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朝武德五年(622)至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其間1300多年,共產生進士科狀元700多人。其中王姓狀元45人,占狀元總數(shù)的百分之七左右。位列我國百家姓氏的第一。
王正卿 唐開元十七年(729)己巳科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 維 (701—761)唐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父任汾州司馬,后遷蒲(今山西永濟縣),又稱河東蒲人,字摩詰。自幼聰慧,九歲知屬辭,十五歲作《過秦皇墓詩》,有“更聞松韻切,疑是大夫哀”之句,秀蘊工整,允稱作手。年青時,更是才華英發(fā),活躍文壇,往來于長安、洛陽兩都,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無不拱手作輯,開辦筵席迎之。唐開元十九年(731)辛未科進士第一。官太子中允,后又任集賢殿學士。乾元三年(760)后升為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上元二年(761)七月卒,葬于清源寺西,輞川別墅旁。生前曾與裴迪同游其中,賦詩為樂。王維工草隸,善詩畫。蘇軾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其山水畫為南宗畫家之祖,文人畫自王右丞始。存世有《雪旌圖》、《伏生像》等。著有《王右丞集》十卷、《畫學秘訣》等。
王閱 天寶元年(742)壬午科進士第一。八年,拔萃科登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溆 唐大歷六年(771)辛亥科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儲 唐大歷十四年(779)已未科進士第一。官詹事。與盧仝交往甚密,有唱酬之作。詩文,惜多散佚。僅存《寅賓出日賦》。《全唐詩》存其《花發(fā)上林苑詩》,有“城郭連增媚,樓臺映轉華”之句。
王源中 (?一838)字正蒙。唐元和二年(807)丁亥科進士第一。未幾,又登博學宏詞。官右補闕。憲宗時,以直諫知名。生性嗜酒,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拜刑部侍郎、天平節(jié)度使。開成三年(838)卒于任上。源中淡于名利,凡事一身作則。為政清簡,為僚屬稱羨。
王徹(892-942)后唐大名莘(今屬山東莘縣)人,父言、子祜、孫旦。同光三年(925)乙酉進士科,禮部侍郎裴皞知貢舉。取進士四人,徹居第三。莊宗令復試,題為《君從諫則圣》,以“堯舜禹湯傾心以求過”,詩題《臣事君以忠》。莊宗親覽卷,以徹詩、賦“體物可嘉,屬辭甚妙,細披制作,最異儕流”,遂改為進士第一。官至左拾遺。
王歸樸 后唐簡州(今四川簡陽)人。同光四年,即天成元年(926)丙戌科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溥 (922—982)后漢并州祁(今屬山西)人,字齊物。自幼好學。后漢乾祐元年(948)戊申科進士第一。顯德六年(959)夏,命參知樞密院事。恭帝嗣位,加右仆射。是冬,表請修《世宗實錄》。宋初,進位司空。乾德二年(964)罷為太子太保。五年,父喪歸。服闕,加太子太傅。開寶二年(969),遷太子太師。中謝日,太祖顧左右曰:“王溥十年作相,三遷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見其比?!碧脚d國初,封祁國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輟朝二日,贈侍中,謚文獻。溥秉性寬厚,風度俊美,好汲引后進,其所薦至顯位者甚多。好學,手不擇卷,曾集蘇冕《會集》及崔鉉《續(xù)會要》補其闕漏,為百卷,曰《唐會要》。又采朱梁至周為三十卷,曰《五代會要》。有集二十卷。
