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丹陽市陵口鎮(zhèn)有一處特殊的石刻——陵口石刻,它不屬于任何一個帝陵,但其體魄之雄偉、雕刻之精美又不下于帝陵石刻,這是怎么回事呢?
陵口境內(nèi)的蕭梁河歷史悠久。由于長江三角洲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的原因以及雨水的沖刷,形成了一條天然水系,成為后來今蕭梁河的雛形。據(jù)傳,2500多年前,先民們?yōu)榱松詈蜕?,利用這條水系,從京杭運河入蕭梁河,穿過九曲河再到北蕭梁河,用小筏小舟把生活必需品運到北邊山區(qū),再把山區(qū)的山貨運出來,逐漸在京杭運河與蕭梁河交匯處形成了市口——蕭港,蕭港也成了蕭梁河的古名。
現(xiàn)名蕭梁河,是以皇家姓氏命名的古河道,齊梁陵墓多在此河道兩岸。齊梁時,王子公卿謁陵,自都城建康(今南京市,東晉與南朝的宋、齊、梁、陳之首都,均稱建康)秦淮河沿破崗瀆(六朝時期的一條人工運河,西起今江寧方山西南側(cè),經(jīng)江寧湖熟等地進(jìn)入句容赤山湖,橫貫茅山丘陵、崗地后到達(dá)今天的丹陽,匯入水網(wǎng),東接太湖)東下,過二十四埭,入南蘭陵蕭港至各陵。
公元479年,蕭道成稱帝建立齊朝,歷時23年;公元502年,蕭衍稱帝建立梁朝,歷時75年。在齊、梁近百年的歷史中,皇位更迭,有記載的就有15位皇帝。蕭道成登基后,為其父蕭承之在胡橋趙家村修永安陵后,蕭道成的泰安陵和堂弟的修安陵以及梁朝蕭衍的修陵等都相繼修筑在胡橋、荊林一帶,他們的靈柩以及修陵的材料,特別是華表、石獸等笨重的石刻要從南京運來,他們看中了蕭梁河的水系,便于運輸和皇孫公卿謁陵、祀典等。
齊建立之初即對蕭梁河進(jìn)行大規(guī)模開鑿。第一次運石刻時,陵口地區(qū)有一傳說,當(dāng)時邊開邊挖蕭梁河,邊在河底鋪上石板或羅磚,用豌豆把石料滾進(jìn)墓區(qū)。在蕭梁河與京杭運河交匯處建立大型圈門拱橋,供船只通行,其橋由于建在蕭港口鬧市處,被稱為“市橋”。為方便皇孫公卿謁陵祀祭方便辨認(rèn),又在交匯處的蕭梁河西岸東立天祿、西立麒麟,作為陵墓入口的標(biāo)志?!傲昴谷肟凇焙笱葑?yōu)椤傲昕凇保瑥拇说孛环Q蕭港而稱陵口。在齊、梁近百年的歷史中,為保證皇家水道的暢通,該河被不斷整修、疏浚,蕭梁河著實繁忙了一陣??上攵?,當(dāng)時蕭梁河上龍舟、畫舫、游船等百舸爭流,曾盛極一時,而河名也許因蕭氏和齊梁朝而稱蕭梁河了。改朝換代后,蕭氏皇朝沒落,蕭梁河也失去了昔日的光輝,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仍發(fā)揮著排水、灌田、養(yǎng)魚等作用。
陵口石刻有天祿、麒麟一對,在蕭梁河?xùn)|西兩岸隔河相對。東為天祿,西為麒麟。1957年冬,在京杭運河拓寬工程動工前,將兩獸北移450米。1973年,蕭梁河拓寬拉直,又將西邊麒麟西移70米,仍保持著與河?xùn)|的天祿在一直線上。
西側(cè)麒麟,獨角,身長3.95米,殘高2.9米,頸長1.7米,體圍3.6米。
東側(cè)天祿,雙角,身長4米,殘高3.6米,頸高2米,體圍3.9米。
因長期浸泡在水塘中,左半身已嚴(yán)重腐蝕風(fēng)化,花紋不清。
兩座石獸均為公獸,腿部均已殘損,現(xiàn)在用石塊支撐著。頭部也有不同程度殘損,天祿的頭部曾經(jīng)用石料補修過。
陵口石刻是整個丹陽體量最大的石刻。神獸高大飽滿,頸部較短,羽翼由四小冀拼成一大翼,腹部復(fù)襯以羽翅紋。體態(tài)動勢與南朝其他陵墓石刻基本相似。但琢刻精工,遍體各部分的紋飾極為華美,兩翼造型巧麗,翼鱗紋如珠、如璣,粒粒突出翼面;造型之巧,琢工之精,是南朝石獸中最佼俊者。
從雕刻風(fēng)格來看,陵口石刻已經(jīng)不太像南齊石刻那樣纖細(xì)秀美,而更加高大雄渾,與梁代石刻近似,似應(yīng)為齊末梁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