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金纓《格言聯(lián)壁》有一聯(lián):“靜處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本褪歉嬲]人們在沉靜下來時,要經(jīng)常自省自己的過失,以是克非,存善去惡,閑談時,不去議論別人的是非得失。韓愈也說:“古之君子,其責(zé)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币馑际钦f,在檢討自己時,要嚴格而全面,在對待他人過失時,要寬大而簡略。
記得這么一個傳說:秦朝末年,失意的張良在走過一道石橋時,遇到一位白發(fā)蒼蒼、胡須長長、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橋下,便讓張良去幫他撿起來。張良聽老人說話的剎那,心生煩躁:你算老幾呀?敢讓我?guī)湍銚煨樱吭挍]說出來,張良就覺得自己這樣對待一個年老體弱之人,是大錯特錯了,便到橋下幫他撿起了鞋子。
誰知這位老人不僅不道謝,反而伸出腳來說:“替我把鞋穿上!張良心生不悅:我替你把鞋撿回來了,你居然讓我替你穿鞋,真是過分!然而張良是個慣于自省之人,溜在嘴邊的罵聲剎那就被他憋了回去。他想,怎么可以輕易對一個老人動怒呢?替老人撿鞋是合情合理的事啊。于是,他默不作聲,替老人穿上了鞋。
張良的恭敬謙讓,贏得了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幾番考驗后,老人將自己用畢生心血注釋的《太公兵法》送給了張良。張良得到這本奇書,日夜攻讀,終于成為滿腹韜略、智謀超群的漢代名臣。
魏征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碑斠粋€人無力改變現(xiàn)狀,無法改變別人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換位思考,設(shè)身處地地去認清自己的缺失,努力去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重塑自己。事實上,時刻不忘自省,常思己“過”之人,是真正知道厚待別人、厚待自己的人。
常思己“過”,才會擯棄憤世嫉俗之心,撫平生命的浮躁,讓心胸豁然開朗;常思己“過”,才會擁有寬廣恢宏的氣度,揚長避短,擇善而行;常思己“過”,才會更加明了人與人在交往之時,需要有一顆謙讓體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