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來就具備資源,能夠克服自己的困難,家長的職責不是解決他們的問題,而是欣賞他們的天賦,為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注入活力。
魏?。悍姨m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中國推廣中心創(chuàng)辦人,我能行(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
每個問題背后,都有一個要學習的技能。掌握了這個技能,問題自然會消失。
記得女兒半歲那年,我用一天時間讀完了芬蘭作家本·富爾曼寫的《成功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現(xiàn)名《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如今,女兒樂樂8歲了,我學芬蘭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也已經(jīng)8年,最受益的就是轉變了我們全家人的思維方式——解決孩子現(xiàn)存問題的最好方法,不是去追究這個問題是從哪來的、誰是罪魁禍首,而是讓孩子學會某種能自己克服問題的技能。
“我能行”,幫孩子建立信心
樂樂上小學前不識字、不會加減法,也不會英語,在很多人看來,似乎起點太低了,可在我看來,幼小銜接最核心的是幫助孩子培養(yǎng)自我管理能力,而不在于孩子超前學習多少書本知識。于是,在孩子入學前半年,我先在周圍做了一個小型調查,向小學生低年級家長取經(jīng),問問他們在入學后最頭疼的問題是什么,得到了幾乎一致的回答——寫作業(yè)。
既然寫作業(yè)難是個問題,為了避免上小學后寫作業(yè)雞飛狗跳的局面,我們就陪女兒解鎖一個寫作業(yè)的新技能,并通過這一過程幫孩子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
我先給女兒講了我小時候學習的故事,媽媽上小學時一放學先寫作業(yè),就有更多時間去玩,字寫得漂亮,作業(yè)總是干凈整齊,直接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所以學習成績也變得更好,每天上學都很開心。女兒聽到這些,開始向往小學生活,她也想到了自己想要擁有的技能——早做完作業(yè),而早做完作業(yè)就可以帶來很多好處,可以吃好吃的,可以多玩,媽媽會高興……于是,女兒上學后,根本不用我們督促,總是想辦法去早早完成作業(yè)。
享受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魔力的孩子們
前戲,讓孩子享受魔法
更有意思的是,按照芬蘭兒童技能教養(yǎng)法,最好給技能起個名字。這就像做游戲,請孩子給技能命名,既增強她的主人感,又發(fā)揮她的創(chuàng)造力,還賦予了這項技能特別的存在感,孩子很喜歡起名這一步,樂樂給這項技能起名為“太陽”。
有了特有“存在感”的技能名稱還不夠,還要選擇一個魔法寶貝——讓孩子選擇一個動物、植物或者任意道具,來支持她的學習技能。魔法寶貝還有兩個作用:提醒孩子何時需要練習;如果遇到困難,能從中得到安慰和鼓勵。樂樂選的魔法寶貝是“字帖”,她覺得字帖能給自己帶來更多信心和力量。
還有至關重要的第三步:招募支持者。
讓孩子邀請一些人做他的支持者,比如爸爸、媽媽或要好的小朋友等。魔法寶貝是虛擬的支持者,邀請的人是現(xiàn)實中的支持者。支持者對孩子意義重大,當孩子知道有那么多人關心他們,期待他們成功掌握技能的時候,就有更大的動力學習,很多孩子還會列出很長的名單。樂樂學習這個技能時,只邀請了爸爸媽媽做支持者,她也不想讓其他人知道,我們就尊重她,小范圍也不錯。
慶祝,給成功賦予儀式感
其實,掌握技能唯一的方法就是一遍遍練習。但在這之前,還要跟孩子提前策劃學會技能后如何慶祝。就像大人們會說,如果我成功減肥XX斤,就獎勵自己買那條XX元的裙子。慶??梢杂泻芏喾绞?,樂樂提出的慶祝方式是親筆寫感謝支持者的卡片。有些孩子喜歡開派對,并親自為派對做計劃,但不建議花很多錢買禮物。當然,如果有的孩子不喜歡慶祝,也可以理解。
有時,孩子雖然嘴上同意學習這個技能,也許并不知道意味著什么,要請孩子演一演,走兩步,體驗一下:要是學會了,是什么樣子。比如,我讓樂樂拿出小本子和筆,坐下來寫了一行字,然后把小書包整理好,在各種場景中真刀真槍模擬演習。
在真正練習時,家長要有游戲心態(tài),而非苦大仇深、一臉嚴肅。比如,我們每天都要給樂樂創(chuàng)造兩三次表演寫作業(yè)技能的機會,就像跟孩子玩過家家一樣。當你看到孩子展現(xiàn)他的技能時,不妨采用“三重贊美”法,包括:驚嘆、承受難度和請求解釋三件套。例如,“你太厲害了!這個挺難呢,我都做不到這么快呢!你是怎么做到的?”
在此過程中,提醒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一旦孩子沒做到100分,最好把有時的退步看成是一時的忘記,而不是問題的復發(fā)。讓孩子告訴你,他喜歡什么樣的提醒方式。比如,樂樂選擇的提醒方式是拿一支鉛筆在她面前晃一晃。
最后,對于小孩來說,一種技能的學習時間不宜太長,一兩周就很合適。按照提前約定好的方式給孩子慶祝,對孩子既是鼓勵,也是一個機會,讓孩子學著感謝他人。樂樂當時給我們寫了卡片,還畫了自己喜歡的圖畫,一家人都非常開心。但這并不是結束,后面的兩個步驟同樣必不可省。
閉環(huán),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
教是最好的學,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教給其他小朋友,對孩子來講是復習和提高。樂樂上小學一年級之后,很愿意跟同學分享這個寫作業(yè)技能。
一般嘗到了甜頭,孩子往往主動想學下個技能,不妨趁熱打鐵。當成長型思維深深植入她的腦海里,只要遇到困難,樂樂就會輕松地說,“那我學習一個新技能唄。”
如果遇到的是比較復雜的問題,不妨和孩子一起把它拆解成一組需要學習的技能。但最好不要同時學習幾個技能,可以給技能“排隊”,先學一號技能、再學二號、三號技能……若是半路殺出新的問題,就繼續(xù)加入排隊大軍。
一年級下學期,樂樂選擇了學校課外課中的小提琴課,對于剛學琴的孩子,老師要求并不高,每天練琴三五分鐘,先把興趣培養(yǎng)起來,可孩子回家還是不愿意練。我們就想了一個好玩的游戲,每天都假裝是一次上臺演出,媽媽來做主持人報幕,樂樂做小提琴演員,媽媽報五個小朋友的名字,樂樂上臺表演五次“小星星”,這樣就練習了五次,孩子很配合,每一遍曲子都拉得很用心。
也有人會說,這是逼我們做戲精嗎?其實,教育就應該是有趣的,在游戲中完成教育,是件很美好的事,對于孩子,沒什么事是理所應當?shù)摹?br>
與其指出孩子的問題,不如給孩子指出道路。如果孩子亂扔東西,別說“不要亂扔東西”,孩子只是需要整理收納的技能。避免責備風暴,用學習新技能取代“查找原因”的對話,才是永遠正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