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昂是斗拱中常見構(gòu)件,其模擬昂的外觀,但不具有真昂的結(jié)構(gòu)作用,現(xiàn)存木構(gòu)實例可追溯至北宋初年,以敦煌慈氏塔?萬榮稷王廟大殿最早,其昂頭不同于一般的下昂走勢,而向前水平伸出,可稱為“平出假昂”?約至宋末金初,在初祖庵大殿?善化寺山門與三圣殿,才普遍見有模擬一般下昂走勢?昂尖向下斜出的假昂做法,可稱為“下出假昂”?
下出假昂雖在現(xiàn)存實例中較平出假昂出現(xiàn)為晚,但卻是后世假昂的普遍形式,其昂頭斜出向下,昂尖低于拱身下皮,是木構(gòu)建筑中極少見的彎折構(gòu)件,而一般構(gòu)件加工,多順應木材紋理縱向延展的特點,做長直構(gòu)件?那么,匠人在制作下出假昂這類彎折構(gòu)件時,如何利用與加工木材,就成為觀察建筑材料與形制做法相互關系的一個有意思的角度?
一、下出假昂
現(xiàn)存下出假昂的早期實例之一為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大殿平面近方,面闊?進深均為三間,單檐歇山頂,其斗拱五鋪作單杪單下昂,柱頭鋪作使用插昂,補間鋪作使用真昂,僅角鋪作正側(cè)方向與45。斜向使用假昂:這些假昂向下探出的昂頭做法特別,其與拱身并非同一木料一體加工,均另外單獨制作,平接于拱身前端下方,拱身內(nèi)側(cè)隱刻雙瓣華頭子和部分昂身,與下方探出的假昂頭共同表現(xiàn)出斜下出昂的形象(圖1)。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另接昂頭的做法,并非現(xiàn)代修緩所致?首先,在初祖庵早期照片中,即能明確看到這種做法,并可看出昂頭與拱身的連接方式,其下方昂頭在昂面上端中部作榫頭,插入拱身前端的卯口之中(圖2)?其次,大殿角鋪作所見假昂無一例外均另接昂頭,而柱頭鋪作和補間鋪作分別采用插昂和真昂,昂頭和昂身一體制作,若角部假昂昂頭為后期脫落而做的加補,那么補間?柱頭鋪作不可能都保存完好,而僅角鋪作所有昂頭全部脫落?由此可見,初袓庵大殿角鋪作假昂的做法是原始處理,其特別使用普通拱材和昂頭小料拼合假昂,而不浪費大料一體加工,是當時明確的技術(shù)選擇?
圖1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角鋪作假昂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圖2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角鋪作老照片
(圖片來源:【日】常盤大定, 關野貞.
中國文化史跡(第二輯)[M]. 法藏館刊行, 1939.)
上述另接昂頭的加工方式并非局部地區(qū)的特例,也見于山西大同善化寺金初天會六年至熙宗皇統(tǒng)三年間(1128—1143年)重建的山門?三圣殿?善化寺為遼金大寺,等級較高,其山門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單檐廡殿頂,斗拱五鋪作單杪單下昂,補間鋪作使用插昂,柱頭鋪作與轉(zhuǎn)角鋪作附角斗拱均下出假昂?這些假昂的昂頭,也都另外制作,平接于拱身前端下方,昂后拱身內(nèi)隱刻雙瓣華頭子(圖3)?現(xiàn)昂頭顏色?新舊程度多與拱身不同,多為現(xiàn)代修繕更換,昂頭兩側(cè)用鐵鋦與拱身連接?在老照片中可確認山門另接昂頭的做法,部分昂頭還有掉落跡象(圖4)?山門假昂加工方式和拼接做法均與初祖庵大殿類似,唯假昂分布并不限于角鋪作,遍及檐下,可見這種保證拱身直材加工?另接假昂頭的做法,已較普遍?
圖3山西大同善化寺山門柱頭鋪作假昂
(圖片來源:改繪自文獻[4])
圖4善化寺山門老照片
(圖片來源:【日】竹島卓一,遼金時代的建筑及其佛像[Ml
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4:圖版65.)
