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賀山
在已發(fā)現(xiàn)的夏朝文字中,無論是傳世的夏朝文字【夏禹書】、【禹王碑】、【萊丘銘】;還是出土的夏朝甲骨文、夏朝象牙文、夏朝玉版文;甚至是黃帝時代的【倉頡書】、曾力先生收藏的三碑書,也都是篆字,這讓許多人迷惑不解,認為在商朝甲骨文之前,出現(xiàn)篆字,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不可能。按一般人的思維是,盡管商朝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但它卻保持了文字產生時的一些特征,象形、原始、簡單、異體字多,一字多形,一字多義,一字多音等。那么夏朝文字應該什么樣?夏朝文字應該比商朝甲骨文還象形、還原始、還簡單,就像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一樣。我國著名的首席科學家李學勤先生在【輝煌的中華早期文化】中講到:“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掘和調查,對二里頭的面積、內涵都比較清楚了,它符合文明的條件。二里頭有大型宮殿,還有很多的墓葬,出土的青銅器、玉器、陶器上刻著可能是文字的符號,已經(jīng)是一個文明社會了。它的時代、地理位置和我們文獻記載的夏相吻合,多數(shù)學者同意二里頭文化是夏文化?!?div style="height:15px;">
在這里,李學勤先生判斷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是“文字的符號”,而李伯謙先生在《夏文化探索與中國古代文明形成》中進一步闡述了這個觀點,他說:考古上發(fā)現(xiàn)了不少的夏代城址,一些城址內還有宮殿基址,發(fā)現(xiàn)了隨葬銅器、玉器、陶器的墓葬,還有非正常死亡的墓。在一些陶片上有刻劃符號,已經(jīng)是文字,有一些文字甚至可以和商代的甲骨文對照出來。所以可以肯定夏文化是有文字的?!睆囊陨系膬啥蔚囊闹?,二位首席科學家已將二里頭遺址的一些陶片上的刻劃符號,當成夏朝文字了。
實際上,這些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都是單個出現(xiàn)的,一件陶器上只刻一個符號,它的作用就像結繩記事上的疙瘩一樣,它代表什么意思,只有當事人知道,別人的猜測都是不準確的。我可以告訴廣大網(wǎng)友的是,將不是文字的東西,當文字研究,是四十年派的最大失誤,將不是文字的東西,說成是原始文字,是一種自欺欺人的不明智行為,根源就在于古文字界的學人,不清楚文字是誰造的?如果真的很清楚,,那也是張冠李戴,指鹿為馬,完全受郭沫若先生的影響,在刻劃符號的沼澤地里掙扎,他們究竟還要掙扎多久,我推測不會太久了,山東昌樂骨刻文的悲劇下場,預示了刻劃符號將偃息旗鼓,盡快退出文字的歷史舞臺。
對于刻劃符號,那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發(fā)現(xiàn),當年無人敢質疑,是可以理解的,今天再保持沉默,就會令后人貽笑大方了。為了揭開歷史的真相,為了恢復夏朝文字的本來面目,愚翁不揣淺陋,將夏朝文字一一擺在了我的博客里,供網(wǎng)友和專家批評指正:夏朝文字究竟是二里頭遺址的刻劃符號還是夏篆---夏朝的官方文字?
