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將薛仁貴的大名可謂婦孺皆知,關于他的民間故事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有一個兒子名叫薛丁山,還有一個兒媳名叫樊梨花,更有一個孫子叫薛剛。當然薛丁山、樊梨花和薛剛都是演義小說中塑造出來的人物,真正的歷史上并沒有這幾個人。
而薛仁貴這個大唐名將倒是實打實的。他出自河東薛氏,也算是名門之后,不過他出生的時候已經是隋朝末年,況且其父去世的比較早,所以薛仁貴長大后就是一個種地的窮小子,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都貢獻給了莊稼地。
不過到了貞觀末期,種地的薛仁貴在妻子柳氏的勸說下決定換種生活方式,他投了軍,投在了名將張士貴的軍中,然后參與了644年開始的遠征高句麗之戰(zhàn)。在此戰(zhàn)中,薛仁貴非常勇猛,一戰(zhàn)成名,尤其是在攻打安市城的時候。史載:
“會有雷電,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p>
當時李世民也在場,自然看到了沖鋒陷陣的薛仁貴,正因為如此,薛仁貴才從士兵中脫穎而出,成為游擊將軍,李世民更是在回師的途中對薛仁貴說:“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不過李世民并沒有就此將薛仁貴提拔為高級將領,而是讓他做了右領軍郎將,然后鎮(zhèn)守玄武門。參與李世民時期的第一次征討高句麗之戰(zhàn),是薛仁貴在貞觀時期參與的唯一一次大戰(zhàn)。但他與高句麗之間的緣分并沒有就此結束。
不過薛仁貴第二次征討高句麗是在十幾年后的658年,當時已經是顯慶三年,李治繼位都已經過去快十年了。薛仁貴差點就被埋沒,但是永徽五年也就是654年的一場大水,讓李治注意到了這個勇猛的將領,所以薛仁貴才再次被重視。
在658年的對高句麗征戰(zhàn)中,薛仁貴做為程名振的副手表現(xiàn)突出,緊接著第二年再次攻打高句麗,繼而攻打契丹,因為戰(zhàn)功卓著被封為河東縣男。
薛仁貴打仗有一個特點就是身先士卒,用唐高宗李治的話說就是:“卿身先士卒,奮不顧命,左沖右擊,所向無前?!?/strong>而也正因為這樣,薛仁貴才能在唐中宗時期脫穎而出,成長為一代名將,他的人生經歷其實是相當勵志的。
唐高宗時期的所有對高句麗的戰(zhàn)爭,薛仁貴都有參與,并且戰(zhàn)功赫赫,更是在攻滅高句麗之后,檢校安東都護,領兩萬人駐守平壤,在治內政績斐然,得到了當?shù)匕傩盏恼J可。
不過后來的薛仁貴似乎就開始走下坡路,670年的大非川之戰(zhàn),薛仁貴帶領的唐軍不敵吐蕃大軍,被除名,成為平民,后雖有起復,但是不久又被流放象州。直到年近七十歲的時候又被李治拉出來做了瓜州長史,并參與了云州之戰(zhàn)。
云州之戰(zhàn)是薛仁貴的最后一戰(zhàn),此戰(zhàn)大捷為他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683年,七十歲的薛仁貴去世。
關于薛仁貴的家庭情況,兩唐書中記載的并不多,不過薛仁貴的妻子柳氏算是薛仁貴的賢內助。當初李世民在決定親征高句麗的時候,曾下令征兵,柳氏知道后就建議薛仁貴抓住機會,對薛仁貴說:“君盍圖功名以自顯?”
所以薛仁貴才投了軍,才有了后來的大唐名將薛仁貴。至于薛仁貴還有沒有別的妻妾,我們不得而知。而關于他的孩子,有的資料顯示有五個兒子:薛訥、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薛楚玉。其中薛訥是薛仁貴的長子,在兩唐書中被單獨立傳。
薛訥作為薛仁貴的兒子,自然虎父無犬子。武則天時期人人避之不及的來俊臣,薛訥卻是不怕的。薛訥在做藍田令的時候,來俊臣想從義倉弄出數(shù)千萬石糧食做私用,被薛訥斷然拒絕。當然我們都知道被來俊臣恨上的人很難有好結局,但是合該薛訥運氣好,不久之后來俊臣就被武則天處死了,所以來俊臣沒有來得及對薛訥做什么。
后來武則天拜薛訥為幽州都督,開始鎮(zhèn)守邊關,一直到唐玄宗繼位之后,薛訥開始參與大戰(zhàn),但他的第一戰(zhàn)就以慘敗告終,714年,在眾人反對的情況下,薛訥說服唐玄宗執(zhí)意攻打契丹,結果大敗而歸,唐玄宗很憤怒,下令處死了八名將領,而薛訥也被削去官職,成為平民。
不過沒幾個月,唐玄宗重新起用薛訥攻打吐蕃,這一次薛訥凱旋。之后領兵鎮(zhèn)守涼州,720年去世。薛仁貴的兒子中最有出息的就是這個薛訥,而小兒子薛楚玉官至范陽節(jié)度使,但很快被免職。史籍中關于他的零星記載散落在哥哥薛訥和兒子薛嵩的傳記中。
薛楚玉雖然表現(xiàn)平平,但他的兒子薛嵩卻在安史之亂中發(fā)家。薛嵩年少時期的薛家早已經沒落,所以他們的處境其實是很尷尬的,曾是名將之后,但榮光已經不再。所以薛嵩對于朝廷并沒有那種誓死效忠的感情。
安史之亂發(fā)生后,薛嵩就投了軍,而且是投了安史叛軍,站在了大唐的對立面。其在軍中表現(xiàn)突出,很快就被委任鎮(zhèn)守相州,又在安史之亂的后期,率領四州軍民歸順朝廷。
安史之亂結束后,薛嵩仍舊擔任原先的職務,做昭義軍節(jié)度使,倒是在治內頗有政績。薛家在這一時期甚至超過了薛仁貴在世時的隆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