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對母子來到黃埔軍校要求報考...
1938年,一對母子來到黃埔軍校要求報考,招生指導員田某十分詫異,對母親說“您已經39歲了,超過了招生年紀將近20歲,不能報考了”,母親眼含熱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都把我的獨子送上戰(zhàn)場了,你忍心拒絕我的報國之志?”,最終,在各方協(xié)調下,母親被破格錄取,和兒子共同入讀黃埔軍校。
這位母親名叫周詠南,湖南省祁東縣人,從小家境殷實,自幼跟隨武術名家學習武術,11歲時便能應付三五個壯漢。除了功夫了得,周詠南文學功底深厚,吟詩作對、撰寫文章樣樣精通。
19歲時,才貌雙全的周詠南嫁給了民國著名學者、書法家黃矞之子黃延慶為妻,一年后生下了兒子黃天,可是不久后她的丈夫猝然離世,讓周詠南悲痛萬分,她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決心撫養(yǎng)他長大,從此母子倆相依為命,生活孤苦。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周詠南目睹了日軍的暴行,十分痛恨日軍在中國的所作所為,她下定決心要和兒子一起報效祖國。黃埔軍校畢業(yè)后,周詠南分配到了第九戰(zhàn)區(qū)湖南前線的第53軍,黃天則被分配到了第六戰(zhàn)區(qū),戰(zhàn)場上的周詠南一場勇猛,她將希望抗日的女家屬組織起來,建立了一只女兵連,隸屬于軍團,平時進行軍事訓練,戰(zhàn)場上奮勇抗日。
1943年津市保衛(wèi)戰(zhàn)中,周詠南部隊共抵擋日軍15次瘋狂進攻,最激烈時雙方拼起了刺刀。周詠南從小習武,以一敵三,其中一位日軍拿刺刀兇狠地刺向了她的胸膛,被她靈巧地躲開,反手一刀直接將他斃命。不幸的是,另外的敵人依然連續(xù)刺中了她的腿部,周詠南戰(zhàn)后被送往了129醫(yī)療站進行救治。傷愈后,周詠南直接當上了醫(yī)院的新聞室主任,從事士兵的撫慰、教育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周詠南認為報國之志已經完成,毅然申請退出了部隊,回到白地市成為了一名小學老師,當時她的兒子在國民黨部隊當營長,還想繼續(xù)升官。得知此事后的周詠南非常氣憤,堅決不同意他參加內戰(zhàn),周詠南帶著兒媳、孫子去找黃天,終于苦口婆心地勸說了他,從此黃天退出了內戰(zhàn)。
建國之后,周詠南一直在祁東縣一所小學教書,黃天出任祁東水利局局長,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性格剛毅的周詠南堅持自我,沒能活下來,臨終之前,她作詩一首“暴雨狂風沖破樓,蒼松流淚柳搖頭,從軍抗日成深罪,不悔當年報國仇”。
周詠南明辨是非,精忠報國,不貪功不戀戰(zhàn),這種胸懷家國的志向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她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正因為有如此深明大義的母親,兒子才沒有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