王 樸 (906—959)后漢東平(今屬山東)人,字文伯。父序,以兒樸顯貴,贈左諫議大夫。王樸幼機警聰明,好作文。乾祐三年(950)庚戌進士科,禮部侍郎司徒詡知貢舉,十七人進士及第,王樸進士第一。解褐授校書郎。世宗嗣位,授比部郎中,賜紫。廣順二年(952)夏,世宗命朝廷文學之士二十余人,各撰策論一篇,以試其才。王樸獻《平邊策》,世宗覽之,愈加器重。未幾,遷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初臨京城,王樸奉命經度,凡道衢委巷,深得人心。及世宗南征,以王樸為東京副留守。車駕還京,改戶部侍郎兼樞密副使。后遷樞密使,檢校太保。四年冬,世宗在幸準甸,王樸兼東京留守,京邑事務,悉便宜行之。六年三月,突發(fā)急病,醫(yī)治不及而卒,年僅四十五。世宗聞之驚悼,即時幸其府第,以所執(zhí)玉鉞卓地而哭泣。優(yōu)詔贈侍中,極盡哀榮。王樸性敏銳,思維敏捷,陽剛之氣十足。喜高談闊淪。每于廣座之中,必有激烈之言綜,無人敢觸其談鋒。時人雖服其機變,而無恭懿之譽。精通陰陽律歷,曾奉詔校定歷法,又善音律,以京房為律,和而成樂,所提《大周欽天歷》和《律準》行于世,為后人所稱重。
王克貞 南唐保大十年(951)辛亥科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崇古 南唐乾德二年(964)甲子科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嗣宗(944—1021)宋汾州(今屬山西汾陽縣)人,字希阮。少力學自奮,游京師,以交遏王祜,頗見優(yōu)待。開寶八年(975)乙亥科進士第一,拜太常少卿,改左諫議大夫,后授樞密副使??軠蕿槭?,嗣宗與之不葉,累表解職,授檢校太傅、大同軍節(jié)度,知許州。嗣宗曾游是州,時人以為榮。移知河南府。天禧初,改感德軍節(jié)度使。寇準為相,素惡之,特命以左屯衛(wèi)上將軍,檢校太尉致仕。嗣宗尤睦宗族,撫諸侄如已子,著遺戒以訓子孫勿得析居,又令以《孝經》、弓劍、筆硯置墓穴中。五年,卒,年七十八。贈侍中,謚曰景莊,錄其子二人、甥二人入官。嗣宗好為文,而札尤甚。奉祀之歲,近臣皆為頌記。宰相以嗣宗所撰,不足發(fā)揮盛德,慮為后所誚,乃不許刻石。著有《中陵子》三十卷。
王世則 宋永福(今屬湖南人,一作福建)人,太平興國八年(983)癸未科,取二百三十九名進士,世則進士第一。太祖駕幸金明池,設筵瓊林苑歡宴世則。賜宴進士自此始。歷官右正言。淳化初,奉命出使交趾(今越南)。還朝,條陳出使事及該地山川形勢,頗為帝賞識。進史官,與尹黃裳、馮極等伏闕懇請立許王為儲貳。貶蒙州后再徙永州。至真宗繼位,世則官復原職。任職期間,多有惠政。卒后,當?shù)孛癖婌霝槊肌?/span>
王 曾 (978—1038)宋青州益都(今屬山東)人,字孝先。少孤,由仲父宗元收養(yǎng),從學于里人張震。善為文辭。咸平五年(1002)壬寅科禮部、廷對皆第一。楊億見其賦,嘆曰:“王佐之器才也?!币詫⒆鞅O(jiān)承通判濟州。代還,當召試學士院。宰相寇準奇之,特試政事堂,授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司兩戶部判官。景德初,遷右正言、知制誥兼史館修撰。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應宮。下莫敢言者,王曾陳言五害已勸諫。遷翰林學士。帝與王曾晚在承明殿,召對久之,既退,使內侍諭曰:“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見卿。”恩禮如此。王曾因與宰相王欽若不合,遭貶。仁宗立,遷禮部尚書。改天平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河南府。景祐元年(1056),為樞密使。明年,拜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王曾資質端厚,眉目如畫。平居少言笑,人莫敢干以私。著有《王文正筆錄》一卷。