三圣殿亦見這種假昂加工方法,且更為靈活多變?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檐廡殿頂,斗拱六鋪作單杪雙下昂,其補間鋪作均使用真昂,前端挑檐,后端抵于榑下,有明確的結(jié)構(gòu)作用,但柱頭鋪作與殿內(nèi)梁栿絞構(gòu),由于前后檐和山面梁栿結(jié)構(gòu)各異,其昂的結(jié)構(gòu)也不相同,可分為以下4類:(1)前檐明間東側(cè)柱頭鋪作:雙插昂,襯于殿內(nèi)六椽栿出頭前端上方(圖5-a);(2)前檐其余三個柱頭鋪作:均在梁頭前方使用上插昂下假昂的形式,下方假昂昂頭均單獨制作,接于梁頭前端下方(圖5-b);(3)后檐柱頭鋪作:殿內(nèi)上下相疊的乳栿出頭,栿前端下方均另接假昂頭(圖5-c);(4)山面柱頭鋪作:雙昂里轉(zhuǎn)均為足材拱,上承丁栿,拱前端均下接假昂頭(圖5-d)?總的來看,三圣殿柱頭鋪作普遍使用假昂,昂頭另接,保證身后梁材或拱材的充分利用,僅前檐或下接假昂頭,或斜接插昂,其分布沒有規(guī)律,反映出當時工匠對二者并沒有明確區(qū)分,且下接假昂與插昂都不具有真昂的原始結(jié)構(gòu)功能,因此,插昂或可認為是一種特殊的假昂,只是其昂頭斜插于拱頭或梁頭上方,而常規(guī)意義的假昂昂頭平接于拱?梁前端下方?
圖5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各柱頭鋪作假昂做法示意
(圖片來源:改繪自文獻[4])
三圣殿前后檐梁頭下接假昂的特殊做法,還見于山西文水則天圣母廟后殿,其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柱頭鋪作均五鋪作單抄單下昂,兩山使用插昂,但前后檐柱頭鋪作做法卻很特殊,華拱之上均挑承殿內(nèi)梁栿(前五椽栿后剳牽)出頭,其前端下方下出的昂頭均單獨制作,接于梁頭之下,后方還在梁身上隱刻出斜向上的昂身,模擬出下昂的形式(圖6)?這是在保證梁栿直材充分使用的條件下,通過另接昂頭?隱刻昂身的處理,“將假昂制成真昂形制”。
圖6山西文水則天圣母廟剖面與前檐柱頭鋪作假昂
(圖片來源:李會智,文水則天圣母廟后殿結(jié)構(gòu)分析[J]
古建園林技術(shù),2000(2):7-11.)
金代以后的重要實例,可舉元代官方敕建的永樂宮,其幾座大殿斗拱假昂均見有另接昂頭的加工方法(圖7),昂面作榫口連接昂頭與拱身,并在昂底打入鐵釘向上錨固?但除龍虎殿山門普遍見有下接假昂做法外,其他三座大殿,以一體加工的假昂居多(表1),反映出另接假昂頭的加工方法漸向一體加工轉(zhuǎn)變?
龍虎殿
三清殿
純陽殿
重陽殿
圖7永樂宮各殿另接假昂頭做法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表1永樂宮各殿假昂分布與加工
(表格來源:作者自制)
二、平出假昂
從下出假昂的早期加工方式,可看出工匠不浪費大材加工斜向探出構(gòu)件,而采取另接昂頭的做法,以保證拱?梁直材的充分使用為要務,以此視角來看實例中相對出現(xiàn)更早的平出假昂,其特別的形制,實際上也有同樣的目的?
平出的昂頭,按其下皮的走向,還可細分為下平和下卷兩型?
