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語文者得天下”,今年秋學(xué)期新編“部編本”教材一開始使用,許多家長頭大了,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有所增加,作文和閱讀的分數(shù)占了一多半,孩子怎么學(xué)?作文成績?nèi)绾慰焖佟⒎€(wěn)定提高?別急,我們根據(jù)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編輯了這套作文兵法,計計是干貨,計計超實用,就是要讓孩子們快快樂樂愛上作文,輕輕松松學(xué)會作文。
大家都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孩子不會寫作文、作文寫不長、寫不具體、寫不生動,主要原因還是沒有“米”。這個“米”,就是生活,小一點講,就是平時觀察的積累。觀察是認識世界的基礎(chǔ),也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孩子們要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從中尋找作文的“米”,然后再通過寫作技巧這個“炊”的方法做出“米飯”,所以說,要想寫好作文,就離不開觀察。歌訣“作文并不難,生活是源泉。觀察勤思考,留心最關(guān)鍵;多讀多積累,素材和語言;開心就多練,興趣第一關(guān)。觀察百日功,文章一朝成;常說嘴不笨,常寫手必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今天,就給大家主要講講作文36計之察言觀色計。
技法大秘訣
一、觀察六件法寶歌
我有六件寶,觀察少不了。
眼睛看得明,耳朵聽得清;
鼻子聞氣味,嘴巴嘗滋味;
雙手摸一摸,大腦細思考。
用好六件寶,奧妙全知道!
二、作文觀察口訣
觀察事物用五覺,觀察方法容易學(xué)。
眼看耳聽心要想,觸覺嗅覺和味覺。
觀察事件要連貫,生活細節(jié)細體驗;
觀察人物抓特點,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
典型特征細心看,突出特點要記全。
觀察景物要聯(lián)想,靜態(tài)動態(tài)細端詳;
形狀顏色和氣味,聯(lián)系生活多想象。
定點觀察按空間,時間變化分階段;
動點觀察寫游記,地點變化要牢記;
抓住特點和重點,景物特征記心間;
觀察動物很容易,外形習(xí)性牢牢記。
觀察植物方法多,生長過程分四季;
靜態(tài)動態(tài)要聯(lián)想,聯(lián)系生活舉事例。
觀察建筑按遠近,空間方位有條理;
外形結(jié)構(gòu)與作用,分類觀察均須記。
觀察物品很特殊,形狀結(jié)構(gòu)和用途;
對照特點多聯(lián)想,聯(lián)系生活多想象。
眼中有情筆生趣,擬人觀察很容易;
萬事萬物皆有情,聯(lián)想想象觀具體。
觀察不怕根基淺,竅門就是天天練;
恒心架起通天路,勤奮攀登智慧山。
觀察積累素材豐,五覺體驗妙無窮;
學(xué)會觀察寫文章,妙筆生花筆生風(fēng)。
實戰(zhàn)大練兵
你看到了多少張臉?
圖中究竟有幾個人頭?順便幫這棵樹起個好聽的名字
計法大點撥
一、怎樣觀察?