主流認為:商朝甲骨文之前的文字還未發(fā)現(xiàn),如有一定比商朝甲骨文還簡單,還象形,還原始,就如二里頭遺址的刻劃符號。
我認為:夏朝文字應該比商朝甲骨文還成熟,還講究,還進步,為什么?原因在于商朝甲骨文是民間的俗體字,裘錫圭先生說:商朝甲骨文是特殊的民間的俗體字。而夏朝文字則是官方文字,是夏篆。打一個通俗的比喻,比如衣服,商朝的甲骨文象民間老百姓穿的褡褳,由兩塊布縫成,很簡單,可以搭在肩上,也可以拎在手上,很隨便。而夏朝文字則如官服,有官帽,官袍,官襪,官靴,不管天多熱,只要一出門,就要正衣冠,重儀表,舉止講究,官服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什么是篆字?啟功先生說,就是將筆道拉長。{其中還包括將筆道拉齊,達到整齊、圓潤、對稱、美觀,是一種很講究、很規(guī)矩的字體}郭沫若先生在《古代文字之辨證的發(fā)展》一文中認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漢代官制,大抵沿襲秦制,內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屬,外官有諸曹掾吏,都是職司文書的下吏。故所謂篆書,其實就是掾書,就是官書”。實際上秦制大抵沿襲華制,周制大抵沿襲夏制,夏制大抵沿襲華制,這里的華制實指黃帝時代的官書。
學術主流認為:文字產生在民間,萌芽在勞動人民的土壤上,由史官采集、整理,發(fā)布推廣,據(jù)為己有。它的順序為由下到上,由分散到集中。
我認為:文字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國家已形成,階級已出現(xiàn),社會有明確分工,朝廷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結繩記事已滿足不了需要,在此情況之下,黃帝命左史倉頡造字,命右史沮誦造云書,最后倉頡受鳥獸蹄迒之跡啟發(fā),創(chuàng)造象形字,指事字,而后又造會意字,形聲字,又有了假借字和轉注字的用字法。文字從產生到形成系統(tǒng)文字,推廣文字,都是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經(jīng)朝廷發(fā)布命令逐級逐州施行的。這樣有力度,有廣度,有深度,能全國普及。
所以倉頡造字始,就有篆字,并不是我的杜撰,史書記得清楚,被主流忽視了,或者主流根本就不相信,那時候會有什么篆字,倉頡造字不過是神話傳說而已,文字產生在夏末商初之際。
請看《呂氏春秋》:“史皇作書,倉頡氏也”,又云:“倉頡造大篆”。
秦丞相李斯曰:“上古作大篆,頗行于世,但為古遠,人多不能譯。今刪略繁者,取其合體,參為小篆?!?div style="height:15px;">
【呂氏春秋】是先秦時的史書,李斯是先秦時的人,尤其他根據(jù)大篆,“今刪略繁者,取其合體,參為小篆?!笔欠蠈嶋H情況的。李斯所說的“上古”不是指500年前的西周,而是指距秦3000年前的黃帝時期,西周只能算近古。對西周史籀所寫的籀文15篇,先秦人只稱復篆,對倉頡古文才稱大篆。元代書家 鄭杓、劉有定在《衍極并注》一書中指出:“ 曰復篆,亦籀所作,因大篆而重復之,其法類夏篆。。?!边@里鄭杓劉有定肯定史籀作復篆,在此之前有大篆,有夏篆。史籀所作復篆,“因大篆而重復之”這里的大篆,顯然是指倉頡大篆,因為“其法類夏篆”,夏篆也來自倉頡大篆。后來倉頡大篆哪去了?
《尚書正義》:“自倉頡以至今,字體雖變,此本皆同,古今不易也。自倉頡以至周宣,皆倉頡之體,未聞其異。字有六義,其文至于三代不改。及秦用篆書,焚燒先代典籍,古文絕矣。”原來上古的倉頡大篆、夏篆都被獨夫民賊秦始皇焚書坑儒毀了。到了許慎寫【說文解字】時,只見到史籀的籀文15篇的殘缺斷簡,許慎連商周甲骨文、金文,很少見到,故稱史籀的復篆為大篆,致使許慎以后,人們將錯就錯,一直錯到今天,今天的學界從不提也不相信倉頡大篆和夏篆。
俗話說,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我,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無名小子,一個九頭牛也拉不回頭的愚翁,居然進入古文字領域,發(fā)現(xiàn)和破譯了夏篆和倉頡大篆,我真誠地感謝近代和當代的疑古派,感謝四十年派,沒有你們,我今天怎能站在古文字大師的肩膀上,揭開中國文字起源的真相,真的好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