下平型假昂似出現(xiàn)較早,其最早木構(gòu)實例見于甘肅敦煌慈氏塔,該塔原在三危山上,后遷于莫高窟前,建造時代推測為宋初?塔八角橫尖頂,柱頭斗拱“五鋪作偷心出雙杪……各華拱頭都砍作批竹昂形,昂底略向下斜,昂側(cè)隱出華拱”(圖8)?這樣加工的假昂,與單純作拱所使用木料的截面大體一致,不需要準備特別的方材,但昂底微斜,也反映出當時工匠對下昂形式的執(zhí)念?
圖8甘肅敦煌慈氏塔斗拱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山西忻州金洞寺轉(zhuǎn)角殿也可見這種下平型假昂,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其前檐與山面柱頭鋪作均五鋪作單杪單昂,昂頭與拱身之間,做出凹槽表現(xiàn)華頭子,并隱刻出昂身,以表現(xiàn)平出的昂頭(圖9)?昂頭上方,令拱上還斜出昂形耍頭,其下斜走勢與平出假昂上皮斜度一致,雖有一定的呼應關系,但兩者向前聚攏,較為抵牾,反映出平出假昂較難表現(xiàn)下昂的勢態(tài),還是一種顧及材料加工的權(quán)宜之策?
圖9山西忻州金洞寺轉(zhuǎn)角殿前檐柱頭鋪作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南方建筑也有類似做法,南宋蘇州玄妙觀三清殿,面闊九間,進深六間,重檐歇山頂,其上檐柱頭與補間鋪作,均用雙杪雙昂,雙昂均假昂,“雖前端下垂甚平,但其下緣則用直線”在昂頭與拱身間表現(xiàn)華頭子(圖10),與金洞寺轉(zhuǎn)角殿相似?
圖10蘇州玄妙觀三清殿上檐補間鋪作
(圖片來源:劉敦柏,蘇州古建筑調(diào)查記//
劉敦楨.劉敦楨文集(第二卷)[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4:257-317.)
下卷型假昂最早見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山西萬榮稷王廟大殿,該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廡殿頂,斗拱五鋪作雙昂,柱頭鋪作均使用假昂,補間鋪作第一跳假昂第二跳真昂?不論柱頭還是補間鋪作的假昂,昂頭均平出,昂底皮上卷,昂尖上翹,在昂頭與拱身間隱刻單瓣華頭子和斜上的昂身?假昂昂底最下方與拱身下皮在同一水平線,昂尖也沒有上挑太高,整個昂頭均在拱身方材的范圍內(nèi),保證了使用拱身規(guī)格的直材一體加工(圖11)?大殿補間斗拱上出真昂,與下方假昂交錯,很容易出現(xiàn)金洞寺轉(zhuǎn)角殿上下真假昂相互抵牾的情況?但稷王廟大殿補間上方真昂前端,也采用與下方假昂類似的卷昂造型,昂尖均上翹,弱化了兩者的矛盾(圖12)?可見這種下卷型假昂的特殊處理,是在直材的加工要求之下,盡可能通過靈活的形制變化,達到出昂的效果,并通過昂尖的卷曲調(diào)整昂頭斜出的方向以統(tǒng)一真假昂走勢,實現(xiàn)整體的和諧,反映了當時工匠在材料與形制的權(quán)衡中,兩不偏廢的高超技巧?
圖11稷王廟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材料加工
(圖片來源:徐怡濤等. 山西萬榮稷王廟建筑考古研究[M].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6.)
圖12萬榮稷王廟大殿補間鋪作真假昂做法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下卷型假昂另一重要實例,在山西太原晉祠,祠內(nèi)除北宋圣母殿使用這種做法,后代增建的金代獻殿?元代唐叔虞祠正殿均沿用平出的假昂?大殿面闊七間,進深六間,重檐歇山頂,其下檐柱頭斗拱五鋪作雙昂,均使用平出假昂,昂尖向前,昂底皮接近平直,略微上卷,昂底與拱身底皮水平,保證了方材的統(tǒng)一加工?下檐補間鋪作五鋪作單杪單下昂,使用真昂,上出下昂狀耍頭,表現(xiàn)出雙下昂的外觀形象,這與柱頭平出的雙昂相間設置,一高一矮,一斜一直,富有節(jié)奏韻律(圖13),金代增建獻殿也模仿這種鋪作次序,可見其為特意的安排?