觀察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下面幾種:
1.自然觀察方法。宋朝有個畫家叫文同,他擅長畫竹,這主要得益于他堅持對竹進行“自然觀察”。他在居室窗外栽種一片竹林,朝夕觀察揣摸,腦海中保留著鮮明生動的竹子的形象,揮毫作畫時總是“胸有成竹”。
2.方位觀察法。觀察有序,思路才會清晰。這個“序”一定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定:可以由外到里,也可以由里向外;可以先上后下,也可以先下后上;可以先中間后兩邊,也可以先兩邊后中間。例如我們要寫“花園里”片段,寫花開得旺,可以從“有粉紅的、深紅的、紫紅的、白里帶紅、紅里帶黃”等各種美麗的色彩著手;觀察花的萬千種姿態(tài)則可以從如下幾點下筆,“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昂首挺胸,盡情展示自己的芳姿;有的懶洋洋地伸著懶腰;有的己經(jīng)凋謝,露出可愛的小圓莖。圓莖上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
3.實驗觀察法。物理教師在講“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時,常常做演示實驗:在平整的講臺上放一輛小車,教師用力推一下,小車開始運動,然后慢慢靜止下來。我們只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個演示過程,才可能真正理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4.長期觀察法。這是一種常用于動植物的生長過程的觀察方法。法國著名昆蟲學(xué)家法布爾,為了了解雄槲蠶蛾是如何尋找雌蛾交配的,整整觀察了6年;還觀察了隧蜂30年;觀察了蜣螂40年。就一種植物來看,從它的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等過程,進行一系列的觀察。我們可以選擇一種花、一種菜、一種糧食作物,堅持進行一個生長過程的系統(tǒng)觀察。這樣,對于寫一種植物不僅有情可寫,而且能寫得具體生動。
5.全面觀察法。也叫多角度的觀察法。就是對要描寫的對象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最后得出較完美的印象或較深刻的體會。例如古詩《題西林壁》中“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用的就是這種觀察法。再如古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也是運用了這種觀察法。
6.定期觀察法。就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內(nèi)對某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觀察。
7.重點觀察法。就是按照某種特殊目的和要求對事物的某一點或幾個方面做重點觀察。
8.直接觀察法。就是觀察者深入實際,親自動手做實驗取得第一手資料或直接進行觀察的方法。
9.間接觀察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的感官直接觀察的精度和速度是有限的,因此我們還必須借助儀器對事物現(xiàn)象或過程進行間接觀察。例如由于顯微鏡的發(fā)明和使用,揭開了微觀生物世界的秘密,導(dǎo)致了細胞學(xué)說的建立,由于天文望遠鏡的發(fā)明,增進了對宇宙的了解;光譜儀、電子掃描器、紅外線探測器等的發(fā)明,更是使人的觀察更為精密準(zhǔn)確。要提高觀察能力,必須掌握觀察儀器和設(shè)備的使用方法。
10.分層觀察法。這是一種層層深入的方法,常見的是由整體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體地進行分析觀察。例如《林海》的作者就運用了這種方法,先注目于“海”的主體——落葉松;再移視于“海”的邊緣;再深察“?!敝?,觀察樹與樹之間的各種小花和小紅豆……這樣,既從整體上突出了大興安嶺“千山一碧、萬古長青”的美麗景象,又分層展示了大興安嶺“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的各種色彩”,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11.對比觀察法。就是用對照比較的方式去觀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找出事物的共性和個性,以獲得清晰的印象,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德國哲學(xué)家黑格爾說過:我們要求看出異中之同或同中之異。例如“蠃、贏、羸”三字極易混淆,只要我們進行比較觀察,便可發(fā)現(xiàn)他們結(jié)構(gòu)相同但又有不同的部件,分別是“女、貝、羊”。秦王嬴政從母姓,故“蠃”中有“女”;輸“贏”與金錢相關(guān),古代“貝”即是錢,故“贏”中有貝;“羸”原意指羊瘦弱,故“羸”中含“羊”。經(jīng)過這樣比較觀察,再趣味理解掌握這幾個字就會輕松得多。比如:每一個人都有一張臉,一雙眼,但卻一人一個樣,“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說明即使是兄弟姐妹也有明顯的區(qū)別,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利用對照比較觀察的方法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很多區(qū)別,像臉有大小、長短、美丑之分,身有高矮、胖瘦、老少之別。其他各方面也同樣都有不同之處。
