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一套播出了一部電視劇《抗倭英雄戚繼光》,據(jù)說口碑甚佳??上У氖牵娨晞』乇芰艘粋€最核心的問題。那就是:戚繼光時代的倭寇,究竟是以日本人為主,還是以中國人為主?
這個問題,在明代史料當中,其實是清晰的。官修《明史·日本傳》里說:“大抵真倭十之三,從倭者十之七”。《嘉靖實錄》里也說:“蓋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國叛逆居十七也?!边@是嘉靖時代關(guān)于“倭寇”的官方說法——倭人占十分之三,中國人占十分之七,倭人占主導地位。
內(nèi)部奏折中的說法,略有不同。南京湖廣道御史屠中律,曾對皇帝說:倭患的起源,是沿?!凹槊瘛毕胍钭魃猓m稱倭寇,“其實多編戶之齊民也”。①參與剿倭的將領(lǐng)王忬,也向皇帝報告:據(jù)他調(diào)查,“倭寇”頭領(lǐng)約有百余人,其中“雄狡著名”者,都是本國之人,如“徽州王五峰(王直)、徐碧溪、徐明山,寧波毛海峰、徐元亮,漳州沈南山、李華山,泉州洪朝堅”等。②另一剿倭名將胡宗憲,根據(jù)實際調(diào)查,編寫了一本《籌海圖編》,其中列出十四股勢力最大的“倭寇”,其頭目同樣全部是中國人。③也就是說,在所謂的“倭寇”內(nèi)部,中國人不但在人數(shù)上占了絕對優(yōu)勢,也同時牢牢把握著領(lǐng)導權(quán)。
事實上,“倭寇”這種稱呼,在嘉靖年間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不小的爭議。身處抗倭第一線的基層將領(lǐng)萬表,就對從地方到中央都在“混言倭寇”的做法非常不滿,萬表說:海賊大頭目王直、徐碧溪的親屬子侄,都住在杭州等地,逍遙法外;王直等賊寇四處荼毒生靈,地方官卻每每上報說是“倭寇”進犯,真是自欺欺人。④浙江慈溪知縣薛應旂也說:稱呼海賊為“倭寇”,是中了海賊之計。海賊中雖有倭人,但“主謀響導”者仍是“中國之賊”,這些人假冒倭寇,藏匿身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親戚族人不受牽連。⑤
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種以中國人為主體的“倭寇”,與明代嚴厲的海禁政策有很大關(guān)系,其中,1529年停止中日貿(mào)易,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政策節(jié)點,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倭患”愈演愈烈。對此,嘉靖朝官員唐樞,有一句很精辟的總結(jié):“寇與商,同是人也。市通則寇轉(zhuǎn)而為商,市禁則商轉(zhuǎn)而為寇?!?/p>
因為有這種背景,“倭寇”的行為就常常顯出一種復雜性。譬如,大頭目王直,在地方政府默許其對日通商時,曾一度積極參與抓捕真倭寇;而當?shù)胤秸淖儜B(tài)度后,王直又轉(zhuǎn)做海賊,招募日本浪人打出了“倭寇”的旗幟。民心也同樣游移不定。萬表感慨:杭州的店家,明知對方是海賊,仍然“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地方百姓,對待賊寇,也“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時人記載,漳州一帶的假“倭寇”回鄉(xiāng),“皆云做客回,鄰居皆來相賀”。⑥南京刑部尚書王世貞的說法最夸張:“自節(jié)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除了督撫將帥,所有人都是賊寇。
簡言之,戚繼光時代,所抗擊的“倭寇”:1、大部分是中國人;2、有倭人摻雜其中,但不掌握領(lǐng)導權(quán);3、明代史料清晰記錄了“倭患”真相,明朝官方仍長期沿用“倭寇”這個說法,與海禁政策有很大關(guān)系。一方面,官方不愿承認動亂的源頭是海禁;另一方面,把動亂歸因為“倭寇”,又適足以強化海禁的合理性。
這種“歷史真相”與“現(xiàn)實需要”之間的裂痕,在明代滅亡之后,曾一度消失。至近代,因中日兩國關(guān)系的變化,裂痕又再次出現(xiàn)。在30年代的日本學術(shù)界,大致存在兩種傾向,一種,是按照“皇國史觀”,將“倭寇”描述成日本人輝煌的海外發(fā)展史,而無視16世紀的日本政府也站在“倭寇”的對立面;另一種,則基于“中日親善”的需要,有意識地強調(diào)中國人在“倭寇”中占有主導地位。⑦
