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自古就是福建、廣東人遷徙、來往臺灣地區(qū)和大陸的重要通道。在古生代和中生代,還是華夏古陸的一部分。大致為1.1萬年至4.2萬年前發(fā)生的大海退,致使海水下降了130~180米,形成了臺灣海峽。
在臺灣海峽波濤底下,靜臥著一道橫亙海峽的淺灘——“臺灣淺灘”?!芭_灣淺灘”位于臺灣海峽西南側(cè),面積約8800平方公里,大約為臺灣島面積的三分之一,東西長約250千米,南北最寬約130千米。西部水深30-40米,東部水深淺于20米,最淺8.6米。
學(xué)界通常稱這道淺灘為“海峽陸橋”或“東山陸橋”。這道淺灘發(fā)端于福建省東南沿海的東山島,向東延伸到海峽中部,再向東北,經(jīng)澎湖列島而后直至臺灣西部。
淺灘由粗砂、細砂和少許礫石組成?!芭_灣淺灘”是魚類的樂園,這里沙丘起伏,貝類豐富,又因偶有基巖出露,富有珊瑚生長,很利于魚類棲息。
冬季沿岸較低溫的水流經(jīng)臺灣海峽南下,兩股冷暖水流正好在“臺灣淺灘”上相遇,為魚類帶來很豐富的食料和營養(yǎng)物質(zhì)。
曾有人提議開發(fā)“臺灣淺灘”,在其上建造人工島或者其他可行的工程,以開發(fā)淺灘上豐富的風(fēng)能、潮汐能、漁業(yè)資源、旅游資源、油氣資源,你覺得如何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