中都是男人當家,所以人們就認為,男人應(yīng)該比女人成熟一點,那么年齡自然也該比女人大一些了。再者古代講究以長為尊,也就是說家里年紀大的就應(yīng)該受到尊重,所以如果是女方的年齡更大的話,男子在很大程度上也要聽從女方的意思,就不能做到男子為尊了,所以為了減少這些不必要的麻煩,古人就直接規(guī)定娶年齡小的女子。
三、還有一點就是很我們現(xiàn)代的說法還挺一致的,古人覺得女人在結(jié)婚生子以后,容貌會衰老的過快,所以人們認為男大女小的婚姻才是般配的。
不過我們也看出來了,這句俗語是在特定背景下出現(xiàn)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不是也流行“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嗎,這句話并不是空穴來風,女人本身就比男人早熟,思考的東西也更加多,女人比男人大那么女人會比男人更加懂事成熟,因為經(jīng)歷的比男人多,所以更加懂得如何包容男人,在男人的事業(yè)上也能給予一定的支持,不僅如此,女性大還給人一副賢妻良母的感覺,這樣的人他們在家也是會把家庭照顧得妥妥帖帖的,男人完全不用操心,所以男人和懂事成熟的女人在一起也會感覺比較安心。而對于女人來說,歲數(shù)小一點的丈夫更加有激情,在生活中也能帶來很多快樂。
不過不管是男人要比女人大,還是女人要比男人大,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也無所謂了,男女平等,只有戀愛,只要是兩個人真心相愛,就可以沖破了年齡的界限。
其實在現(xiàn)代社會,姐弟戀、跨年戀,還有一些特殊的戀情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會遭到旁人的非議,甚至有是時候都不能得到親人和朋友的理解與支持,所以很多人在追求自己愛情的路上還是很辛苦的,但是小編覺得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只要你們兩個是真心相愛的,就不要理會社會的目光,既然選擇了對方就要彼此坦誠勇敢,愛情中最怕是有一方出于輿論或者世俗的壓力選擇妥協(xié)與退讓,這樣的愛情是懦弱的,或者說根本還沒有想好是否要和對方一起面對未來的壓力。愛情并不是一時的頭腦發(fā)熱,而是彼此精神上達到的共鳴,所以應(yīng)該愛情應(yīng)該是兩個人你理解他,他理解你,一起用實際行動去面對流言蜚語,一起牽手走下去。而父母和朋友都是希望我們幸福的,只要你們兩個人都是真心地,那么一定也會得到父母和朋友的祝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