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朝節(jié)的來歷傳說 圖:花神(面塑) 1 花朝日期 花朝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歲時八節(jié)之一,也叫花神節(jié),俗稱百花生日。花朝節(jié)與氣候時令關(guān)系密切,故而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我們中學(xué)課文學(xué)過袁宏道的《滿井游記》,其中提到“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這么一句,各地花朝,均在夏歷的2月份,正是早春時節(jié),咋暖還寒。論節(jié)氣,大約在“驚蟄”到“春分”之間。此時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綻或盛開。這天,各地的百姓,尤其是花農(nóng),都要祭百花以求庇佑。 而花朝具體在哪一日卻說法各異。唐代花朝定為二月十五,還成為和“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并列的三個“月半”佳節(jié);到了宋代,花朝節(jié)于某些地方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的——或許是對春的迫不及待吧。據(jù)《廣群芳譜·天時譜二》引《誠齋詩話》:“東京(即今開封)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翰墨記》有:“洛陽風(fēng)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jié)。士庶游玩,又為挑菜節(jié)。”楊萬里說“唐二月十五為花朝”,而“東京以二月十二為花朝”。不過,在介紹南宋都城臨安風(fēng)貌的《夢粱錄》則依然因循舊習(xí):“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jié),浙間風(fēng)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望之時,最堪游賞。”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氣候差異而已。綜上,一方面因循唐宋主流,一方面取月半吉日,我們建議花朝日期定在夏歷二月十五。 2.花朝·花神傳說 花朝節(jié)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春秋的《陶朱公書》:“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晉人周處《風(fēng)土記》言:“浙江風(fēng)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竟放,乃游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花朝節(jié)的民間傳說大致有這樣幾個: (1)“崔元徽懸彩護(hù)花”故事: 《博異志》載:唐天寶年間一個早春二月之夜,崔元徽于園中品茗賞花,忽見一群容貌艷麗的女子來謁,其中有個小巧玲瓏的姑娘,自稱石氏,但大家都叫她醋醋。女子們稱要借此地與封姨相見。接著,便來了一位明眸皓齒的少婦,眾人起身行禮,并恭稱封姨。崔氏命上酒菜果肴,盡地主之誼。眾女謝過之后,把盞暢飲,高聲談笑,封姨不意碰翻酒盅。醋醋的紅羅裙被沾污,她粉面含怒,拂袖便走。眾女子相顧驚慌,封姨板起面孔,恨恨地說:“小奴婢竟敢無禮!”夜宴不歡而散。 次日晚,那位醋醋姑娘竟然前來——原來昨晚那些美女皆是花精,醋醋本人是石榴,她們要來人間花苑迎春怒放,可是那位叫封姨的風(fēng)神出頭阻撓?;ň珎儽鞠虢铏C(jī)向封姨求情,不料醋醋壞了事。如今眾花精都埋怨她,只好求助于崔元徽,她要崔準(zhǔn)備一些紅色錦帛,畫上日月星辰,在二月二十一日五更懸掛在園中的花枝上。崔元徽依言行事,屆時果然狂風(fēng)大作,可是枝上的花卉有了彩帛,沒被吹落。 當(dāng)夜,眾花精又變成一群麗人來花園里向崔元徽致謝,還各用衣袖兜了些花瓣勸他當(dāng)場和水吞服,崔元徽因此延年益壽至百歲,且年年此日懸彩護(hù)花,最終登仙。后來此事流成習(xí)俗。由于懸彩的時間安排在五更,故名“花朝”,至于日期如何衍變?yōu)槠渌?,可能與各地花信的遲早有關(guān)。 (2)花神傳說:女夷、花姑、花仙 “便賦新詩留野客,更傾芳酒祭花神”,這是朱熹詠花神的詩。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幾乎都有花神的形象,而我們的花神長什么樣呢?中國的花神也有多種傳說,但她為女性的形象卻歷來是一致認(rèn)可的。 《淮南子.天文訓(xùn)》載:“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谷禽鳥草木”,女夷者,主春夏長養(yǎng)之神,世所謂花神也。《月令廣義》謂:“女夷,主春夏長養(yǎng)之神,即花神也。” 又有書中說花神女夷是魏夫人的女弟子,名叫花姑,她餐風(fēng)飲露,統(tǒng)領(lǐng)群花?!痘句洝贩Q:“魏夫人弟子善種花,號花神。” (3)花神傳說:灌園叟晚逢仙女 另明末馮夢龍的《灌園叟晚逢仙女》,講了一個花神懲治惡霸、扶助花農(nóng)的故事。 大宋仁宗年間,江南平江府東門外長樂村中位名為秋先的老者,他妻子亡故,膝下無兒女,因自幼酷好栽花種果,把田業(yè)都撇棄了,專于其事。日積月累,便建成了一個大花園。秋先是個花癡,不僅對自己滿園的花呵護(hù)備至,對他處的花木也常常流連忘返。 城中有一名張委的宦家子弟,為人奸狡詭譎,殘忍刻薄,常常和手下一班如狼似虎的奴仆及幾個無賴子弟危害鄰里。一日,他帶了四五家丁及惡少,游蕩至秋公門前。話說秋公正好澆灌完盛開的牡丹,于花前獨酌,不想張衙內(nèi)破門而入。一番尋釁滋事,最后竟把個好端端的花園子踐踏得只蕊不留,狼藉遍地,還意猶未足。 待風(fēng)卷殘云后,秋公走向前,望著滿園的雕殘零落,塵垢沾污,心中頓時凄然淚下。正哭之間,只聽得背后有人叫道:“秋公為何恁般痛哭?”原來是一個女子,年約二八,姿容美麗,雅淡梳妝,卻不認(rèn)得是誰家之女。秋公將張委打花之事說出。那女子笑道:“我祖上傳得個落花返枝的法術(shù),屢試屢驗。”按照她的要求,秋公取水出來,發(fā)現(xiàn)殘花果然重上枝頭,而且各種花瓣色彩摻雜,比從前更好看了。這件稀奇事很快就傳到了好惹是生非張衙內(nèi)耳朵里,于是再次上門施展辣手摧花,還找借口給秋公套上了枷鎖。 惡少們一直打砸到晚上,忽然卷起一陣風(fēng),化作一位姿容美麗的紅衣女子,原來,她就是花仙,只見她長袖翻飛,掀起一股刺骨的冷風(fēng),將張衙內(nèi)一伙像螻蟻一樣吹走??耧L(fēng)大作,張衙內(nèi)本人也一頭栽進(jìn)了沼池...秋公也被從牢獄中解救了出來。 在這個故事里,花仙已經(jīng)成了正義和力量的化身,寄托了人們對美好事物與正義力量相結(jié)合的心愿。 明代以后的花神形象,愈加栩栩如生,她風(fēng)姿嫵媚,手持中國的花魁芍藥、牡丹,或手提盛有這兩種花的花藍(lán),安詳?shù)厥匦l(wèi)著善良勞動人民心中的美好宿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