王 整 (970—?)宋咸陽(今屬陜西)人,字子齊。天禧三年(1019)已未科進士第一,授祟儀副使。慶歷元年(1041),與知制誥劉沆出使契丹,后改任六宅使。坐劉沆出使時洶酒,貶為京東路一小吏。其他事跡不詳。
王堯臣 (1003—1068)宋應天虞城(屬河南人)人,字伯庸。天圣五年(1027)丁卯科進士第一。授將作監(jiān)丞、湖州通判。召試,改秘書省著作郎、直集賢院再遷右司諫。宋夏戰(zhàn)事起,堯臣為安撫使。時韓琦坐水川兵敗徙奉州,范仲淹亦以擅復元昊書降耀州。堯臣言二人者,皆忠智義勇,量之不當。又薦鐘世衡、狄青有將帥才。后果被言中,擊敗寇。仁宗思其言,乃復琦、仲淹為招討使。置府涇州,屯兵三萬,以戶部郎中權三司使,諫止增收民房錢及夔州鹽井歲課。遷翰林學士承旨兼端明殿學士,為群牧使。充樞密副使三年,得仁宗信任。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久之,帝欲以為樞密使,而當制學士胡宿固抑之,乃進吏部侍郎。卒,贈尚書左仆射,謚文安。元豐三年(1080),加贈太師、中書令,改謚文忠。堯臣以文學進,典內外制十余年,其為文辭溫麗。著有《崇文總目》集。
王拱辰 (1003—1058)宋開封咸平(今河南通許)人,原名拱壽,字君貺。天圣八年(1030)庚午科進士第一。仁宗賜以今名。反對慶歷新政。新政罷,拱辰以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復拜三司使。以使契丹,受非常禮遇,稱拱辰為“在朝少年狀元”。哲宗即位,改任彰德軍節(jié)度使,加檢校太師。善文。著有《治平政鑒》十篇、《內外制集》各五卷、《奏議》十卷、《文集》七十卷。
王俊民 宋萊州掖縣(令屬山東)人,字康候。嘉 六年(1061)辛丑科進士第一,歷大理評事簽書、武寧軍節(jié)度判官,后為應天府發(fā)解官。秉性剛直,有志力學。
王 昂 (1090—?)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字叔興。以文章稱于時。政和八年(1118)戊戌科士第一,歷官起居郎、秘書少監(jiān),后病卒于家。王昂詞作頗佳?!度卧~》輯其《好事近》一首,有“留取黛眉淺,畫章臺春色”之句。
王 佐 (1126—1191)宋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字宣子,號敬齋。紹興十八年(1148)戊辰科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平江節(jié)度判官。未赴,召為秘書省校書郎。時秦檜當政,其子,提舉秘書省,館中皆趨附之。王佐獨一身正氣,不妄交一語。秦檜大怒,指使言者論去之。秦檜死,王佐起為秘書郎,兼玉牒所檢討官,遷尚書吏部員外郎。檜妻王氏陳乞舊時所得恩之未用者,自稱沖真先生。王佐駁之曰:“妾婦安得此稱?向者誤恩,有司未能執(zhí),為失職,今當追正。王氏封兩國夫人,此違列祖列宗之法,何可濫封,以階僵稱?理當一并奪去!”執(zhí)政不能聽,但寢王氏所請。后王氏卒,奪先生號。紹興末,除直寶文閣,徙知明州。隆興初,知宣州,徙知建康。擢顯謨閣待制,知臨安府,進侍讀,權戶部尚書。卒,贈銀青光祿大夫。文壇名士陸游為王佐撰墓志銘,對他一生作了高度評價,有“公聽并觀,以出賢能”之句。
