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戍、戊、戎四個字,又讓我們傻傻分不清。它們?yōu)楹巍伴L得”如此相像,有什么淵源,又如何區(qū)分,您知道嗎?
說這四個字之前,咱們先來說說一個跟它們密切相關的字,那就是金戈鐵馬的“戈”。
“戈”字最早見于甲骨文,指的乃是商周和戰(zhàn)國時代的最常用的兵器,不過后來到了秦朝就比較少見了,換成了戟和矛。古人把鋒利的樹杈稱為“干”,而棍棒之上再加上鋒刃就稱為“戈”。這種武器有個長柄,長柄之上有個橫刃,可以用來砍,勾,擊,在當時可謂殺傷力非常大的兵器。
《說文解字》之中有這樣的描述:
平頭戟也。從戈,一橫之。象形。 凡戈之屬皆從戈。
這是告訴我們,戈就是類似戟的兵器,不過是平頭的。字形采用“弋”作邊旁,“一”代表橫擊的意思。字形本身就和戈這種兵器非常相似。所有與弋相關的字,都采用“弋”作邊旁。
說到這里,您大概已經明白為何說那四兄弟之前,咱們要先說這個字了吧。這個字直接就堪稱那四個字的“老祖宗”了。
既然四個都和“戈”相關,那么它們最初所代指的意思,和那件秦朝之前的神兵利器“戈”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首先,老說說“戌”。
戌,讀音是xū,最早也是從甲骨文來的。甲骨文中的這個字,和出土的銅斧非常相似,它的本意就是指像斧子一樣的寬刃兵器。按照《說文解字》中的說法,它的意思就是“滅”,可見殺傷力是很大的。
《晉書》中說“九月之辰謂為戌,戌者滅也,謂時物皆衰滅也。”
在天干地支中,“戌”代表的是九月。此時正是經過了一個夏天的,天地間的陽氣已經變得很微弱,開始下行,而各種作物已經開始成熟,但也開始步入衰敗。這樣的季節(jié)正好和戌字的“滅也”的意思有些相符。
接下來說“戍”。
戍,讀音是shù。
《說文解字》中說,守邊也。從人持戈。
作者漢代文學家許慎認為它的意思就是守邊疆,一個人拿著戈站在邊疆的意思。因此也可以把它稱為“會意字”,就是從字的構成上,我們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大概是什么。這個字從本質上講,雖然不是兵器的名字了,但依然和前面說的“戈”脫不了干系。
戊,讀音是wù。
它其實也是指斧鉞等一類的兵器,但是比鉞小。相對于戌,斧子的寬度有點變窄了,估計這就是用少那一橫來體現(xiàn)的。同樣是用于作戰(zhàn)的斧子,發(fā)明兩個字來分別代指,是不是有些太費勁了?估計這還是從殺傷性上來說的,戌的殺傷性那直接就是“滅”的,而戊則沒那么大的殺傷力。
和“戌”一樣,“戊”也進入了十二天干地支。
最后是戎。
戎,讀音是róng。
《說文解字》中說“兵也。從戈,從甲。”持戈帶甲,這很明顯就是一個古代士兵的形象。雖然戎字已經不再指武器,但指的是“戎士”,可以理解為士兵。
后來戎成為一種姓氏,而古時候在中原西北方居住的民族經常被稱為“戎”。
可以從一些常見的詞匯上來記住這些詞的讀音。
比如清朝時著名的“戊戌變法”,一下子就記住了兩個。
而“戍守邊疆”這個詞,又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戍(shù),剩下一個筆畫最為復雜的就是戎馬一生的“戎”了。
而從字形上,可以通過順口溜來幫助我們記憶。
分享一個當年高中語文老師教給我們的口訣:
橫戌(xū)點戍(shù)戊(wù)中空,
十字交叉便是戎(róng)。
這寫字日常還是有用到的時候?,F(xiàn)在基本都是用手機打字,寫信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所以提筆忘字幾乎成了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希望這樣的口訣能夠幫助您記住這寫字,特別是念別人名字或者讀一些文字的時候,免于尷尬。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