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即指隋末唐初時期的-王通、其弟王績、其孫王勃。為通化人,現(xiàn)村中有王通廟,當?shù)爻7Q為“三王廟”。
萬榮縣通化鎮(zhèn)地處萬榮縣西北,汾河以南,原屬河津縣,是一座古老的城鎮(zhèn),是初唐四杰著名詩人王勃的故里。著名詩句有《騰王閣序》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通化村之所以叫通化是取王通教化之意。
隋末唐初,有三王,即王通、其弟王績、其孫王勃。在通化人眼里,王通是繼孔孟之后的圣人,王績是詩人,王勃是才子。
王通為隋末大儒,據(jù)說,唐朝開國將相房玄齡、魏征、李靖等都是他的學生,死后其門生謚其為“文中子”。王績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一席之地,最出名的當屬王勃,是為初唐四杰之首。
王通簡介:字仲淹,( 584年-617年)。隋河東郡龍門縣通化鎮(zhèn)(今山西省萬榮縣通化鎮(zhèn))人。其家世代以儒學 傳家,是隋代山西的一位思想家、私人教育家。死后,門弟子私謚為“文中子”。
文帝仁壽元年(601),王通十八歲,舉秀才高第,次年,授蜀州司戶,辭不就官。仁壽三年,王通至長安(今陜西西安),見隋文帝,上《太平十二策》,文帝大悅,而公卿不悅,故不得用,遂賦《東征之歌》而歸。王通親見隋政已壞,不可救藥,因此守道不仕,躬耕自養(yǎng)。隋室雖四度征召,但王通始終不仕。王通隱居河汾十余年間,續(xù)修六經(jīng),講學授業(yè),門弟子數(shù)百人。
隋煬帝大業(yè)十三年(617)五月十五日甲子,王通病逝,終年三十四歲。門人考行,取《周易·坤卦·象辭》“黃裳元吉,文在中也”之義,謚之為文中子。
王通所續(xù)六經(jīng)已佚,但王通與弟子對話錄《文中子中說》,則流傳至今。 《中說》是王通門弟子姚義、薛收匯編而成的,體例上模仿《論語》。他在政治上倡導實行“仁政”,主張“三教合一”;哲學上要探究“天人之事”;論文辭主約、達、典、則,主張改革文風。
王績簡介:(585年-644年),字無功,王通弟。隋文帝開皇二十年(600),王績十六歲,游歷長安,拜見大臣楊素,在座稱其為“神童仙子”。
隋大業(yè)元年(605),舉孝廉,授秘書省正字。后任六合(今江蘇六合)縣丞,因他嗜酒不任事,遭彈劾,回家務農(nóng)養(yǎng)雞,常登北山,游東皋,自號“東皋子”。
唐武德八年(625),待詔門下省,每日供酒三升,侍中陳叔達令日給一斗,時人稱為“斗酒學士”。他品嘗各家名酒,“飲至五斗不亂”,足見酒量之大。終因嗜酒失職,棄官還鄉(xiāng),隱居東皋,潛學《周易》、《老子》、《莊子》等。因此老莊思想對其影響很大。
他的代表作《野望》在形式上已經(jīng)是成熟的律詩:“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不僅生動地寫出田園景色和他的閑適生活,而且格調(diào)清新,脫盡了六朝風習。
王績詩集多已失散,后人輯有《東皋子集》。
王勃簡介:(648-684),字子安,王通孫,唐初著名詩人。其父福畤精于撰述,歷官太常博士,齊州長史。自幼成長于書香之家,六歲善詩會文,九歲讀《漢書注》,十多歲精通六經(jīng),十四歲上書陳論朝政得失。
上元二年(675),王勃探望父親路過洪洪(今南昌),正值重修滕王閣落成,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他所做詩賦文章,突破了六朝以來宮體詩文浮艷、頹靡的內(nèi)容,對推動五律的發(fā)展,改造拘泥“四六”的死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海內(nèi),人稱“初唐四杰”,王勃居其首。其死后,詩文由楊炯收集編為《王子安集》二十卷。
來源:網(wǎng)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