圖13太原晉祠圣母殿前檐斗拱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北宋假昂案例,絕大多數(shù)采用或下平或下卷的平出假昂?從現(xiàn)存資料看,這種做法地域分布較廣,時代也延續(xù)較長,在甘肅?河南?山西?陜西?四川?江蘇等地皆有所見,“足證其在歷史上曾一度具有較為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非主流形制”?這種平出的假昂,造型雖較為復雜,看似追求形制的藝術(shù)效果,實則保證了身后梁?拱直材的充分利用,是受木材限制對形制所作的調(diào)整,與材料加工關系更為密切,在現(xiàn)存實例中,其出現(xiàn)較下出假昂更早,也就在情理之中?從加工角度看,山西高平崇明寺北宋開寶初創(chuàng)建的中佛殿補間二跳做法,似乎也有相同的意趣(圖14),其年代確切,形制又介于拱?昂之間,可視為平出假昂的先聲?
圖14高平崇明寺中佛殿東山補間鋪作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三、《營造法式》
“就材充用”原則
由上可見,下出假昂和平出假昂的加工,都保證了昂后拱身或梁身方材的充分使用,不浪費大材加工小構(gòu)件,且無論是下出假昂的善化寺?永樂宮,還是平出假昂的晉祠圣母殿?稷王廟大殿,均為等級較高的建筑,可見這并非地方做法,而是官方認可的材料加工原則?
北宋官修的《營造法式》卷第十二《鋸作制度》即規(guī)定:
“用材植之制度:凡材植,須先將大方木可以入長大料者,盤截解割;次將不可以充極長極廣用者,量度合用名件,亦先從名件就長或就廣解割?”
“抨繩墨之制:凡大材植,須合大面在下,然后垂繩取正抨墨?其材植廣而薄者,先自側(cè)面抨墨?務在就材充用,勿令將可以充長大用者截割為細小名件?”
《營造法式》卷二十六《諸作料例大木作》將木料分為用于加工梁柱的方木?柱材,以及用于加工其他構(gòu)件的各類方木,均為雛的直材,并特別提到各類方木需“就全條料又剪截解割”。
以上“就材充用”與“就全條料剪截解割”,均說明當時的營造工程以材料為準繩,就材植的基本尺寸加工構(gòu)件,充分利用原材料,“勿令將可以充長大用者截割為細小名件”?在材料和形制的權(quán)衡中,《法式》明確了材料為第一要務,就材充用,節(jié)制功料,這也是李誡編纂《營造法式》的要旨:“系營造制度?工限等,關防功料,最為要切,內(nèi)外皆合通行”,這種擬推及官方和民間的功料制度,在前述不同等級的建筑實例中有充分反映?以此視角反觀《營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其“飛昂”條,只提及下昂?上昂兩種制度,另附有插昂,均為單純的直材構(gòu)件,當時假昂在建筑實例中雖已出現(xiàn),但未載于法式,可見當時官式規(guī)定,仍以簡單?直接的結(jié)構(gòu)構(gòu)件為主流,力求原材料的充分使用?
四、與后期建筑假昂
加工方式的對比
宋末金初,下出假昂漸成流行做法?有意思的是,從現(xiàn)存早期建筑最為豐富的山西南部地區(qū)看,金中期以后,這類假昂的加工,適應當時建筑材料的改變,還出現(xiàn)了選用彎材加工的現(xiàn)象?