反倒是中方的一些學者,在30-50年代,并未因現(xiàn)實中遭受到了日本的侵略,而曲解歷史。如杜鳴治30年代的研究認為:因賦稅繁重,海禁嚴厲,嘉靖年間,“奸民冒倭人旗幟,群起為寇”,“上自官吏,下至富商大賈,沿海居民皆與倭通?!狈段臑懺?0年代的著作中也說:“中國奸人卻占大多數(shù)”,“嘉靖時代的倭寇,明朝應負激成禍亂的主要責任?!?0年代,又有史學家尚鉞、吳晗等人,認為嘉靖年間的“倭寇”,其實是一場內(nèi)亂,乃是“東南沿海工商業(yè)實力人物”和“明王朝統(tǒng)治階級”之間的斗爭,“把這次戰(zhàn)爭看作是單純的日人的侵略,而忽視了中國商人的主導地位是不合事實的?!雹噙z憾的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上述研究成果,很快就被遺忘了。
自80年代至今,“倭寇”問題仍在不時牽動著中國的對日民族情緒。2005年,曾有網(wǎng)民赴安徽歙縣,砸毀了明代“倭寇”頭目王直新修的墓碑,理由是:王直乃勾結(jié)倭寇的“漢奸”、“民族敗類”。由中日兩國政府主導的“中日共同歷史研究”項目中,兩國學者在“倭寇”問題上的表述,也存在微妙的差異。日方報告的說法是:“倭寇對中國社會來說并不是一種外部存在?!瓱o論其首領(lǐng),還是其成員,多數(shù)是中國人;地方有勢力者(鄉(xiāng)紳階層)與倭寇勾結(jié),插手走私貿(mào)易?!?567年海禁解除,消除了倭寇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雹岫蟹綀蟾?,則回避了對“倭寇”內(nèi)部成員、權(quán)力構(gòu)成的描述,僅簡單稱之為由日本人和中國沿海商人、海盜聯(lián)合組成的“海商武裝集團”。⑩
注釋
①屠中律奏折原文:“夫海賊稱亂,起于負海奸民通番互市。夷人十一,流人十二,寧、紹十五,漳、泉、福人十九。雖既稱倭夷,其實多編戶之齊民也?!陛d《明經(jīng)世文編》卷二八二。②王忬,《倭夷容留叛逆糾結(jié)入寇疏》,載《明經(jīng)世文編》卷二八二。③這十四股“倭寇”頭目的名字是:金子老、李光頭、許棟、王直、鄧文、俊、林碧川、沈南山、肖顯、鄭宗興、何亞人、徐銓、方武、徐海、陳東、葉麻、洪澤珍,嚴山老、許西池、張璉、肖雪峰、謝老。并指出:“凡十四蹤,皆昭灼人耳目,故詳列之。其余或入寇而姓名不傳,或有名賊酋而未嘗專主兵柄,與夫事跡之未詳者不敢濫錄也?!币姟痘I海圖編》卷八《寇蹤分合始末圖譜》。④萬表《??茏h》之原文:“近此賊屠城掠邑,殺官戕吏,一至於此。而見今肆散劫掠,不於余姚則於觀海,不於樂清則於瑞安,往來涂毒生靈,無有虛日。而猶混言倭寇,不實上聞,果何待耶!既曰倭奴,酋長為誰,是誰欺乎!”。萬表寫作《??茏h》的前后始末,可參見:山崎岳,《王直、萬表、俞大猷——明代嘉靖倭寇時期的官、盜關(guān)系》,收錄于《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第一冊。⑤薛應旂之原文:“今??苤钊胛峋骋?、殺掠焚蕩之慘,自昔所未有者也。彼固以倭為名,而我亦以倭名之,是墮其計也,不謂其非倭也。蓋實我中國之賊,為之主謀向?qū)?,引致倭夷,以為之助也。惟以倭名,則彼得以藏匿掩覆,而室家族戚,可保無虞?!笔珍浻凇堆Ψ缴郊?。⑥王文錄,《策樞》卷4,《截寇原》。⑦吳大昕,《明嘉靖倭寇研究的回顧》,收錄于《明代研究通訊》(二)。⑧沈登苗,《一段不該遺忘的現(xiàn)當代學術(shù)史——中國大陸學者獨立提出了倭寇“新論”》,《浙江社會科學》2006年3月。⑨村井章介,《15 世紀から 16 世紀の東アジア國際秩序と日中関係》,收錄于《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報告(古代史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P274。⑩王新生,《15、16世紀的東亞國際秩序與中日關(guān)系》,收錄于《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報告(古代史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P76-77。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