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教育方法和思維習慣決定的。
我國的教育重視知識的灌輸,而在學習方法和技能方面卻缺乏教育。這種情況也是導致我國學生考試能力強而動手能力弱。而西方國家重視動手、動腦能力的訓練。我在大學學習英語時,我的外教老師是一個美國老師,他幾乎從不把答案直接告訴我們。總是用一些問題啟發(fā)我們找到答案。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思維訓練非常有幫助。特別是對學生的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在思維習慣方面,西方重解析 , 東方看整體。生活在不同變化下的人對外界的認識模式存在著不同。季羨林認為 :“ 一言而蔽之 , 東方 文化體系的思維模式是綜合的 , 而西方則是分析的 ” 我國和西方的思維方式從總體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 , 如:我國人偏重人文 , 注重倫理、道德 , 西方人偏重自然 , 注重科科學、技術 ; 我國人重悟性、直覺、意象 , 西方人重理性、邏輯、實證 。中國人似乎更長于總體把握 , 而西方人長于條分縷析 ; 中國人善于歸納 , 西方人善于演繹 ; 中國人強調 群體 , 西方人強調個體 ; 中國人重悟性 , 西方人重理性 ; 中國人善形象思維 , 西方人善邏輯思維 ; 中 國人更具詩人的氣質 , 西方人更具科學家的頭腦 。中國人偏模糊 , 西方人偏精確。這種思維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能全面把握事物 , 通觀全局 , 但是所得到的認識不深刻 , 不能對某一方面做更仔細、 更精確 的認識或研究 , 對事物之間的界限不能分得很清楚。相比之下 , 西方人自古以來就重視數(shù)學和 邏輯 , 因而具有精確性的性質。
這樣看來 , 中西思維方式分別屬于整體、 直覺、具象思維與分析、邏輯抽象思維。這種思維的差異也反應在教育上,就是中國教育習慣整體感知,而西方教育重視過程中的分析。
不同的教育方法,需要我們互相借鑒,互相影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