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傳記篇 . 孔子傳《第二十二章 孔子離邦 子貢答賢》
中華文化—傳記篇 . 孔子傳
《第二十二章 孔子離邦 子貢答賢》
孔子離魯 周游列國
第二十二章 孔子離邦 子貢答賢
魯國今年的郊祭進(jìn)行得草率簡單,定公不等禮儀進(jìn)行完畢即與季桓子各自返回,與齊所贈之女樂歡樂調(diào)情去了,一應(yīng)余事交給孔子辦理?,F(xiàn)實使孔子大失所望了!
這天一早,孔子便畢恭畢敬地沐浴梳洗,誠惶誠恐地來到南門外參加郊祭。這時的孔子已再不是為了聽音樂,觀看國君大臣的威儀,他已是魯國屈指可數(shù)的重要人物,他的行動本身就是國家政治活動的內(nèi)容。當(dāng)他見定公對周禮規(guī)定的祭祀天神的禮節(jié)漫不經(jīng)心,已和季桓子襟連不開時,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暗自嘆息:我并不主張敬神奉鬼,這些禮儀并非為神靈、為祖先而設(shè),實際上是為活人而制,可以通過這些禮儀看出人民的品德和國家的興衰。但古有制規(guī),國家以祭祀和戍戰(zhàn)為重。國君不重,國何興焉?難道我真的要掛冠出走了嗎?
孔子回到家中,子路等人忙問郊祭的情況,孔子簡單說過,獨(dú)自惆悵。子路氣哼哼地說道:“夫子,吾等可行矣?!?div style="height:15px;">
孔子長嘆一聲說道:“國君如此違禮之舉,令人失望。按祖制明日需將膰肉分與親臣共享,如不分膰肉,則可辭職而行矣!”
定公急火火地回至宮中,與歌女堂上戲鬧,榻上弄潮。季桓子奏請分享膰肉之事,定公只顧與歌女們調(diào)情賣俏,哪還顧得上。季桓子在旁一再催問,他不耐煩地?fù)]揮手說道:“孤令你代分膰肉,不必詢問。”
季桓子遵命將膰肉帶回家中,早有歌女迎上,拉入后廳。季桓子又令家臣代分膰肉。家臣們俱是官場熟客,深知此肉不是隨便分的。國君應(yīng)在朝廷之上,隆重地分給親信大臣。今國君推給大夫,大夫又推給家臣,實在是告訴他們自己分而食之罷了,眾家臣何樂而不為。
孔子在家一直坐等到天黑,不見國君派內(nèi)侍來召入朝。第二天又等了一天,還不見膰肉分到??鬃诱诮箲]中,恰巧子路趕來向他說道:“夫子,膰肉已被季氏家臣分享。我等可行矣。”
孔子好像根本沒有聽到子路的話,一動不動地呆坐著。子路連聲呼喊:“夫子,夫子!你怎么了?”孔子默默地?fù)u了搖頭,眼眶中的淚水,潸然而下。他徹底地絕望了,傷透了心,從頭冷到了腳。還有什么可說的呢?一切都完了!自己在魯國竭忠盡誠努力奮斗了這么多年,就這樣結(jié)束了。滿腔熱情化為冰水,多年心血付之東流,自己也該走了!
“夫子,我們還賴在這干什么?該走了!”子路急切地說道,他似乎一天也不能再呆下去了。
孔子無言地點(diǎn)點(diǎn)頭,拭了拭淚水說:“鳳凰不至,河不出圖,吾之一生豈能就此了結(jié)!……”
顏回上前勸慰道:“夫子何必如此傷情,回嘗聽夫子言道:'有德者永不孤立,必有敬仰之伙伴?!蜃拥赖挛恼鲁航^代,何愁不遇明君?”
孔子深情地看看顏回,望望大家,良久才開口說道:“吾決計離開這父母之邦,訪問列國諸侯,尋求明君圣王,以行吾道,達(dá)吾志——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眾弟子不愿隨吾行者可留下讀書,亦可回家養(yǎng)親……”
“愿隨夫子同行!”眾弟子異口同聲地喊道。
望著這一張張誠懇的面孔,一雙雙純潔的眼睛和期待的目光,孔子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一股強(qiáng)大的熱流沖擊著他的心扉。這位以理智、清醒、冷靜著稱于世的圣哲,此刻也深深地動情了,他再也控制不住那奪眶而出的淚水。流吧,為這些可愛的弟子盡情地流吧;流吧,為人世間的昏暗不明而悲憤地流吧;流吧,為正義和善良的人們的不幸而憐憫地流吧;流吧,為道路艱難坎坷而辛酸地流吧!他哽咽著對弟子們說:“若干年來,爾等隨丘受苦了,丘不勝感激!”說著,他向弟子們深施一禮。
眾弟子急忙上前攙住夫子。突然,子路嗚嗚地放聲大哭起來。他拼命地抓著自己的頭發(fā)喊道:“是非混淆,黑白顛倒,圣賢不得重用,天不平,地不公呀!……”他憤怒地擂著墻壁,墻壁被他那粗大的拳擂得搖搖欲坍。
同學(xué)們急忙上前規(guī)勸,毫無效果,孔子走上前去,用手輕輕地?fù)崦勇返念^,熱淚灑在了他的肩胛上。子路轉(zhuǎn)身撲到孔子的肩頭,師徒二人緊緊地互相擁抱著,淚水流到了一起??鬃由钌畹乩斫獾茏觽兊男那椋麄兒妥约阂黄?,為了振興魯國花費(fèi)了多少心血,他們?yōu)樾腥实栏冻隽硕嗌俅鷥r,做出了多少犧牲!他們有的拋舍了二老雙親,有的告別了新婚妻子,來到自己身邊,追隨著自己,殺身以成仁,可是到頭來卻遇到這樣的昏君佞臣,怎不讓人寒心!孔子知道,盡管子路整天價喊著要離開魯國,其實他并不愿真心離開魯國,誰都不愿真心離開魯國,大家的心都在流血呀!離開倒也容易,拔腿一走了之,可是,天昏昏,地沉沉,前途茫茫,到哪兒去呢?去安身立命,乞食謀生嗎?人哪,本就不應(yīng)該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作為;隨俗浮沉,同流合污,該是多么幸福??!……然而,當(dāng)天地相接,混沌一片時,盤古何以要揮動板斧,開天辟地呢?當(dāng)四極廢,九州裂時,女媧何以要練石補(bǔ)天呢?當(dāng)十日并出,草木焦枯時,羿何以要援弓而射九日呢?當(dāng)滄海橫流,九州淹沒,人為魚鱉時,禹何以要在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呢?還有構(gòu)木為巢的有巢,鉆燧取火的燧人,銜木石填海的精衛(wèi)……謀食不謀道,只顧自己溫飽,不顧他人死活,有力而不出,不造福于天下,與禽獸何異?愚公能移太行王屋二山,丘為何就不能辟一“仁政”“德治”之蹊徑呢?想到此,孔子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平靜地說道:“爾等一腔深情,為師已經(jīng)心領(lǐng)了,然而不可全部隨我同行,十余人足矣。其他各有安排,先與家小相商后再行定奪。”
“我隨夫子同行!”
“我!……”
“我!……”
眾弟子相爭不讓。顏回嫩聲稚氣地說:“我等何必爭吵,請夫子定奪就是?!?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