王十朋 (1112—1192)宋溫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字龜齡,號梅溪。天資穎悟,日誦數(shù)千言。及長,有文行,聚徒梅溪,受學者達數(shù)百人。入太學,主司異其文。紹興二十七年(1157)丁丑科進士第一,學者爭誦其策,比古之晃、董。十朋授紹興府簽判,裁決如神,吏奸不行。召為秘書郎兼建王府小學教授,數(shù)次建議整頓朝政,起用抗金將領。孝宗立,力陳抗敵恢復大計,疏論史浩等誤國大罪狀,皆罷去。歷官國史院編修、起居舍人、侍御史等職。隆興元年(1163),張浚北伐失利,主和派非議蜂起。十朋疏稱恢復大業(yè)不應從一敗而動搖。孝宗登位,知嚴州,后改吏部侍郎。又出知饒、湖、泉等郡,布施上恩,體恤民隱。均有政聲。民入繪像、建祠以紀念。累官太子詹事,后以龍圖閣學士致仕,卒年六十,謚曰忠文。憂國愛民,詩文剛健曉暢。王十朋是南宋政去上的一代偉人,文章名節(jié)也彪炳一世。所留下的《梅溪王先生文集》54卷,擁有2038首詩歌、詞賦、策論、奏章等類文章492篇。這部文集內容豐富,字里行間充滿愛國、愛民、愛鄉(xiāng)之情?!端膸烊珪?,把明正統(tǒng)本《梅溪集》54卷收入其中。
王 容 宋湘陰(今屬湖南)人,字南強。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科進士第一。授秘書省正字,除校書郎。嘉泰二年(1202)任中書舍人兼同修國史。開禧元年(1205),以鎮(zhèn)江府、直煥章閣出帥靜扛。累官至禮部侍郎。
王會龍 (1192—?)宋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字君遇。寶慶二年(1226)丙戌科進士第一,授秘書省正字。歷工部郎中、右司郎中。官至太府寺卿。
王龍澤 宋義烏(今屬浙江)人,字潛淵,一字及翁。咸淳十年(1274)甲戌科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昭慶軍判官。尚未赴任,宋已亡。入元,始祖召為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龍澤工書法,擅長隸書,書法“頗極奇?zhèn)ァ薄?/span>
王熙載 遼統(tǒng)和十一年(993)癸巳進士科,二人及第,熙載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用極 遼統(tǒng)和十三年(995)乙未進士科,二人及第,用極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 實 遼重熙十一年(1042)壬午科,六十四人進士及第,王實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 棠 (?—1094)遼涿州新城(今河北新城縣)人。博古善作文。重熙十五年(1046)鄉(xiāng)貢、禮部、廷試皆第一。累官上京鹽鐵使。大康二年(1076),遼東饑荒,百姓死者無數(shù)。王棠上書奏請開賑撫恤,獲道宗嘉許。翌年,為樞密副使,拜南府宰相。大安十年(1094),卒。王棠臨事不息,精明干練。為相期間,修明法度,頗有政聲,又博學好古,善屬交。
王 鼎 (?—1106)遼涿州(今河北涿縣)人,字虛中。自幼好學,曾居太寧山苦讀數(shù)年,博通經史。清寧八年(1062)壬寅科進士第一。累遷翰林學士。后升觀書殿學士,一時朝中典章皆出其手。乾統(tǒng)六年(1106),卒。著有《焚椒錄》一卷,記述宣皇后被誣一案。
王 翚 遼天慶八年(1118)戊戌科,103人進士及第,王 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 鄂 (1190—1273)金曹州東明(今屬山東)人,字百一。曾祖成、祖立、父琛。自幼聰穎,日誦千余言,長工詞賦。金正大元年(1224)甲申科進士第一。建元中,授翰林學士承旨,制誥典章,皆所裁定。性樂易,為文不事雕飾。著有《汝道遺事》四卷、《應物集》四十卷、《論語集義》一卷。
