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傳說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墩f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fā),編造出了文字。其實這是靠不住的的。要推翻這個結(jié)論,需要從文字的起源說起。
結(jié)繩記事
在文字出生之前,我們的老祖宗交流和傳遞信息主要是靠語言作為媒介,這就需要考驗大家的記憶力了。我們知道記憶這個東西是靠不住的,我們忘記東西的速度比記憶東西的速度還快,時間越久,我們記的東西就忘記了。此外語言有空間的局限性,不能夠傳播到很遠的地方,當時可不像現(xiàn)在那么發(fā)達,有廣播,電視,平臺。后來老祖宗為了幫助記憶,想出了許多辦法,最知名的就是結(jié)繩記事,簡單點說就是打結(jié),《易經(jīng)》里說大事就結(jié)大結(jié),小事就結(jié)小結(jié)。兩方執(zhí)一根作為憑證。
書契記事
書契簡單說就是雕刻,兩個人將兩塊木板并在一塊,在木板上刻上一定意義的符號,兩人分別存放,以此作為記事的憑證。這個稍微比結(jié)繩記事好一點,因為結(jié)繩的形式單一,而書契形式多樣。
當然無論那一種都是為了幫助人類記憶,隨著時間的更替對它的解釋更加不正確。為了讓人們更好的傳達思想,記錄自己的想法,文字就在這種環(huán)境中應運而生。
文字出現(xiàn)
文字就是受書契的啟發(fā)而產(chǎn)生的。老祖宗在木板上刻畫不同的符號,符號的意義需要有多數(shù)人認可,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這寫符號就固定下來,這就是文字的雛形。我國的漢字大部分是象形字,例如人們看到野獸就會畫出野獸的大概樣子,非常簡單??坍嫷姆栠€不算正式的文字,只是作為人們交流的語言符號,后來我們的老祖宗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更新才逐漸形成了如今的文字。
總結(jié)
這肯定是許多人在漫長的歲月中打磨得以形成,并非由倉頡一人所為,所以我們有時候需要有一種批判精神,對任何事物都需要進行一番思考,得出自己的思考,這才是我們得以進步的基礎(chǔ)。我們也要感謝老祖宗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方便的工具,讓我們的社會得以代代變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