12.解剖觀察方法。例如觀察直圓柱,這個形體是什么形狀?有幾個底面,是什么形狀?有幾個側(cè)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兩底面之間相等嗎?通過這樣解剖觀察后,就能把握圓柱的主要特征。直圓柱的兩個底是相等的圓,它的側(cè)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又如“贏”字,學(xué)生不易掌握其字形,但如果進行解剖觀察,分解為“亡、口、月、貝、凡”便容易得多了。觀察人也是一樣,也要善于分解。比如,某人做生意賺了大錢,回到家后十分高興。如果籠統(tǒng)地寫高興,就太空洞了。但是如果運用分解觀察的方法觀察后就不同了。他有哪些高興的動作、高興的神態(tài)、高興的語言,這樣具體的一寫,我們的作文就具體生動了。
13.歷史觀察法。平時閱讀到的描寫家鄉(xiāng)的“變遷”或“觀看日出”一類的文章,作者大都是采用歷史觀察法觀察后寫出來的。這是值得我們在寫作時借鑒的。例如課文《在烈日和暴風(fēng)雨下》中對暴雨的描寫,老舍先生便是按照“暴雨前—暴雨中—暴雨后”的觀察順序描寫出來的。 等等。
14.遠近觀察法。這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一般是先近后遠,也可以由遠及近地進行觀察。例如四年級語文上冊課文《長城》的作者,就是先從遠處觀察,寫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再從近處觀察,具體描寫長城的高大、寬厚、到用建筑材料及城臺等建筑物。遠景顯示了長城的雄偉壯觀,近景突出了長城的高大堅實,給讀者留下了完整深刻的印象。
15.移位觀察法。這種觀察往往是有選擇的,它的變化特點以空間變化為標(biāo)志。課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便是采用移位觀察法來觀察并表現(xiàn)矗立于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運用的是“點”的轉(zhuǎn)移與或“線”的延伸的技巧。
二、觀察的對象
觀察對象是很廣泛的哦,可以是人,引起你注意的人;可以是事,任何地方發(fā)生的有意義的事;也可以是物,動物、植物、景物……但是要記住一點,“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點,才會寫什么像什么。
三、觀察的四大訣竅:
(1)觀察要有順序。景物,我們大多按方位順序觀察;人物,一般從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去觀察;記事的,可以把事件的整個過程分幾個步驟進行觀察;游記,可按地點的轉(zhuǎn)換或景點的變換來觀察;動物可按外形、生活習(xí)性等方面進行觀察,或按其生長的順序去觀察;植物可按春、夏、秋、冬的順序去觀察,或按枝、干、葉、花、果的順序來觀察,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條分縷析,結(jié)構(gòu)嚴謹。
(2)觀察要有重點(抓住特點)。
(3)觀察要有真情實感。
(4)觀察要展開想象。
四、怎樣記錄觀察所得?
比如說寫《桔子》這篇作文,就要引導(dǎo)孩子認真觀察桔子,先用眼睛觀察桔子黃澄澄的顏色,圓滾滾的形狀,桔子頂上細長的、綠油油的葉子。然后用手摸一摸桔子光滑的外皮,聞一聞桔子淡淡清香的味道。再剝開桔子皮,觀察撥開的桔子,用腦想一想像什么,像蓮花寶座?橘子瓣聚在一起就像一個小南瓜?像小朋友聚在一起說悄悄話……再嘗一嘗,是不是甜中帶酸、酸中有甜,好吃極了?最后說一說桔子的用途,不僅好吃,橘子皮還可以泡茶等。別忘了,最后就是按照上面的順序一點一點記錄下來,自然寫出的作文又具體又精彩。因此,要隨時把觀察到的以及自己的所感所悟記下來,不斷積累素材,視野開闊了,寫人、記事、寫景、抒情、狀物就不會局限在課堂的小天地里了,當(dāng)然也就再不覺得無話可說了。
魔圖大擴散
這個腦圖挺厲害的,有了它,思維一下子發(fā)散了起來,是不是呢?通過這張圖,還應(yīng)該知道,“觀察”如果僅僅是用眼睛看,那是遠遠不行的哦,因為正確地認識事物,還必須用耳聽,用鼻嗅,用舌嘗,用身觸,用大腦思索、聯(lián)想、想象等進行加工,充分運用各種感官對事物、現(xiàn)象進行細致觀察,才能獲得你想要的東西哦。
清楚了吧?要寫好作文,不但觀察要細致準(zhǔn)確,而且想象要合理、豐富、生動,還要有平時語言詞匯的積累,特別是要學(xué)會觀察,應(yīng)以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為主,一般是從整體到局部,抓順序、抓特點、抓聯(lián)系,在豐富的生活中充分觀察、思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的事,照實寫出來,這樣才能在寫文章時“出口成章”,“下筆如有神”,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色,分分鐘搞定都不是事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