王文燁 元鄒平(今屬山東)人,字章南。勵志勤學,博通經史。至順元年(1330)庚午科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后升內臺御史、樞密院判。卒后墓葬山東齊東縣,俗稱“狀元墳”。
王宗哲 元中山無極(今屬河北)人,一作安肅(今河北徐水)人,字元舉。至正八年(1348)戊子科,以鄉(xiāng)試、會試第一,獲左榜進士第一。三元及第,元代僅此一人。授翰林修撰,歷官湖廣憲僉。其他事跡不詳。
王宗嗣 元至正十七年(1357)丁酉科,五十一人進士及第,宗嗣左榜進士第一。其他事跡不詳。
王一夔 (1425—1487)明建新(今屬江西)人,本姓謝。字大韶。天順四年(1460)庚辰科進士第一。授修撰,進左諭德。累遷工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正德中,謚文莊,著有《謝文莊集》。
王 華 明余姚(今屬浙江)人,守仁父,字德輝。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進士第一,授編修。弘治中累官學士、少詹事。在講幄最久,孝宗甚眷之。劉瑾使人言王華,不久當召用,華竟不往,出為南京吏部尚書。未幾,以參修《會典》小誤,降右侍郎。劉瑾敗,乃復官,無病而卒。王華性孝,母岑氏年過百歲卒。華已年七十余,猶寢苫蔬食,深受人們敬重。
王式丹 (1645—1718)江蘇寶應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連捷會、狀元。式丹績學嗜古,為諸生有盛名,巡撫宋犖極為賞識,曾編《江左十五子詩選》,而式丹為之首。式丹詩,一洗吳音啴緩,查慎行俯首下心以兄事之,田雯、王士禎皆推許焉。論者謂王士禎、朱彝尊后,演其詩者惟慎行及式丹。年六十,入翰林,分修《皇輿表》、《佩文韻府》、《一統(tǒng)志》,凡大撰作,同館皆推之,然不自表爆,好獎掖后進。有一長,津津道之不容口。平居寬然,若無所別擇。至于是非得失,關名教節(jié)義之大,則毅然不可以奪。居官十午,吟誦自娛,旅況蕭然,泊如水。歸里后,以同年生事(典江南鄉(xiāng)試案)牽連對簿,久之事得白。僑居郡城,與鄉(xiāng)士大夫論文為樂,士多從之游。卒,年七十四。著有《樓村集》二十五卷。
王云錦 (1657—1727)清無錫(今屬江蘇)人,字宏駿,號海文,晚號古愚老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丙戌科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未幾為已丑科同考官。五十二年出任陜西督學。陜甘歷戰(zhàn)亂,瘡痍滿目。強人肆虐,歲科不振。又逢七年大旱,餓殍遍地,民不聊生。云錦赴任時,恰下大雨。人皆踴躍歡喜,曰:“俗言狀元天下福,不誣也”。因有“狀元雨”之稱。云錦在任,周覽三秦風土,頒示條約,以經術施教,使關中始知向學。由漢中至興安相距七百余里,陸有高山峻嶺之險,水有奔灘觸石之危。云錦不忍以一人之逸,而弗恤千百人之勞。翻山涉水,就近設試院,方便當?shù)乜忌Kx詩記下此事,有“不辭險阻赴金州,為憐寒生跋涉憂”之句。五十五年,在京分任《康熙字典》編纂工作。五年書成。雍正初年,因故離任。著有《綱目金鑒類編》、《政治典訓》、《秋林集》等。
王世琛 清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寶傳??滴跷迨荒?1712)壬辰科進士第一。轉侍講,又歷少詹事。雍正四年(1726)為山東學政。在任外出視學,事未峻,操勞過度而病卒。為政謹慎認真,從不茍且。督學間,崇尚實學,嚴斥浮偽,使齊魯風氣大變。世琛承家學,工詩文,為時所重。
