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時候,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宗主”的權(quán)威,列國雖然不敢在表面上違抗王命,但是私下互相吞并的事情卻越來越多。
周幽王姬宮湦戰(zhàn)敗身亡,他的兒子周平王姬宜臼因為害伯犬戎的侵犯,所以把國都遷到了洛邑,號稱東周。隨著土地越來越少,勢力也變得越來越衰弱,楚、齊、晉、秦、吳、越等強大的國家相繼出現(xiàn),利用自己強大的武力在中原進(jìn)行爭霸。周天子雖然仍是名義上的天下之主,但是卻只能依靠著齊、晉等大國支持著衰弱的窘態(tài)。
姬宜臼剛遷都到洛邑的時候,還有大約六百里的土地,比列國中的大國還要大。
但是后來因為周天子把虎牢以東賜予鄭國,把溫原等十二邑賜給了晉國的重耳,還有些土地被列國搶奪或被蠻族占領(lǐng),還有的封給其他的士大夫作為采邑,周天子所有的土地和子民漸漸變得所剩無幾。
土地和子民的減少,讓周天子變得非常的貧窮,但周天子們在禮節(jié)方面卻不容絲毫的松懈和讓步。
據(jù)《左傳》記載,周平王姬宜臼死后因為沒錢辦理喪事,曾派人到魯國,求魯國能給予資助。
而周桓王姬林死的時候,因為一直沒有錢來辦理喪事,結(jié)果葬禮竟拖了七年。
周襄王姬鄭死的時候,也派人去魯國求魯國給予金錢資助來辦葬禮。可見周朝的天子雖然窮,但是喪葬禮卻是不能廢的。
《國語》中還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晉文公重耳幫助周襄王姬鄭在郟邑恢復(fù)了王位,周襄王打算用一塊土地來酬謝晉文公。
但晉文公辭謝了,對襄王說,希望能允許他死后可以用天子的隧禮來埋葬。隧禮就是挖一條長隧道,將天子的棺木從隧道中送入墓穴,這比諸侯們的棺木直接從墓穴口放下去要穩(wěn)得多。
但是襄王卻不同意,說先王定下來的這些法度是不能破壞的,天子與諸侯的地位要區(qū)分清楚。于是晉文公只得接受賞賜的土地回去了。
東周的天子寧愿舍棄土地,也依然要保留其排場和地位的象征。
為了爭奪王位,王室還經(jīng)常鬧內(nèi)亂。姬閬二年,王子頹篡位,姬閬借助鄭國和虢國兩國的兵力殺死了王子頹,但是也為了感謝把虎牢以東賜給鄭國、把酒泉賜給了虢國。
姬鄭三年,王子帶召喚周邊的一些小型蠻族部落發(fā)動叛亂,一直到姬鄭十七年,靠晉國的重耳出兵才平定了叛亂,姬鄭賞賜給重耳溫原等十二邑。
姬貴二十五年,王子朝與王子猛爭奪王位,王子朝逃亡楚國,并且?guī)ё吡藮|周以前傳下來的所有典籍,周朝積累的文化記錄全都喪失了。
衰落到這樣的東周,卻并沒有滅亡。因為春秋時代宗法組織還是很有分量,如果誰要是反對周天子,其他諸侯都會聯(lián)合起來反對他。
所以楚莊王打敗晉國,成就霸業(yè),到周的邊境閱兵,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被王孫滿一頓駁斥,只好知難而退。七國是甥舅國,晉國是兄弟國,自然更是不敢有更多的妄想。
諸侯們雖然不敢去奪取周天子的王位,但是春秋時代的政治軍事中心卻還是爭霸。獲得霸主地位以后,就可以從弱小的國家收取貢賦和搖役。
事實上,當(dāng)上了霸主也就取得了與周天子一樣的經(jīng)濟(jì)權(quán)利。
魯是周公的后代,跟周朝的王室最為親近。
但是魯國卻并沒有遵守應(yīng)該給天子貢品的義務(wù),每年也沒有上朝朝拜天子。
魯國的君主沒有給天子進(jìn)貢,卻給齊國進(jìn)貢,去齊國朝拜齊王。
由此可見,春秋時期,收取諸侯貢賦的已經(jīng)不是天子,而是當(dāng)時的霸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