這一時期建筑所用假昂的表面,部分還能看清木紋走勢,其在拱身較順直,但在下出假昂的部分,木紋多逐漸下斜,與假昂的斜度基本一致,這一現(xiàn)象說明當時工匠有意選用自然彎材加工下出假昂,而非宋代以前常見的直材加工(圖15),這與金元時期建筑廣泛采用自然彎材制作大梁?丁栿?大額類似,是一種普遍的材料選擇,其背后,與自然選材的變化有一定關聯(lián):宋代以前,山西南部地區(qū)建筑多使用松材,松木勁直,少有彎材,這也是早期假昂就直材加工的原因?而隨著自然松林的砍伐,堪用大材的松木減少,人們開始使用周邊的榆木?槐木?楊木等鄉(xiāng)土樹種建造房屋,這類樹木樹干多繞曲,可依就自然彎材加工構(gòu)件(圖16)。
這種一體加工下出假昂的做法,在明清官式建筑中漸成一種制度,即便可以遠距離運輸松木?杉木?楠木等勁直的木材營建房屋,也一體制作下出假昂,由此自然帶來材料的浪費,反映出明清官式建筑斗拱以追求形制為主,并未充分利用原材料,這也是后期斗拱結(jié)構(gòu)功能弱化,偏重造型裝飾的反映?
圖15直材加工的木紋與彎材加工木紋對比示意圖
(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圖16使用彎材一體加工的假昂木紋
(圍片來源:作者自攝)
但明清官式建筑假昂加工浪費材料的程度,也不宜過分放大?一方面,此時建筑斗拱的用材已經(jīng)很小,即使下出假昂整體加工,其原材料也并非大料,備料難度不大;另一方面,清代建筑假昂下斜程度已明顯減小,按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卷二十八《斗拱做法》規(guī)定:“頭昂每斗口一寸,應前高三寸,中高二寸,寬一寸……二昂高厚與頭昂尺寸同”,則其原料較一般拱身高約1/2,昂下皮斜度按常規(guī)做法,約為13?(圖17),已接近平出,這也一定程度減少了假昂加工時所浪費的材料?
圖17清式平身科斗拱分件—昂
(圖片來源:文獻[9]:97.)
同時無論南北方,大量建筑仍常見另接昂頭和平出卷昂的做法,如朔州崇福寺千佛閣,登封少林寺鼓樓?常熟趙用賢宅大門等,另外,部分一體加工的下出昂頭也多有上卷的傾向,如江南地區(qū)建筑常見的“鳳頭昂”做法,也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加工時的材料浪費?同時,下出的假昂頭也普遍延續(xù)了拼料做昂的做法,并見有將一較大的整材鋸解為收尾錯開的兩道昂的加工方式(圖18),這些都反映了民間建筑中材料對形制做法仍有很強的制約,與官式建筑有明顯分化?即使現(xiàn)代修繕或者復建,也能看到這種傾向,如大同華嚴寺近年復建的鐘鼓二樓,其下出假昂也另接昂頭,不知是有意仿照早期做法,還是確為材料限制所作的處理?
圖18鳳頭昂加工
(圖片來源:文獻[10]:311)
五、結(jié)語
假昂模擬昂的外觀,但不具有真昂的結(jié)構(gòu)功能,可以說,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建筑的營造理念開始脫離純粹的結(jié)構(gòu)邏輯而逐漸側(cè)重于外觀形象裝飾?但早期假昂的制作,仍適應于木材特點,宋金即出現(xiàn)了下接昂頭和平出假昂兩種做法,而金元時期,還出現(xiàn)了選用自然彎材,一體加工下出假昂的做法,這些都體現(xiàn)了《營造法式》所謂“就材充用”的基本原則?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假昂做法逐漸脫離材料的束縛,晚期官式建筑,普遍采用直材一體加工下出假昂,反映出建筑裝飾化的進一步深入,但民間建筑,由于材料的限制,雖具體形制有所改變,但本質(zhì)上仍延續(xù)了另接昂頭或平出卷昂的加工方式,反映了材料對建筑形制的廣泛約束作用?
綜上可見,材料是建筑的基礎,也是工匠加工改造的對象,構(gòu)件最終形成的形制做法,是匠人根據(jù)材料條件所做的適應性改造?不同時期?不同區(qū)域?不同等級的建筑中所反映出的材料應用傾向,與自然環(huán)境?施工條件?匠人觀念息息相關,這也構(gòu)成了反觀區(qū)域匠作傳統(tǒng)的有效途徑。
注釋和參考文獻:略
作者:彭明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宗教考古研究所所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