王敬銘 (1668—1721)清嘉定(今江蘇)人,字丹思,號味閑??滴醵『ィM詩畫,稱旨,入直暢春。五十二年(1713)癸巳恩科,敬銘進士第一。臚唱畢,圣祖謂近臣曰:“王敬銘久直內廷,是朕親教出來者。”授修撰,賜宅一區(qū)。已亥,侍直熱河,上問其父年幾何?敬銘以父母皆七十對。帝御書《齊年堂》額賜之。敬銘師王原祁畫山水。有硯癖,畫不可貨取。投以片石,無不立應。五十四年,跋明王翹所作《草蟲蟹卷》。五十六年,以修撰主江西鄉(xiāng)試,五十九年庚子,因父喪歸里。翌年,在嘉定去世,終年五十四歲。
王 杰 (1725—1805)清韓城(今屬陜西)人,字偉人,號惺園,晚號葆淳。自幼端凝好學,受業(yè)于孫景烈。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恩科進士第一。署吏部右侍郎兼署禮部右侍郎,命充《四庫全書》館暨三通館副總裁。歷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仁宗親政,王杰為首輔,遇事持大體,竭誠進諫,上優(yōu)待之。嘉慶五年,以病乞休。溫昭慰留,許扶杖入朝。六年九月,以內閣大學士主順天鄉(xiāng)試。十月,充會典館正總裁。七年,固請致仕,晉太子太傅,在籍食俸。八年,如準乞歸。仁宗御制詩送云:“直道一身立廊廟,清風兩袖返韓城。”既歸,歲時頒賞不絕。每有陳奏,上必親身批答,語如家人。九年,王杰與老夫人程并年八十,上命巡撫方維甸御制詩,頌珍物,于生日就賜其家。明年正月,進京謝恩。卒于京邸。上悼惜,賜金治喪,贈太子太師,祀賢良祠,謚文端。王杰和藹近情,持守剛正,歷事兩朝,以忠直為上所寵。王杰學品高潔,耿直清介。著有《葆淳閣集》、《惺園易說》。
王以銜 清歸安(今屬浙江)人,字署冰。一字鳳丹,號勿庵。乾隆六十年(1795)乙卯科進士第一。歷官司業(yè)、詹事、江蘇學政、工部侍郎。二十三年,主江西鄉(xiāng)試。待人和藹,無朋黨,無政敵。遇有爭議之事既以沉默處之,人稱“忠厚長者”。著有《閑燕齋詩存》。
王仁堪 (1846-1893)清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字可莊。光緒三年(1877)丁丑科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維護國家尊嚴,勤政愛民。五年,俄羅期更改條約,索我伊里,要求無厭。使臣崇厚未奉旨遂劻京。仁堪偕修撰曹鴻勛等疏劾之。歷山西學政。命上書房行走,授鎮(zhèn)江府。時英人梅生,交通匪首李鴻,私購軍火,事覺,郡民洶懼。仁堪親出巡防,達旦不寐,以安民心。又能以英領事坐梅生罪,僅監(jiān)禁幾月,復上書總理大臣論之,詞極剴切。有洋人忻愛珩者,持簿籍來謁,積欲捐建中外義學,并列沿途地方官銜名捐款。仁堪詰之,并無游歷護照,乃商人關道,咨送該國領事查辦,并請兩江總督照會各國總領事,令公議章程。十八年春,率邑人開塘二千三百有奇,溝渠閘壩數(shù)以百計,因勞得疾,猶強如起視事。放賑日,嚴察司事。無敢疏濫者,全活二十余萬災民。積勞成疾,病卒于上海。噩耗傳至鎮(zhèn)江,士民皆痛哭流涕,乃列仁堪政績呈督撫。身后無以為殮,全賴長子摯友陳英士資助,才得以完事。
王壽彭 (1874—1929)清濰縣(今屬山東)人。出身貧寒,自幼聰明好學。十七中秀才。兩次貢生資格皆被權勢者所擠,光緒二十七年才得以中舉。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進士第一,授修撰。三十一年奉旨赴日考察,回國寫成《考察錄》一書。宣統(tǒng)二年(1910),任湖北提學使。創(chuàng)辦兩湖優(yōu)級師范學校。辛亥革命前夕,壽彭支持湖廣總督端澄鎮(zhèn)壓革命黨人。1926年,創(chuàng)辦山東大學。1928年,廣東革命軍北伐,壽彭隨宗昌逃天津當“寓公”。次年,卒。工于書法。
(本文作者王金中,系三槐王氏西沙梁塘鄒家弄支三十一世裔孫。
牛!牛!牛!
古代狀元人數(shù)!
最多的姓氏居然是王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